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5篇】
当下,一边是网络新词频频诞生,而另一边是人们时常缺少合适的话语来表达,某网站“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经常出现的提问是“怎么形容这种青春和夕阳结合的感觉”“怎么形容学校里大片的马鞭草开了”“如何表达大学毕业了对学生时代的不舍”“如何形容刚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之后心里的惆怅感”……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结婚照尺寸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浪沙淘尽始到金(69分)
网络新词,是人们在网络的语境及媒介下,创造出的一套表意符号体系,有传播广、迭代快、简短而表意强烈的特点,吴秀波的个人资料却也让很多网民患上了“文字失语症”。
网络新词表达效率高、认同广,符合网络语境的需求。网络集结了大批知识水平、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的各不相同的人,他们可以依靠网络用语这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迅速到归
属感、认同感,打开交流的契机。同时五行穿衣指南2022年5月26,网络新词有大量缩写、谐音,表意生动、词汇简短,适合于网络语境下碎片化、追求效率的阅读方式,在网络这一多变的语境中,紧随时代而生,迭代极快。
然而久食其赐,人们也被网络新词洗脑塑造,丧失表达甚至感受能力,陷入“万物皆可绝绝子”的网络失语症。网络新词高效的表达背后是对感受粗暴的归类和标签化:一切正向赞赏的情感都可归为“绝绝子”,愤懑不解恼恨皆可归作“乌鱼子”……在享受高效表达的同时,语言品质却也随着自身惰性的拉扯而下坠、失重;在习惯于粗浅、娱乐化的表达之后,人们失去了细腻、严肃的表达能力,语言对自身感受的传达失去了精准度,从而患上文字失语症。更有甚者,已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在读完《活着》后,不感动于生命的苦难与坚忍,而只因其悲惨结局愤然差评——他们失去了感受细腻的能力,只能在模糊的失焦镜头中对事物粗暴分类。
因此,在网络语境之外,在生活中,我们应呼唤严肃语境的回归,鼓励可能冗长繁复却细腻严谨的表达,用阅读写作之类痛苦的思维仪式来召唤细腻的感受、表达能力的回归,对抗网络新词对逻辑和情感能力的磨损。
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网络新词也是一股为语言注入活力的力量。在低俗化娱乐化表达横行的当下,我们固然怀念曾经风雅的语言,怀念“一日看遍长安花”的昂扬,“欲买桂花同载酒”的惆怅,“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恍惚,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其内核中精准的表达和细致入微的感受力,而其形式上的高雅实则有一部分来自时间上的隔膜和“士”的阶级属性。语言的通俗化在力求打破知识文化垄断的当今郭采洁演过的电影,有利于传播的必要意义。而在网络用语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内卷”、“躺平”,这样深刻反映时代,表意生动明确的词语渐渐被严肃语境吸收、接纳,为语言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囧”这样符合汉语象形文字特征的词,用其生动独特的新意项“尴尬”引人会心一笑。
语言是一条不断流变的河流,不断有新的支流注入又在时间的作用下淘去泥沙继续向前奔流。掬起经淘洗后的金砾,我们欣然享受,但也请不要因厌弃此刻的泥沙而拒绝新流的注入——它们是语言活力注入的必然副产物,请接受它,并耐心地淘洗它。
在这个全新、纷杂、多变的语境中,在网络上使用新词无可厚非,亦是适应时代的应然之举,但有识之士也须时刻谨记自己作为语言的使用者,亦是塑造者的担当与责任:保有严肃语境,保有逻辑与细腻,保有深刻思考的自觉,保护语言不至失重与低俗。
惟愿新流常注入,浪沙淘尽终得金。
时代变换,慎思不变(62.5分)
随着网络新词的频频产生,我们好像丧失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带来的无数美好事物的联想,这使得我们趋向简短、幽默、带“梗”味的话语更甚。在如此循环中,人们恍然惊起文艺之思:似乎缺少合适积淀表达美感。对此,我以为要接受语言交替变化的过程,但不能丢失慎思之欢愉。
首先,网络新词的兴起是现代人快餐文化的产物:一种短时、有极强概括能力、年轻调侃的话语以其富有诱惑力的身姿让新一代青年在网络媒体甚至日常交往中乐此不疲地运用和再创造。正如最近“余华又火了”的热议,便是将网络文学的HE、BE安装到那些震撼人心、意难平的文学创作上,简化成类似于“一个老人一头牛BE”或者“余华又刀我”的风气。这种套路化言辞表露出一种危险的陷阱:昔日由少数品读经典、发表回味言论的人的美的欣赏变成每个人都想参一脚甚至抖机灵的即时性快感。人们趋利避害,由着本性而忽视对心灵情感的“沉重”的打磨。对此我们不禁提出雅俗之思,究竟怎么了?
对此,波兹曼早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媒介即隐喻”的议题,即我们社交环境逐渐将我们变成一种追求轻快快餐的人。现代人精神世界随着信息社会的便捷似乎也自动简化了。对此有正反两方面辨思:首先,网络新词的研发也有其积极的表象,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是对语言的再革新,同时随着时光的推进淘汰而成为一种烙印;然而,新词是情感的浓缩而非替代,它不能成为人们放弃更深层次表达的借口。康德早在审美论中提出我们追求美、追求艺术是因为他们给我们精神心灵以抚慰,是一种精神归宿。若抛弃对词和情感的推敲,何谈美以及真与善的追求?恐怕导致更甚如砸坏工艺品、在蒙娜丽莎脸上喷漆一类精神荒芜带来的毁灭性虚无:这将是一种哀鸣。
因此,纵使时代无限发展,文明不断推进,人类乃至文明的出路都必将是重新扎根于人的本身情感所需。我们固然可以创造我们的流行,但切莫丢失慎思的能力,变成芸芸众生中迷茫的悲小个体。我们要慎思,不仅是寻本性的归宿,更是要继承青春与夕阳的自由洒脱,马鞭草亲吻暖春的怦然心动,还有每个人对母校、对逝去的情怀、对成长的足迹的不舍、感动和关怀!不是所有精神都需要即时性的满足,只有那些在深思、慎思中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来路才是最欢愉的,他们属于每一个个体,每一次共鸣,它们在未来等待每一个人,等待每一场旅途终点的邂逅,此为一文明之大美、人类之大美。
杜江霍思燕撒狗粮
因此,放下快节奏碌碌无为,关怀经典与深思吧!这是价值所在,是慎思之所托,是宝贵的财富。切莫让它在时代的悲歌中化作“伤逝”!意难
莫让语言“失重”(62分)
这样的现象似乎再正常不过了。网络上新词汇层出不穷,我们对于词语的掌控似乎已至空前的成熟。我们自信而自豪地使用着随着网络兴起而衍生出的各类词汇,自觉新语言的诞生足以使我们描述整个世界。于是乎仰慕崇敬之情被四个字母替代,复杂幽微的情感被轻盈廉价的语气词取代,对人和事周全的评判被两三个名词囊括——人们称这种创举,叫网络新词。
但奇怪的是,当新词不能覆盖的领域出现时,人们却似乎缺少了表达的力量。他们或许欣喜于“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刹那欣喜,面对马鞭草青绿时却一时语塞;他们或许沉浸于看完一部巨作后的大欢喜,想要用言语捕捉这种情感却轻盈无力…….原本汹涌流淌的情感一旦进入表达的层面就没有了力量,似是轻如风中的枯叶,亦如同激流中无根的浮萍。他们清醒于这种无力轻飘的感觉,却无能为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