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哲 贾清
intel酷睿i5来源:《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年第03期
摘 要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公众参与”正日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本文从传播学、教育学、博物馆学的视角提出了博物馆倡导“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同时提出博物馆教育中“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并按照“公众参与”程度将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划分为交流型参与模式、贡献型参与模式、合作型参与模式和创造型参与模式四种类型,最后提出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公众参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博物馆 教育活动
0 引言
荷兰博物馆学家彼得·冯·门施(Peter van Mensch)曾经将博物馆的发展变化形容为“三次革命”,其中自2000年至今正在发生的“第三次革命”中的关键词就是“参与”。英国博物馆协
会也在2013年明确将“参与”列入《博物馆改变生活》(Museum Change Lives)未来展望的十大行动之一。[1]在中国,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公众有机会走进博物馆,或者通过新媒体等手段登录到博物馆的网站、平台上,与博物馆产生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如果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就是更多地发挥其教育、展示、收藏、研究四大社会功能。尤其是教育功能,它不仅是博物馆对社会的首要责任,也是博物馆经营的主要内容。[2]在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公众参与”的概念?“公众参与”的方式是否应该融入博物馆教育当中?如何界定不同教育活动中“公众参与”的类型?如何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这些都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也希望能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来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
1 “公众参与”概念的提出
1.1 传播学视角
美国女博物馆学家妮娜·西蒙(Nina Simon)撰写的《参与式博物馆》一书书名便源于美国当代著名传播学家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他的觀点就是主张公众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介手段参与到文化的创造、分享和传播中,而不是单
成龙的老婆照片纯地做一名被动的文化消费者。美国有“参与式文化”的拥趸者,他们经常会用传播学中的一个例子来批判传统的传播模式,即看电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看电视是一个很明显的单向传播过程:观众只能被动接受、消费电视台所提供的内容,既无法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更无法对电视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加工改造。[3]而“参与式文化”则正好相反,受众能够与传播主体进行及时的交流,甚至可以成为传播内容的创造者。
在传播学中还有一个视角,即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Web2.0模式。相比于Web1.0模式中的静态网页,在Web2.0模式中,公众可以主动地发布、分享、评论、协作,信息的流通渠道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4]这是互联网时代传播学产生的一次变革,而对应在博物馆的发展史上也是一次革命。博物馆中的信息传达因为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公众可以自己制作、传播内容。也因此,“公众参与”可以说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民主化这一浪潮的产物。杨子的家世
1.2 博物馆学视角
从博物馆学的视角来看,博物馆的“公共性”是探讨“公众参与”的起点。博物馆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基本上保留着“私人收藏”的传统,这时博物馆并没有“社会教育”的职能一说,因此不存在公共性的问题。到了19世纪,博物馆逐渐增多,开始重视其公共性,到了20世
博客上传视频纪六七十年代,博物馆界甚至产生了“博物馆是神庙还是论坛”的争论,这也说明,博物馆公共性正在日益凸显。[5]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的“公众参与”就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口袋妖怪红宝石金手指代码
1.3 教育学视角
“建构主义”奠基人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发端于客体,也不发端于主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动作(活动)过程之中”,概括来讲,就是说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建构起来的。[6]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博物馆教育活动需要采用丰富的形式,让观众在与教育人员及其他参观者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公众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公众需要在参与中了解、在参与中产生、在参与中反馈、在参与中获得。因此,教育学视角下,“公众参与”的过程正好反映了建构主义所描述的学习过程。
基于以上传播学、博物馆学、教育学等多个视角对“公众参与”概念的产生、特征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公众参与”是对科学传播新发展趋势的体现,是凸显博物馆“公共性”的一种方式,也是“建构主义”理论下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此,博物馆策划开发的“公众参与”特征的教育活动,可以归纳为:由公众以传播(教育)主体的角承担内容的
创造、分享和传播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当前在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凸显“公众参与”特征的教育活动会受到博物馆及公众的追捧。
2 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公众参与”的类型
传统的博物馆观众研究中,通常的研究维度是观众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服务满意度等,很少从观众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程度来研究,这与大众传播学中将观众作为普通受众的角度类似。在2008年出版的《公众风潮:互联网海啸》(Groundswell:Winning in a World Transformed by Social Technologies)一书中,按照互联网用户的活跃程度,分为六大类,即:创造者、评论者、搜集者、参与者、观看者、不活跃分子。
(1)创造者,只发表一篇博客、发布个人网站页面、上传原创视频、上传原创音频/音乐的人;
(2)评论者,发表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评论、在其他人的博客上留言、在论坛上发帖、在维基上新建/编辑条目的人;
(3)搜集者,使用RSS订阅,给网页或照片贴标签、给网站投票的人;
(4)参与者,在社交网站上保持个人档案、访问社会化交友网站的人;
(5)观看者,阅读博客、收看他人发布视频、收听播客节目、阅读论坛帖子的人;
(6)不活跃分子,不参与以上这些活动的人。[6]
互联网中的用户与博物馆的受众体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互联网和博物馆都可以作为一个开展传播的媒介,互联网的用户与博物馆的受众都是作为传播的受体,且二者都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变化过程。互联网传播方式发生的变化对应的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博物馆的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综合了信息技术更迭、博物馆功能的变化、受众需求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在本文中,作者将根据博物馆的受众体参与博物馆中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类,以期为未来各博物馆策划开展“公众参与”特征的教育活动提供一些思路及方式的参考。
2.1 交流型参与模式
交流型参与模式主要是指公众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或新的想法,将疑问或想法通过博物馆提供的(实地/在线)平台提出,并有机会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的模式。
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的“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就是让科学家从实验室来到博物馆展厅中,与公众面对面交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公众,让更多的公众有机会近距离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交流科学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交流型参与模式不仅仅发生在线下,很多时候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发生在网络平台上。在国外,几乎所有的大型博物馆都在twitter、facebook上开通了账号,凡是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有问题的观众,都可以通过发帖子、留言、点赞等方式与博物馆进行交流。在国内,这种交流方式也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逐渐流行起来,微博、、网站都成为公众与博物馆交流的重要平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上开通了“随手拍”和“专家来了”的板块,其中“随手拍”栏目就是希望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将觉得有意思的内容拍照并上传,还可以附上自己的问题或者一些评论,其他观众也可以在该平台上看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收集、分析这些评论。“专家来了”板块则是普通公众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的平台。如果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将疑问发送到这个平台上,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会对平
台上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做相应解答。在这里,观众可以获得与专家沟通的机会。
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 2.2 贡献型参与模式
贡献型参与模式主要是指在馆方的引导下,观众提供一定的实物或想法,完成的内容最终在馆方的平台上进行展示,整个过程由馆方掌控。贡献型参与强调的是:把公众作为内容生产的一部分主体。
2007年,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与纺织艺术家苏-洛蒂(Sue Lawty)合作启动了《世界海滩计划》(World Beach Project),项目的内容就是发动公众到任何一个海滩上用石头做成艺术品,最后编制出一幅世界地图。整个项目将观众作为主体,其创作的内容最终成为展览的组成部分。同样使用这种方式的还有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Californi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它发动公众参与转录数据,使得信息能够为博物馆的研究者们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公众还可以因此获得奖励勋章。史密森尼博物馆推出一款叫做LeafSnap的软件,鼓励用户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拍摄树叶的照片,然后通过庞大的数据库来鉴定树木的种类,再把这些数据上传到中央单元,并且自動标记上GPS坐标。这些数据让研究者们对整个地区物种的分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同时让人们用一种
轻松愉快的方式提高鉴别物种的能力。2019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了一款声音识别的软件“听有虫”,它鼓励公众走到自然环境中录制鸣虫的声音,并上传到平台上,该平台可以自动识别出该虫子所属的鸣虫类型。最终,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4 000多位公众参与到活动中,上传的鸣声提供给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新物种鉴定,同时,所有的声音元素也组成了“鸣虫天下”展览的基础元素。贡献型参与模式对公众生产内容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按照馆方要求的步骤进行简单操作,便可以产生相应的内容。
2.3 合作型参与模式
合作型参与模式是指在馆方的主导下,由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与社区成员共同开发新项目、新展览和新成果的合作伙伴关系。与贡献型参与模式相比,合作型参与者们会与工作人员一起设计、实施项目,其设计的成果也会成为博物馆展出的内容。同时,在合作型参与模式中,馆方人员通常会给予观众更多的指导,与之相对应,经过一定指导的参与者们会对自己生产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消化,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将其做成一个作品在博物馆提供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判断合作型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是有多少公众参与其中,而是参与者在生产内容的过程中与博物馆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甚至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曾经发起一项《调查我们生活的城市》(Investigating Where We Live)项目,邀请当地30名青少年学生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利用与华盛顿各个街坊相关的图片和文章制作临时展览。该项目由馆内的教育人员协调组织,他们挑选合适的社区,提供摄影和写作指导并支持项目直至完工。学生通过递交申请表入伙,而且全程参与所有12次集会活动。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生产内容,馆方负责的就是搭建活动框架,整个展览的内容、设计和施工都交给学生们。[7]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展的“实习研究员”项目也是典型的合作型教育活动,它主要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科研和藏品资源,面向市、区两级科学研究院招募小研究员,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人员、展览教育方面的业务骨干等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微课题研究,最终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场馆里定期进行展示。在实习研究员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活动内容的策划、场地提供、与导师的沟通,而具体课题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小研究员们的主动参与中产生的。
2.4 创造型参与模式
(5)观看者,阅读博客、收看他人发布视频、收听播客节目、阅读论坛帖子的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