瑞士手表
瑞士制造
瑞士钟表业的世界级声誉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其稳定的质量和可靠的性能。一代又一代表匠用智慧和汗水赢得的这份荣誉,对于瑞士钟表业的继承者来说,当然重若至宝、珍愈拱璧。正因如此,瑞士钟表业对品牌和原产地标志的使用极为重视,使得名牌效应和“瑞士制造”的号召力相得益彰,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品质保证。
然而,“瑞士制造”标志在为瑞士钟表业增添光彩的同时,却也难免带来麻烦--“Swiss Made”成为世界钟表业内被盗用最多的标志之一。假冒产品对瑞士钟表业造成严重损害,不仅影响了产品销售,而且损害了瑞士钟表的整体形象。
缩量上涨意味着什么保护“瑞士制造”标志成为瑞士钟表业的急迫任务,在瑞士钟表协会的努力下,瑞士于1992年8月28日制定的“商标及原产地标志保护法”加强了对违规产品给予民事及刑事惩罚的力度,瑞士海关也对进出口及转口钟表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同年,钟表协会制定的瑞士“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对“瑞士制造”及相关标志的使用范围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瑞士制造
根据瑞士“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的第1条款,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方可在外表使用“Swiss made”、“Swiss”或其它含“瑞士”一词的表达方式,即:机芯为瑞士产;组装在瑞士完成;生产者的最后检测在瑞士完成。
──瑞士机芯:
根据“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第2条款,对瑞士机芯的定义是:机芯组装在瑞士完成;机芯的最后检测在瑞士完成;除组装价格外,机芯中的瑞士原件价格至少占全部原件价格的50%以上。
如果机芯为瑞士制造,而整表不是在瑞士组装的,则“瑞士”标志只能出现在机芯中的一个元件上。表的外表上只允许使用“瑞士机芯”(“mouvement suisse”或“Swiss movement”)字样。
“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的第3条款规定,“机芯”一词必须完整地拼写而不能使用简称,且必须与前面的“瑞士”一词使用同样的字体、字号和颜。
──表带
只有在手表及表带均为瑞士制造的情况下,才能在表带上标明“瑞士制造”。只有主要工序在瑞士完成且实现价值50%以上的表带方被视为瑞士制造。如瑞士产表带被用于非瑞士表上,则只可在表带上明确标出表带为瑞士产,例如:“瑞士表带”(bracelet suisse)。──表盒
用于表盒上的“瑞士表盒”(Swiss case)标志的使用条件是:主要工序在瑞完成;组装及检验在瑞完成;至少50%的生产价值在瑞士完成。如盒上标有“瑞士表盒”,而内装非瑞士表,则必须将表的机芯或整表原产地标志贴在表的外壳上。
──“瑞士石英”(“Swiss Quartz”)标志
瑞士名表排名只有瑞士原产表才可使用这一标志,其它使用了瑞士石英机芯的
蔡紫个人资料非瑞士表则无权使用。
──“瑞士原件”(“Swiss parts”)标志
钻石品牌排名当手表机芯使用的原件为瑞士产而装配在国外完成时可使一这一标志。但它只能出现在机芯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于表的外部。“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自1992年公布后实施至今,在维护瑞士钟表的声誉和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来,“瑞士制造”标志的使用标准问题重新又被提出,并成为瑞士钟表业人士讨论的热点。
王全安前妻在今年的巴塞尔世界钟表首饰博览会上,参展的印度Titan公司推出了一种厚度仅1.15毫米的超平石英机芯,这款被命名为“蝴蝶”的印度产机芯竟也清楚地标有“瑞士制造”标志。面对业内人士的疑惑,Titan公司表示:该机芯完全符合“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规定的三个条件,因而没有侵权。面对这种情
况,人们不禁要问:现有的“瑞士制造”使用标准是否仍旧太宽了?
与此同时,在日内瓦举办的“高档钟表展”上,瑞士的多家高档表生产企业聚会一堂,就修改“瑞士制造”使用标准的必要性专门讨论。不少企业认为目前对“瑞士制造”标志的使用标准仍然太宽,使得一些产品鱼目混珠,不利于瑞士钟表业的高品质形象。
这些企业提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尽可能真实地传递产品的信息是一种义务。就如同只有法国香槟地区出产的酒才有权被命名为香槟酒一样,即然“瑞士制造”传达的是一种高品质的概念,
面积最大的省是哪个省标准就必须严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瑞士钟表业共同努力提高瑞士质量,而不是利用瑞士质量的号召力坐享其成。
鉴此,各高档品牌生产企业纷纷主张瑞士钟表协会修改“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进一步严格使用标准,将在瑞士制造零部件的价值从现有的50%提到更高,或采用其它方式,将从零件生产到组装检测均在瑞士完成的100%“纯瑞士制造”与现有的“瑞士制造”区别开来。
然而,高档品牌生产厂家的呼吁却没有得到瑞士中档表及普通表生产厂的支持。原因十分简单:目前许多瑞士手表的部件都来自香港等亚洲产地,如果提高对“瑞士制造”的使用标准,那么他们只能更多地使用瑞士产零件,生产成本也将相应提高。“纯瑞士制造”的概念固然无损于国产化率高、附加值高的高档表及豪华表,但对于中、低档表来说,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负。
在对“瑞士制造”的这场争论中,瑞士钟表协会可谓进退两难:虽然受以高档表生产集团的压力,但也不得不权衡整个行业的利益--“瑞士制造”的招牌对一些小品牌的销路至关重要,如果因过于严格的标准而剥夺它们对“瑞士制造”的使用权,那将是对它们的致命打击。
目前,瑞士钟表协会正对“瑞士制造”标准的修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其决定不仅将影响整个瑞士钟表行业的整体利益,还会牵涉到与世界其它国家钟表业的合作。另外,与欧盟国家的双边关系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自“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于1992年颁布以来,瑞士钟表界一直在努力提高外国对这一规定的认可和遵守程度。虽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世贸组织制定的多边协定--TRIP协议并未对原产地标志做出如此具体的严格规定,欧盟也未与瑞士在此方面达成统一协定,但“瑞士制造”标准还是在欧盟国家得到了较为成功的推广--根据瑞士与法、德、西、葡四国签定的双边协议,四国尊重瑞士钟表协会对“瑞士制造”的定义。
未与瑞士签订双边协议的欧盟国家多数也能在贸易实践中自觉维护瑞士厂家的合法利益。1994年,瑞士钟表协会曾对比利时四家商店出售标有“瑞士制造”或“日内瓦”标志的手表提起诉讼,原因是这些表虽是正宗瑞士零件,却是在意大利组装而成。尽管比利时此前并未正式承认“瑞士制造”的使用标准,但出于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比利时经济法庭仍对瑞士钟表协会的诉讼请求给予支持。这一例子充分说明:“瑞士制造”的概念已逐渐在欧洲国家树立了威信。
如果修改“瑞士制造”的使用标准,瑞士钟表业必须考虑欧洲国家的接受问题,并须与各国重新签定双边协议。在这方面,瑞士还要受到若干国际条约的约束。所以,“瑞士制造”虽然身价看涨,但如何*作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