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网络视听紧扣时代脉搏,传播主流价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国网络视听着力提质增效,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内容生产、传播生态、产业格局、政策监管等方面持续探索,构筑网络文化新高地,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为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打牢坚实基础。
一、内容生产: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形态融合成为创新关键
2021年度共生产重点网络剧230部,网络微短剧95部,网络电影686部。[1]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百花齐放,网络直播、短视频持续火热,网络视听内容生产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
1.网络剧:题材类型多点创新,微短剧成为流量新贵
网络剧市场持续发力,内容生产力持续增强,题材类型日益丰富,上新数量较往年有所下滑,提质增效已成其内容生产的核心战略。
张嘉译李念(1)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新主流网络剧频频出圈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一系列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发展、新中国成立、脱贫攻坚、反腐倡廉等重点题材作品接连推出,以《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为代表的新主流电视剧在网络平台圈粉无数,以《约定》《启航:当风起时》等为代表的新主流网络剧也产生广泛影响,实现了在年轻受众中的
破圈传播。上述作品不仅在剧本创作上重视宏大主题与个体视角之间的联系,台网联播的播出方式也更契合年轻观众的观剧习惯。新主流网络剧的成功反映了表达创新和审美提升的重要性,将青年文化与主流话语有机融合势在必行。
(2)甜宠剧填充网络剧市场
甜宠剧依然是当前网络剧市场主力,在数量上遥遥领先。[2]与以往的“玛丽苏”“傻白甜”相比,2021年的甜宠剧在人设和题材上有了更多创新,《司藤》《你是我的荣耀》成为其中爆款。通过与悬疑推理(《御赐小仵作》)、职场(《月光变奏曲》)、电竞(《你微笑时很美》)等元素结合挖掘剧情和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中国网络视听的变局与新局
张陆园 欧阳馥绚
中国新说唱6强
人设的创意点,是甜宠剧成为“红海市场”后的突围路径。如何实现与其他元素的深度融合,在摒弃套路与模式化的同时避免刻意虚浮,是甜宠剧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3)悬疑剧热度不减,口碑不及预期
悬疑剧市场火热程度不减。爱奇艺“迷雾剧场”2021年上线了《再见,那一天》《八角亭迷雾》《致命愿望》《谁是凶手》四部悬疑剧,延续了以剖析社会问题为切入口、剧集短小精悍等特点,演员阵容也更加豪华。此外,《双探》《双镜》《城市的边缘》《风起洛阳》等悬疑剧表现也较为亮眼。总体而言,2021年度悬疑剧在口碑上没有达到上一年的高度,剧本质量的不稳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4)女性题材网络剧亮点频出
近年来“她经济”热潮红火,促使众多现实题材网络剧在职场打拼与情感生活等方面强化了女性视角的呈现。《北辙南辕》通过诠释当前女性生活百态,引发观众对女性情感境遇的思考。《爱很美味》则以戏谑调侃的方式展现了女性在情感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突如其来的假期》聚焦于当代女青年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平和的剧情探讨原生家庭、容貌焦虑、试管婴儿等社会话题。
(5)微短剧成为流量新风口
微短剧[3]既是短视频平台内容升级的发力点,又是网络剧市场流量的新风口,各大平台加速布局。在反“注水”、限集令等背景下,微短剧发展迅速,涌现出《做梦吧!晶晶》《这个男主有点冷》《河神的新娘》《山野异事》等播放量破亿作品。年轻女性是微短剧消费主力军,以IP为基础所改编的爱情故事是其主要内容,逆袭与甜宠是其主打风格。目前微短剧尚未实现内容破圈,仍存在主题立意不高、制作粗糙、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唯有打造精品剧作,重视价值引领,微短剧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2.网络综艺:品类多有创新,微综艺成为新赛道
网络综艺呈现出圈层化、纵深化、垂直化等态势,各大平台结合自身风格与市场风向深挖创新点,情感观察、体育竞技、剧本推理等类型成为新趋向。打印机暂停
(1)网络综艺类型更加多元,赛道持续拓展
品类的持续拓展与既有题材的纵深发展是网络综艺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音乐类、观察类、竞技类、喜剧类、推理类等表现突出。
其一,音乐类网络综艺融合多种元素成常态。除了以小众音乐为主题挖掘长尾效应,“N音乐”的元素融合是音乐类网络综艺创新突破口。《中国潮音》将国潮元素与传统音乐竞技模式相结合;《草莓星球来的人》打破传统棚拍综艺模式,将场景设置为户外音乐节,融合真人秀、音乐节、巡演三大要素;《爆裂舞台》《黑怕女孩》聚焦女性音乐人态度表达,展现女性风采;《的爱乐之程2》则融合旅行元素,多元城市体验与音乐创作表演碰撞出别样火花。
其二,观察类网络综艺拓展细分,剧综交互成为新看点。首先,领域不断拓展,不再局限于情感,而是将视角延伸至职场、社会等领域。其次,类型进一步细分,情感观察类节目覆盖恋爱、婚后、育儿、离婚等不同阶段。此外,剧综交互也成为其新的创意落脚点。有平台结合情感观察与追剧体验,
打造《平行时空遇见你》《恋恋剧中人》等节目,为观众带来“片场直播式”的观感体验和偶像剧版的“沉
浸式恋爱”。
其三,竞技类网络综艺受政策影响,加速转型升级。竞技类网络综艺在节目机制和对象选择上不断加强创新。《舞蹈生》《中国潮音》《少年说唱企划》等节目通过多维度主题策划来增强可看性。《披荆斩棘的哥哥》选择不同年龄段的男艺人同台竞演,以多向呈现方式充实节目内容,迸发出不少萌点、笑点、爆点。此外,导演、体育、健身等领域也相继成为竞技新赛道。《导演请指教》《开拍吧》等导演竞技类节目还原电影工业化流程,吸引大量观众。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影响下,各大平台接连打造一系列体育竞技类节目。
其四,喜剧类网络综艺频频涌现,喜剧团综成新风口。年轻化成为喜剧类网络综艺共同追求的目标,其在内容与类型上都有新突破,《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4》《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表现亮眼。内容上,紧抓网络热点,剖析社会议题。类型上,除常见竞演形式外,团综成为其创新突破口。德云社、开心麻花、辽宁民间艺术团等喜剧厂牌先后加入团综赛道,打造《青春守艺人》《麻花特开心》《象牙山爱逗团》等节目,满足了年轻观众的观看需求。
其五,推理类网络综艺备受青睐,兼具多元化与垂直化。悬疑剧的流行与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推理游
戏的风靡,使得推理类网络综艺成为市场新宠。除《明星大侦探》《密室大逃脱》等“综N代”外,各大平台均致力于开发新的推理类节目,爱奇艺推出《萌探探探案》《奇异剧本鲨》,优酷出品《玩票大的》《现身吧!嫌疑人》,芒果TV打造《闪耀的侦探家族》《游戏的法则》,在剧情设计与价值理念上追求多元化与垂直化。但对明星效应的依赖、剧本推理逻辑弱、广告植入过于频繁、嘉宾推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使此类节目无法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难以获得预期热度与口碑。
(2)微综艺实现遍地开花,成为内容升级发力点
微综艺凭借生产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已成为长视频平台转型的重要发力点。腾讯视频打造“小鲜综”IP,推出《人间指南》《仅一日可恋》《大有可为的我》等节目。微综艺可作为已有长视频内容的延伸拓展,在完善平台内容生态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既有IP。芒果TV依托《披荆斩棘的哥哥》打造衍生微综艺《定义2021》,还推出推理类微综艺《YES OR NO》。短视频平台借助微综艺实现内容升级,深入挖掘垂类题材,上线《给你,我的新名片》《岳努力越幸运》等多档节目,探讨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社会话题。
3.网络纪录片:平台垂类内容持续推出,新主流作品崭露头角
各大平台延续垂直深耕、精品制作路线,网络纪录片上线数量稳步提升。为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其在题材类型、内容形态、价值表达上探索更多可能性。
(1)新主流网络纪录片脱颖而出,以小切口折射宏大主题
凭借网感十足的年轻语态与以小切口折射宏大主题的创新叙事,新主流网络纪录片脱颖而出。《党的女儿》《青春正当时》《石榴花开》《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党史题材作品重视小人物的细腻刻画,以鲜活个体与真实故事凸显人文关怀,实现与观众的情感共振。新主流网络纪录片“以小篇幅、小切口、小细节,来展现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的创作理念[4],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纪录片
抹布男说教为主的表达惯性,多种角度的故事呈现与多元风格的叙事表达提升了观众审美体验。
(2)网络纪录片题材类型趋于细化,联合出品已成常态
各大平台在布局网络纪录片时皆注重内容板块的垂直细分,力求满足全年龄段观众的阅片偏好。其中,美食、社会、人文、历史等题材类型最受关注,《风味人间3》《第一餐》《奇妙之城》《119请回答》等作品颇受欢迎。腾讯视频孵化出美食IP“一日之食”,接连推出《开动吧!海鲜》《沸腾吧火锅》《向着宵夜的方向》等一系列作品。多方联合出品也成为网络纪录片精品化路线的积极尝试,不仅联手政府机构聚焦于基层工作人员(《119请回答》《守护解放西》《是这样的,法官》),还与海外纪录片团队达成合作(B站、腾讯分别与BBC共同推出《求偶游戏》《完美星球》)。
4.网络电影:呈现提质增效态势,题材多元格局初显
院线排期的不稳定为网络电影跻身主流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其在题材类型和制作水准上都有所突破。
(1)网络电影市场热度有所下滑,呈现提质增效态势
2021年度各大平台上线的网络电影数量相比上一年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态势有所恢复,少了“宅经济”的加持,网络电影市场也随之降温;二是各大平台普遍将提质增效作为发展策略。《硬汉神》以豆瓣评分7.1分的高分打破了网络电影评分难及格的刻板印象,分账票房破千万作品的增加与中上游项目的增多,更是呈现出网络电影以口碑而非流量驱动票房的良好态势。
(2)网络电影题材多元格局初显,凭类型细分化破圈
除奇幻、喜剧、动作、悬疑等传统题材仍备受青睐外,2021年网络电影在题材类型上也有所突破。新主流网络电影持续发力,涌现出《硬汉神》《幸存者1937》《绝地狙杀》等优秀作品,挖掘小众垂类题材、聚焦于奇幻爱情的女性向网络电影《白蛇:情劫》也表现较好,《重启地球》则首次将硬科幻元素融入网络电影。“剧影联动”理念也为网络电影带来多元可能,《赘婿之吉星高照》的成功启发更多网络IP“一鱼多吃”的开发模式。
5.网络直播:规模持续扩张,走向规范发展
网络直播影响力继续扩大,规模持续扩张,各大平台纷纷布局直播板块,行业生态逐步完善。
(1)短视频平台入局直播,内容涵盖各个领域
短视频平台瞄准直播风口,邀请官方机构入驻,开辟多元话题丰富直播内容,涉足航天、体育、三农、旅游、知识、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5]视频号大力布局直播板块,为直播增设一级入口,还将内容细分为推荐、同城、颜值、购物、游戏等九大部分。疫情之下,“云演唱会”“云电影节”等网络直播活动也受到广泛关注。
(2)直播带货迎来井喷,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
直播带货迎来爆发期,各大平台纷纷加大投入。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转型困难重重,高效整合资源、缩短消费链路的直播带货成为其突围之道。各大平台在直播带货的类型、内容、形式等多方面不断创新,通过升级技术丰
富直播触点,开发诸如在线盲盒、虚拟试鞋、连麦互动、打榜赢排位等新玩法提升用户参与体验,还打造“超级直播日”“总裁来了”等IP完善运营机制。[6]
最好的去痘印产品
(3)头部主播效应分散,网络直播行业急需规范发展火箭少女 和平精英
“双十一”期间爆出的“欧莱雅面膜差价事件”揭露了主播与品牌方在争夺定价权过程中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头部主播与品牌方的博弈引发争议。12月底,薇娅、雪梨、林珊珊等头部主播因逃税而被全网封禁,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当红主播被封杀,一方面打破了行业头部效应,让中小主播与品牌自播分摊到更多流量,市场竞争格局趋向成熟;另一方面反映出网络直播监管趋严,治理力度加大,正在从野蛮生长的头部垄断时期迈入规范发展的去中心化时期。
(4)反诈直播意外走红,创新政务传播形式
反诈直播进入网民视野,为政务传播开拓新思路。因为一场直播连麦,反诈警官老陈登上“热搜”,在搞笑之余掀起一波反诈宣传热潮,“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成为网络热梗。虎牙等平台联合广东、河北、湖南等多地反诈中心,推出“星动反诈连线”等一系列反诈直播活动,打造“反诈+直播”的传播闭环。反诈直播引发社会热议的同时,也将高流量转化为正能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彰显了网络直播在政务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
6.短视频:小众垂类内容备受青睐,“短视频+”边界持续延伸
短视频在用户观看时间上仍有较大优势,日均观看超过60分钟的用户占比达56.5%[7]。在用户渗透率趋稳、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内容矩阵的升级延展是短视频平台提高日活度的必经之路。
(1)泛知识类短视频增多,小众垂类内容备受青睐
以科普为代表的泛知识类短视频生产仍旧强劲,随着一系列针对泛知识领域的扶持计划相继推出,“利用短视频学习”的观念深入年轻用户内心。生活分享、健康养生、购物开箱、房产、财经、汽车、体育、情感等垂类短视频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增长,相关细分领域的账号曝光度也有所提升。聚焦跆拳道教学示范的“@教体育的雷老师”便在一个月内涨粉三百万;以快节奏剪辑展现农村生活的“@张同学”则在两个月内迅速吸粉1600万,引发一波模仿热潮。加强垂类细分、延伸泛知识类内容边界,是短视频平台丰富内容生态、适应用户多元需求的重要举措。
(2)传统文化短视频持续出圈,国风非遗大放异彩
短视频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借助短视频这一形态,传统文化持续出圈。各大平台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举办了多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创作活动,鼓励更多创作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诠释,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上戏416女团”将戏曲唱法融入流行歌曲,以抑扬顿挫的戏腔架起从传统到现代的桥梁;“@才疏学浅的才浅”以500克黄金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一锤一敲打造穿越千年的匠心;“@食朴有道”将二十四节气与植物文化相结合,讲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短视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生命力,更适应网民审美习惯,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
(3)“短视频”边界持续延伸,万物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