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训练:07地球和宇宙
一、实验探究题
1.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运动。
(2)2019年的端午节在6月7日,这一天地球最接近图乙中的________位置。 字体安装
2.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炎亚纶生日(1)A图是在________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________(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
(4)根据实验,判断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
(5)在宁波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
A.
B.
C.
D.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了季节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到许多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现象,并由此推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⑴提出问题:哪些现象是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
⑵建立假设:
①现象一:两幢南北分列的高层公寓,前面一幢楼往往把后面的部分楼层的正午太阳光遮挡住。
假设一:被遮挡住阳光的楼层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②现象二:学校旗杆的影子,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杆影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假设二:________。
⑶寻证据:
为了证明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到相关证据,我们应该如何去测量呢?________。
①证据一: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日影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小,楼的日影越长。如果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如果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②证据二: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________。
⑷得出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在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________。
⑸交流成果。
4.探究活动——寻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1)图1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________(选填“冬”或“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在12月22日正午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________。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
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
因是地球的________(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021冬至日是哪天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
(3)图2为北半球某楼房夏至和冬至两天的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目的是________(甲或乙),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________(甲或乙)的光照情况。
6.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质量 m(克) | 体积V(厘米3) | 下落高度(厘米) | 坑的深度d(厘米) |
1 | 20 | 7.5 | 50 | 2.6 |
2 | 20 | 7.5 | 60 | 鲨鱼攻击 3.5 |
3 | 20 | 7.5 | 70 | 5.0 |
4 | 20 | 2.5 | 70 | 11.3 |
5 | 20 | 1.8 | 70 | 12.4 |
6 | 60 | 7.5 | 70 | 14.6 |
7 | 85 | 7.5 | 70 | 15.9 |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有关。
(2)由________(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________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
7.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厘米) | 20 | 30 | 40 | 50 | 60 |
影子长度Z(厘米) | 30 | 15 | 10 | 7.5 | 5 |
(1)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Z的变化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Z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________。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
9.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宁波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米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为留空时间)
李维嘉结婚没(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________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1号 | 百变大咖秀张亮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平均值 | |
8:00 | 2’11’’ | 2'05’’ | 1'40" | l'06 | 2'03 | 1'59 |
9:40 | 1’07’’ | 1'12" | 1'02" | l'09 | 1'20 | 1'10" |
11:20 | 2'04" | 2'07" | 1,58" | 1'47 | 2’14" | 2'02" |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10.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