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工商营业执照办理
【摘 要】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对1995—2017年被CNKI收录的696篇高校校史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关键词分析,将研究方向分为3个部分分别综述,旨在对近22年研究热点进行总结,并对高校校史馆未来进一步的建设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7(000)032
【总页数】3页(P10-12)
【关键词】高校校史馆;研究现状;发展建议
【作 者】周露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档案馆,江苏 南京210016
【正文语种】中 文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并且不断发展的文化样式。而校史馆是校史的浓缩体现,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舞台,是学校精神传承创新的关键载体。其关键特征是在场所之内开设了系统或专题介绍高校史的图片与实物的综合展览,其核心灵魂是弘扬大学精神、推动大学发展[1]。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核心内容的提炼,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而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2]。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校史馆”和“高校”或者“大学”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出707篇文献,剔除会讯等一些非学术成果,剩余696篇。其中包括硕博士论文27篇,学术会议论文6篇,报纸157篇。
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对696篇学术成果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显示高频词来确定在高校校史馆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和现状。剔除高频词和噪声词校史馆(281次)、高校(70次),频次最高的10个关键词如表1所示。设置出现频次大于4的关键词,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的高校校史馆研究主题知识图谱。
根据图1显示的关键词分析结果,将研究方向分为3部分。
经济适用房 上海
2.1 校史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从频次高的关键词以及图1就可以看出,关于校史馆的研究方向,很多研究学者将目光放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等方面。丁行[3]在其学位论文中论述了校史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载体具有的巨大优势与重大意义。校史馆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可谓是相辅相成,校史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同时也丰富着校史馆的建设[4]。詹衍玲等[5-6]就如何实现校史馆育人功能提出:将参观校史馆作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利用校史馆的优势,安排部分德育课、名师讲堂等在校史馆开展;构建校史网络平台,以数字化方式提升校史资源利用率等。
2.2 校史馆与档案工作的密切联系
教育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校史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是校史馆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7],而在建立校史馆,征集文物史料等的过程是补充丰富档案馆藏的过程,同时也拓展了档案的功能,增强领导和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8]。实物档案、声像档案是校史馆的主要陈列对象,高校声像、实物档案管理
起步较晚、规范性差、归档方式落后,费鸿虹等[9-10]就实物、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方案:增强意识、拓展收集途径、复制仿制珍贵资料等。
2.3 校史馆的建设
建立校史馆是当前高校颇具生命力的一项工程,而高校硬件设施日益完善,如何建立有特有看点的现代化校史馆是高校之间竞争的又一新阵地。个性化陈列是展示校史馆独特魅力的核心,需要有个性化主题、个性化展品等[11]。用现代化的技术是校史馆布展的重要手段,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的布展中采用了环幕影院系统、视频音频播放系统、电子沙盘系统等多种多媒体技术[12]。建设数字化校史馆来弥补实体校史馆的不足也是适应当今网络时代主题的一种思路,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要求[13-14]。另外,专业化人员是校史馆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由于校史资料信息量大、时间跨度长,校史馆的建设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有更高的要求[15]。
3.1 平衡发展校史馆
白露谚语近些年,国内高校开始关注校史馆的建立,其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但是,总体而言,建
设校史馆的普通高校数量不足,除了一些重点高校有独立的校史馆楼宇,普通高校即使有校史馆也是在图书馆、活动中心等一些地方开辟一块地方来展出,不同规模学校之间的建设发展也极其不平衡。作为高校文化、精神的记录者、传承者,高校“软实力”体现的重要窗口,校领导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高度的支持。
3.2 加强档案的征集意识一束红玫瑰
梦见蛇是怎么回事在学校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有敏锐的眼光。明确规范校史文件的征集范围,动员全体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广大校友参与,专职收集人员与兼职收集人员相结合,尽量广而杂。在规范性地征集校史相关文件基础之上,要紧随时代和学校发展的步伐,在不同时期下有所侧重,随时收集与定期收集相结合。这就要求在校史馆的工作中需要主动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从坐等的状态中走出去,耐心细致整理分析,将死的档案变成活的有用信息。
3.3 提供多渠道的服务
现阶段国内大学校史馆的利用率并不理想,在领导、校友视察或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才展出,平时大门紧锁,弱化了校史馆的影响力。因此,在丰富展品内涵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思考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如何创新展览形式,拓宽服务渠道。
建立学生讲解员团队,不仅可以解决人员不足问题,还可以将宣传深入到学生内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校史馆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在线浏览校史馆,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特;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等,建立自己的官微,定时发布相关新闻信息,与粉丝互动,提高校史馆活跃度与影响力。
【相关文献】
[1]朱之平,张淑锵.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一个校史研究的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96.
[2]张凌.基于CiteSpace的竞争情报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10):1-8.
[3]丁行.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以校史馆为例[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4]张剑虹.大学校史馆建设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研究——兼论我校校史馆的建设[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2):106-109.
[5]詹衍玲.高校校史馆建设及其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2):98-100.
新年寄语2020[6]杨婷婷,薛晓阳.校史馆的德育功能及建设策略[J].中国德育,2016(22):30-33.
[7]何伶.论高校校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D].济南:山东大学,2008.
[8]韩红磊.高校档案工作和校史馆建设互补作用的探讨[J].兰台世界,2013(12):117-118.
[9]费鸿虹.从高校校史馆建设谈高校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及利用[J].档案工作,2017(3):63-70.
[10]汪倩秋.论高校声像、实物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以河海大学校史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6(3):34-36.
[11]朱惠珏,何达多.论高校校史馆的个性陈列[J].浙江档案,2005(2):35-36.
[12]赵刚.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校史馆建设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18):71-72.
[13]陶晓环.基于Web技术的高职校史馆建设研究与实现[J].兰台世界,2013(4):57-58.
[14]张爱新,牛庆玮,万启存.浅谈高校数字化校史馆建设[J].管理观察,2014(3):104-105.
[15]孙宝辉,肖金良.高校校史馆建设的对策研究[J].兰台内外,2013(1):5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