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对于历史的长河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成长史。中国的丝绸文化几乎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时产生的,而且又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步发展的。可以说它伴着我们民族一路风雨走过来,见证了这个幅员辽阔土地上的沧海桑田。而如今它仍然充满活力。是怎样的生命力支持它的常新?这,我们得追溯到历史的源头。
(一)
中国丝绸几千来都是举世公认的高贵的服饰材料,当然也是艺术的珍品。抚摸过它的人无一不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丝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发明人是谁?发祥地又在哪里?”
古籍中,关于丝绸起源的传说很多。生普洱和熟普洱有什么区别
《蜀王本纪》中说:“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说明四川算是中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而且“蜀”字的本义就是“指和蚕一样的蝶蛾类的幼虫。”但据推算,“蚕丛”生活的时代据今只有2600年左右,蚕丛氏最多只能算是个把中原地区的蚕桑技术传播到巴蜀之地的古代部落首领而已。
《路史》中有另一说法:“伏羲化蚕桑为丝锦。”伏羲氏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蚕桑丝绸的诞生与人类最早的原始生产便这样联系上了。
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黄帝元妃嫘祖为养蚕取丝的发明人。说得最明确的,要数北宋刘恕写的《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养蚕取丝的发明人。说得最明确的,要数北宋刘恕写的《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冶丝茧以供衣服……后人祀为先蚕。”
(二)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与小米、稻作和陶器一起共同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丝绸文化能够诞生于中国,有它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
首先是资源的存在。据研究,当时长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都有丰富的桑属植物分布。而且东亚和南亚是蛾类生物的集中区,其中包括蚕蛾类。
其次是发达的古文化,也就是要有进化到一定程度的古人。在距今7000年之前中国历史进入新石器时期。在这个时期,先民们在衣食住行,生产、宗教、艺术、战争等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规范,各个方面的发明不断涌现,这为丝绸的发明提供了土壤。再次,中国丝绸文化的诞生与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是与黄河区域和江汉流域两种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相适应的,分别生产了以小米和水稻为主的农业文化,从而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基础。而丝绸很早就汇入了农业文明的海洋。而我们祖先最早寻天然纤维衣服,也是中国成为丝麻文化发祥地的原因之一。另外,中国的气候也影响丝绸文化的拓展方向。蚕桑、丝绸之业需要“密集精佃型”的生产,
这正好同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的条件相适应。
电工上岗证(三)
以“美食”到服饰,从祭祀、占卜到文字,从服饰到印染,从图画到文学,丝绸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嬗变。在嬗变中丰富自己,更新自己。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丝绸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民族心理的影响越来越不可轻视了。经考证“四大发明”中造纸与印刷术都是受了丝绸文化的影响。
(四)
商、周时期丝绸外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丝绸已作为贵族阶层的服饰标志;丝绸及蚕桑文字的出现,反映了丝绸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对丝绸生产相当重视;丝绸贸易活动活跃;私仇与当时的宗教、民俗活动的发生都有密
切的关系。
周代的丝绸中出现了锦。锦是古代丝织物中最豪华、贵重的一类,是衡量一个时代技术水平的代表性产品。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它把蚕丝优秀的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了,使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成为艺术品,大大提高了它的历史价值,成为各个时代文化水平的代表。
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华丝绸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已有“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民俗。丝绸技术进一步提高并逐步定型,形成了中国丝绸技术的传统体系,织机获得较大进步,脚踏板在织机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较完善的提花机已出现。较西方领先了约1500年。三国时代,政局动荡,战争频繁,但各国为了充实经济实力,丝绸生产还是受到了重视的。特别是在诸葛亮治蜀时期,蜀发展很快。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价锦耳。”于是他创造了中国西南的民族文化,推动了中国丝绸文化的发展和向边境的拓展。
从西汉开始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的丝绸文化也极自然地注入了众多新新的内容,在隋唐之际出现了较大的转折。在丝绸技术方面这种特点尤为突出:在织造技术上,斜纹组织和纬线显花被大量使用,绞经织物也发生很大变化,织机类型也更新换代;在印染技术上,许多新的印花方法发明出来或被采用;在刺绣技术上,逐渐淘汰了锁绣法,而采用各种新针法。唐代丝绸迅速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全国丝绸规模空前扩大。“安史之乱”后中原混战,东南偏安,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第二次规模巨大经济文化南下潮流。丝绸生产重心南移,是唐代丝绸处于转折点重要标志,它使唐代的丝绸生产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唐诗中,以丝绸和丝绸生产者,消费者为吟咏对象的名作佳篇不断涌现。
宋代开始,私仇技术开始出现专门著作。而且宋、元、明、清的工艺中心集中在织绣上面,基本放弃了印染,这是由于丝绸产品的贵族化,也是因为中国丝绸技术确实高超的缘故。
但战争后,中国丝绸生产陷入苦苦挣扎之中。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丝绸业才算万木回春。
(五)
历史上中国丝绸向外输出,影响最大的交通线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沟通了亚、欧、非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立下了辉煌的功绩。
“丝绸之路”至少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就已形成,在中国古文献记载中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世纪的周穆王时代。中国丝绸向外传播最迟不会晚于战国(公元前475年~221年)时期。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是第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张骞第二使出使的成功,使西汉王朝和西域诸国开始交往,最远达黎轩。西去的道路终于打通了。当时,这条道路上丝绸的输出量动辄以千百匹计,非常惊人。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锦带,绵亘万里,迤俪西去,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依照自然特点,丝绸之路可分东、中、西三段。
陈妍希郑元畅东段,指敦煌以东而言。长安、洛阳、大都三个著名古都自西向东依次坐落在丝绸之路上,都先后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长安不仅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同东西方国家进行往来的枢纽。
宗教的传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东传的宗教以佛教最为兴盛。洛阳是中亚僧人传教和译经活动的中心,也是佛教在中国流行的重要基地。佛教的传入也取道丝绸之路。
元朝于今天北京地区建大都,丝绸之路的起点又东移到了北京。
丝绸之路中段,指敦煌以西,葱岭以东而言。
丝绸之路西段,指葱岭以西的路程。
历经十几国,纵跨千余年的丝绸之路,就这样在中国与中亚,南亚以及欧、非各国之间架起了友谊之桥,极大地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与生活。
汉唐时代,印度的佛教、波斯的袄教和摩尼教、东罗马的景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都相继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是影响最大的。沿丝绸之路,沿阳城到拜城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石窟寺艺术网。其中敦煌莫高窟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一颗最璀璨的宝珠。
各国经济往来的发展,使丝绸之路沿线的城镇市场空间活跃。商业的繁荣必将引起统一货币的流通。汉代流通货币开始在西域地区使用。
丝绸之路在汉唐时代在为辉煌,至五代十国,西域地区出现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15世纪,察合台后王开始与明争夺哈密。战争持续了130多年。明朝政府疲于应战,于明靖期间曾一度关闭嘉峪关,断绝贡道。虽然民间贸易并未完全断绝,但丝绸之路却因此而衰落。
丝绸之路虽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先辈艺术家以何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刻画出这般的历史奇迹呵!他们没有想过把自己的名字留在这些艺术品中,只留下了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但留给后世的却是用生命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中国丝绸文化通过许多史册留名以及更多无名的使者通过各种途径传向五湖四海。越具有地方性就越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悠久的中国丝绸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丝绸文化;同时自身也充实、更新了。
(六)
中国丝绸文化除包含了许多技术成果,如植桑、养蚕、缫丝、印染、丝织等外,还含有缤纷的民俗彩。
“相沿成风,相习成俗。”蚕桑丝绸习俗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1.信仰习俗。如菀窳夫人和寓氏公主是汉代所祭祀的两位蚕神。还有“蚕花姑娘”,名分极高的。还有名目众多的对蚕神的祭祀活动。
除了蚕农信奉蚕神外,织工和染坊中的工匠也有他们各自的神。丝织机匠信奉的神是织女或黄帝。染坊一般是信奉葛洪的。
2.生产习俗。如浴种、布置蚕室、收蚁等等。
3.岁时习俗。如端午节的谢蚕花。
4.人生礼仪习俗。清袁枚在《雨中过湖州》一诗中写道:“人家门户多临水,儿女生涯总是桑。”在中国广大蚕乡,丝绸文化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如虎头鞋、猫头鞋。做猫头鞋,一般用蚕茧剪成猫的眼睛和鼻子打成底样,然后用彩的丝刺绣,就成了一件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七)
对于名人的崇拜和亵渎孕育出了众多的有关中国丝绸文化名人的传说。当然,传说只能是传说,会有后人加上去的。即使有虚构,却也不失为一种文化。
西施,四大美女之一。传说中她与蚕桑丝织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传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一越国人,住在苎萝山下,是一个农家女。她母亲在江边浣纱时,把一颗来自九重天外的大珍珠吞入腹中,由此怀孕,生下一女,似月宫明珠,取名西施。
据说西施当年所浣的纱,就是蚕丝。西施浣纱也就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李白在《咏苎萝山》中写到:“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掩古今,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西施最后是沉江了。而善良的人们宁愿让她与范蠡隐于民间了。在桐乡濮院一带,流传着一则西施与濮绸的传说。据说越打则吴后,幽湖(今濮院)这个地方的蚕丝业迅速发展起来。有一天一对外地夫妇来此安家,男的叫范大,女的人称范大嫂子。夫妇俩开了一家绣缎
庄。丈夫设计花样图案,女的照样刺绣,绣出了许多美妙的锦缎。人们争相上门请教绣花技艺,范大嫂子总是热情而耐心,使得濮院一带的丝绸业更加发达起来,濮绸从此也出名了。直到范氏夫妇移居别处人们才知道他们就是范蠡和西施。
有褒就有贬。有关丝绸文化方面的名人传说亦如此。有嘲讽名人对于丝绸文化的无知的,有揭露统治者贪婪的。
在苏州一带流传着一则关于崇祯皇帝的传说。题为《五茧》。相传在明代末年,江南在春蚕时节连续大雨,蚕宝宝都死了。只有苏州光福地方有一家蚕农出了五条大蚕。这五条红、黄、蓝、白、黑的蚕结出了五个不同颜的茧。地方官抢走了这五个大茧敬献给皇上。崇祯皇帝命人织成五丝络,当作裤带。恶有恶抱,李闯王兵围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解下这条五彩裤带,吊死在煤山上。
传说虽是假的,通过它却抨击了崇祯与地方官的贪婪,也反映出蚕农因果报应的思想。
虚需实实的穿伸与跳跃中,我们臣服于丝绸文化中名人传说的魅力中。
(八)
语言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丝绸文化对于汉语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汉语的方块字许多是象形字,而且年代愈早,比例愈高。与丝绸文化有关的,如“蚕”、“丝”、“束”等字的产生,在甲骨文中都是蚕、丝、束等物的象形图案。国外有的汉语学家甚至还认为,汉字的形成正是受了中国“蚕文化”的影响。而且有些抽象的字,如“死”字,都受了影响的,因为中华民族祖先的生死观的形成正是受了蚕化蛹成蛾这一现象的启发。
成语和典故与丝绸文化有关的就更是举不胜举了。如:桑梓、桑弧蓬矢、衣锦昼行、作茧自,衣锦还乡,锦绣河山,锦衣玉食,……
刘阳资料这些与丝绸文化有关的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
当然还有些谚语、谜语。使汉语更加丰富、活泼而有趣了。
(九)
浩瀚深广的中国文学中,中国丝绸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唱出了中国丝绸文化那优美动人的第一乐章。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魏风·十亩之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眈!
……
桑之落兮,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卫风·氓》
前者描写出乐桑人在一天劳动结束时,呼唤桑地里同伴的歌唱。
后者则以桑起兴作比,引发自己的悲哀和感叹。比中有兴,兴中有比,不仅起到言约意丰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也使诗显出鲜明的民歌彩。
丰富的汉代丝绸在汉乐府民歌和汉文人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出现了一些诗歌的精品,《陌上桑》是最杰出的一首:“……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从丝绸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全唐诗》,真要为诗歌中反映
的丝绸文化的丰富内容而感到惊讶,白居易的《缭绫》和《红线毯》,郑谷的《锦诗》,王健的《织锦曲》,张籍的《凉州词》,温庭筠的《捣衣曲》,整首诗都咏唱着蚕桑丝绸的主题。至于佳句更是扑面而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叹,有“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碳值”的悲哀,有“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想象。
宋、元、明、清各时期,描写丝绸文化的诗歌大量涌现。虽已没有了唐诗般的辉煌,却充分展示了其冷峻与直率。宋代张俞的《蚕妇》,元代萨都刺的《织女图》,明代王虎臣的《蚕妇叹》、《缫丝行》,清代施闺章的《祀蚕娘》都是美妙的乐章。下面是张俞的《蚕妇》:安亚平个人资料
“昨天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文化名人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文短而意深的文字,似一把利剑直指封建社会制度的阴暗与不公。
(十)
中国人曾在浩浩沙漠与茫茫草原中硬是闯出了一条通向“西域”的路。
如今,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中,具有如此深厚底蕴的中国丝绸文化将会让新的丝绸之路延伸得更远,或许,不,一定伸向光辉灿烂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