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都是两个孩子上学的时候,专门给孩子整理的成功励志名人故事,为防止近视,可以打印出来的供孩子阅读。每一篇都经过认真准确校对,比较适合二到六年级的学生阅读。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军”,今山东省临沂人。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从第一次拿笔练字开始,就十分刻苦,终生笔耕不辍,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戏称它为“笔山”。在王羲之家的西边,有一个水池,每次练完字,他就经常到水池边清洗自己的毛笔和砚台,人们就把这个水池叫做“墨池”。
有一次丫环送去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王羲之埋头写字,边吃边练,由于太过于认真,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弄得满嘴乌黑。
传说当时的皇帝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竟能入木三分。
公元353年4月,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推颂为“尽善尽美”。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林则徐的故事
文化名人林则徐,字元抚,清朝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和爱国开明的封建士大夫魏源、龚自珍等人一起,捍卫国家独立、民族生存之道。他从政为官四十年,正直清廉,为人民敬仰,赢得“林青天”的美誉。时人评价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
清朝道光年间,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美俄等国输入的,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战争战争的借口,《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进行的标志,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有一次,外国人宴请林则徐,其中有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冒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
很烫,以嘴吹之,洋人笑以为柄,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洋人。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了一盘颜暗灰而发亮的菜,看着象是冷菜。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洋相出尽,狼狈不堪。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太极芋泥。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若木鸡。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司马谈之子,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年轻时父亲去世,他为了遵守父亲的遗嘱,立志要写出一部“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不久后,发生了李陵案,司马迁触怒了汉武帝,遭受当时的“腐刑”。受刑之后,司马迁曾因受屈辱十分痛苦而自杀,可一想到自己还未完成父亲的遗愿,自己的理想,就还不能死,于是忍辱奋起,终于写成了《史记》。
试问司马迁如果没有理想,当时他会忍辱活下来吗?又怎会写出流传于世的《史书》呢?巴金爷爷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在大海中漂泊的小船,那么理想就是小船上的船帆。没有了理想,就好像小船没有了帆,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苏洵的故事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猪大肠怎样清洗才能干净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
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诗词统统烧掉。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吕蒙的故事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
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
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
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曾国藩的故事
经典谍战剧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书法家。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熊乃瑾男人装
谢雪心老公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朝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小时候不属于那种才气纵横的人,23岁时才考取秀才,而且前后考了七次。在他13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在书房背一篇300字的短文,不知道重复读了多少遍,可就是背不下来。这时有个贼光顾他家,潜伏在他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熟睡后下手。左等右等,曾国藩就是反复读那么篇文章背不下来。贼人实在急了,勃然大怒,跳出来说:“像你这等笨蛋还读书!”贼人说完,把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成功的人懂得努力,所以成功;失败的人只会逃避困难,必然失败。“生为庸人,应当以勤补拙;生为才人,应当谦虚稳重。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这就是曾国藩说过的话。
乌英达姆许昌的故事
许昌地名与两个历史人物有关。一个是许由,一个是曹操。许昌因“许由”而起,因“曹操”而昌。因为许由,所以称之为“许”,因为 “魏,基昌于许”而被曹操的儿子曹丕定名为“昌”。许由与曹操,一个在此牧耕,一个在此屯田;一个在此创业,一个在此建都;一个是起源,一个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