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网络神词——“怼”
彭丹吃奶门照>望极春愁作者:宋晓岩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10期
    宋晓岩
    (韶关学院 文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摘要: 近日, “怼” 成为流行热词, 它使用范围广, 可用在多种语境中, 含义丰富, 堪称 “万能动词” 。 “怼” 古已有之, 并非生造词。 并且, 作为口语词, 多年来它同时存在于多种现代汉语方言之中, 用法也非常相似。 目前, “怼” 在网络上使用频率极高, 作为流行热词, “怼” 的意义、 用法、 来源和流行原因都值得探讨。
宜昌中考分数查询    关键词: 流行语; 怼; 万能动词
    doi:10.16083/jki.1671—1580.2017.10.050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580 (2017) 10—0168—03
    收稿日期: 2017—05—31
    作者简介: 宋晓岩 (1979—) , 女, 吉林公主岭人, 韶关学院文学院,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 社会语言学。立冬文案简短
    近日, “怼” 在我们的世界里使用频率颇高。 从衣食住行到社稷民生, 随处都可以见到 “怼” 字。 “怒怼” “互怼” “怼死你” 之类的话, 更是频繁出现在每天的微博、 聊天室及朋友圈中。 “一言不合就互怼”“怼人、 怼事” “怼天怼地怼空气” “天天怼来怼去” ,仿佛就没有 “怼” 涵盖不了的事情。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 “怼” 简直成了万能的网络神祠。
    据说 “怼” 走红于热播综艺节目 《真正男子汉》第二期。 在节目中 “怼你” “小怼小进步、 大怼大进步、 不怼不进步” “互怼” 等词句多次出现,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工作室特地制作了 “怼出男子汉 — —神词诞生记” 的视频剪辑。 也有网友把 “怼”字直接建立了微博话题, 并一度冲到热门话题榜的第五名。 此后, 随着2017央视春晚小品 《老伴》 的热播, “蔡明再怼潘长江” “蔡明怼人金句” 等文在网上走红。 让 “怼” 又一次迎来使用高峰。 就连之前的热播剧 《锦绣未央》 中唐嫣饰演的李未央因为 “一身傲骨正气凛然怼恶人” 也被网友戏称为 “李怼怼” 。 一时间全民开怼, 即使在与时俱进的新闻标题中 “怼”也频频出现。 我们不禁要问如此流行的 “怼” 怎么读? 究竟什么意思?
    一、 流行语 “怼” 的意义及用法
    作为流行语, “怼” 读音为 duì , 网友多读作第三声, 可用在多种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义, 堪称万能动词。 通过搜集整理网络上含 “怼” 的相关新闻标题, 我们对其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归纳出3个常用义项, 具体如下:
    (一) 表示打、 撞、 碰
    如 《人不怼我, 我不怼人, 春节应怼防身术大公开》 《国防部霸气回应合集: 怼不到你算我输》 《杭州街头昨夜5辆豪车连环怼宝马奔驰全撞毁》 《电单车随意穿行马路 “怼” 上公交车一名儿童受伤》 《一条蛇 “怼” 了豪猪之后: 全身被扎满倒刺》 《大众怼上劳斯莱斯几十万没了目前交警介入调查等待事故认定》
    (二) 表示对抗、 攻击、 抗击
    如 《日本竟打 “欧盟牌” 结贸易盟友共怼美国》《天岳幕阜山上女追男举案齐眉怼洋节》 。
实习介绍信    (三) 表示用语言攻击、 驳斥、 吐槽、 还嘴等如 《印度裔妇女怒怼白宫发言人》 《奥迪高管放话不挽留中国经销商遭怒怼: 没什么好谈的》 《袁姗姗与陈晓怒怼娱乐圈潜规则》 《常在人前怼, 哪有不被怼, 郭德纲这下遇到对手了! 》 《 “侠女护士” 怼医托: 病人都哭了》 《人民日报批"济南公安怼网友":别把官微当菜园子》 《霸气! 中国代表安理会上再次怒“怼” 英国代表》 , 等等。
    在以上3个义项中, 义项 (三) 在网络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一般意义的言语攻击还算不上 “怼” 。 真正用言语来 “怼” 人时, 一定得有力道, 话要够精、 准、 狠, 怼到点子上。甚至把对方逼到死角致其无力反抗, 或让对方心服口服, 无言以对。 总之, “怼” 极具杀伤力。 只有用于斗嘴调侃时, 语气才稍显弱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上3个义项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 无论是 “怼人” “怼车” 似乎都含有 “攻击” 之意, 或用某种工具、 或用动作行为、 或用语言,只是具体的攻击方式不同而已。 我们发现, 大多与攻击义有关的方面都可以用 “怼” 来表达, “怼” 使用语境较广, 表意丰富, 堪称流行语界的万能动词。
    二、 “怼” 的来源
    如此流行的 “怼” 到底从哪里来?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我们发现 “怼” 字古已有之, 是个文言词, 并非横空出世的生造词。 在成为众所周知的流行语之前, “怼” 一直活跃在现代汉语的众多方言口语之中。
    (一) 古汉语中的 “怼”
exo网名    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 我们发现 “怼” 是古汉语书面语的一个常用字。 繁体作 “懟” , 声调为四声,
为动词, 本义为怨恨。 《说文解字》 : “怼, 怨也。 从心, 对声。 ” 《广雅 · 释诂四》 : “恨也。 ” 《谷梁传 · 庄公三十一年》 中有 “财尽则怨, 力尽则怼” 的说法, 可见 “怨” 和“怼” 是同义词, 常对举使用; 清代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中也认为 “怼” 同 “憝” 音义皆同。
    (二) 现代汉语及方言中的 “怼”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 “怼” 的音和义与古代汉语中完全相同。 如 《现代汉语词典》 中, “怼” 读作duì,意为怨恨[1] 。 然而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这个 “怼” , 极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而令人惊喜的是: “怼” 一直活跃在汉语的一些方言口语中。
    请看, 网络上 (百度百科) 对各地方言中的 “怼”的相关解释:
    解释1: “怼” 在河南方言里, 一般念duD , 也有念duì的。 有打、 弄、 干的意思, 属于万能动词。 例如: “开怼” , 就是 “开始” ; “怼死你” , 就是 “打死你” ; “来怼个鸡腿吧” , 就是 “来吃个鸡腿吧” ; 如怼人, 就是收拾人 (包括打, 骂, 批评) 的意思。 快怼吧, 快点干活的意思; 总之, 含义很多, 相当于英语中的do。
    解释2: “怼” 在鲁西南方言里, 念duD , 用法和河南方言有重叠, 另外有冲、 撞的意思, 例如: “出门小心点, 别让车怼着了” 。
    解释3: 在北京话里, “怼” 一般有3个意思: (1)用力按、 插、 戳。 比如插头之类的松了, 接触不良, 就说 “往里怼一下” 。 (2) 撞击。 比如 “撞车” 就是 “怼上了” 。 (3) 攻击。 “怼人” 可以是用行为或言语攻击。 打人和批评人都可以用 “怼” 。
    解释4: 笔者是东北人, 在东北话里, “怼” 字的意义和用法也非常丰富, 和北京话的用法差不多。“怼” 有打、 撞、 批评、 吃、 喝等多种含义。 如 “怼两瓶啤酒” 就是 “喝两瓶啤酒” 的意思。 “怼人两拳” 就是打人两拳。 “用话怼人” 就是批评、 反驳的意思。
    解释5: “怼” 在粤语里就是干、 杀的意思, 例如:“怼低你” , 就是 “干掉你” 。 其发音也和普通话读音差不多。
    通过对比以上几种解释, 我们发现全国各地方言中的 “怼” , 意思和用法惊人地相似。 概括起来, 似乎只要是和动作行为有关的词, 如: 吃、 喝、 打、 撞、死拼、 对抗、 吐槽、 驳斥、 斗嘴等都可用 “怼” 代替。 我们不难发现它和流行语 “怼” 的意义和用法是基本一致的。 因此, 我们认为流行语 “怼” 来源于方言词汇。
    三、 “怼” 流行的原因
    任何一个词语之所以能够成为流行语, 既有语言内部的原因, 也有语言外部的原因。 我们认为“怼” 的流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怼” 形式简洁, 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近几年来, 言简义丰的时尚单音节成为流行趋势。在同义的语言形式中,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习惯于选择音节较短的形式, 这正如美国语言学家齐夫所说: 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也就是最短的词。[2] 近年来形成了一大批单音节流行语, 如: 侃、 撕、 喷、赞、 踩、 秀、 酷、 潮、 炫、 撩等。 这些词语不但简洁有力, 表意恰当, 而且构词能力强。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天然的构词语素, 人们可以根据表达需要把它和别的语素自由组合, 形成新词语。 如以 “怼” 为构词语素, 形成了怒怼、 暴怼、 狂怼、 互怼、 共怼、 连怼、 妙怼、 开怼、 怼上、 怼出等一些列新词语, 这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也反映出这个从古代一路走来的“怼” 具有强大的能产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 强大的方言众基础和影视热播节目的推动效应。 方言向来是流行语的重要来源之一。[3] 任何一个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大范围流行, 肯定有着一定的众基础。 以 “怼” 为例, 在它走红之前, 早已在全国各地多个方言区被熟知并使用, 拥有了庞大的“隐形” 受众体。 而热播综艺节目 《真正男子汉》 和高收视率的春晚小品 《老伴》 刚好为 “怼” 的流行提供了契机, 同时, 现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高效性, 使词语的迅速、 大范围传播成为现实。 所以,流行语能够得以迅速而广泛地流行, 现代媒介功不可没。[4]
    最后, 网络吐槽文化的盛行为 “怼” 提供了生存土壤。 陈原先生说 “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 —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5] 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文化心理也是流行
语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吐槽风盛行。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在相对自由的互联网平台中, 年轻的网络大众不再沉默内敛, 而是热衷于吐槽,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 表达个人思想和诉求。 在这种社会大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怼” 最常用的义项就是用言语来批评或指责人。 从某个角度来看, “怼” 就是一种吐槽。 网络中 “一言不合就互怼” ,可以 “怼人、 怼事、 怼天、 怼地” , 不怼不痛快! 可以说正是因为当今的网络大众热衷于吐槽, 喜欢 “天天怼来怼去” , 才有了网络上遍地开花的 “怼” 。 网络词语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互联网的普及使大量流行语应运而生, 每年、 每月甚至每个星期都有新的流行语产生, 这些流行语的最终命运也不尽相同。 有的符合汉语规范, 适用范围广, 流行长久, 最终成为汉语词汇中的一员; 也有的流行周期短, 昙花一现。 至于 “怼” , 从目前看来, 流行势头依然强劲, 频繁出现在微博、 广播、 电视、 新闻和聊天室中。 其最终命运如何, 只能交给时间来检验,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