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建筑简单比较
古建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物质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古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包罗万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建筑风格中透析不同的文化。
梁思成先生说:“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中西方的古建筑就有着很多的不同点,而这些不同的建筑特点也可以反映出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
本文所指的西方建筑主要指古典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而中国建筑主要指古代的中国建筑。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方面的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 ,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
总体上说,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又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
在结构上,西方建筑主要以柱子结构为主,即多以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柱子支撑建筑。
2.建筑布局的不同。
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1)中国古建筑以庭院式的组布局、沿轴线对称的空间艺术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为特点。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
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
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以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和堪舆学说,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2)西方建筑强调感官上的冲击性,布局较单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奥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钢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
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却带给人们的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3.装饰彩的不同。
一位哲人曾经讲过:“彩本身是具有哲学性的,它体现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美学思想”。建筑装饰彩的运用能够体现出建筑所处地域的文化特性,这种特性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沉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隐性的文化精神。个人小额贷款利率
中国古建筑梁思成先生说:“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看来,中国古代的匠师可能是最敢于使用颜、最善于使用颜的了。这一特征无疑地是和以木材为主要构件的结构体系分不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建筑是彩装饰的建筑。
1) 彩的运用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关系密切。《周礼·考工记》曰:“五,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种彩象征着五种自然要素,并提出了这五种彩与建筑方向及季节的关系,赋予人的主观意识,将人的思想观念附加于彩之上。
蔡明老公丁秋星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封建社会,颜成为区分社会等级的手段,从而使颜政治伦理化,具有了尊卑高下的文化特性。装饰彩成为划分古代建筑阶级的标志,成为权势地位的象征,带有浓厚的感情彩。
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彩上的选用上往往显得较为谨慎。在官方建筑中,黄、红用得最多,黄是帝皇之,所以皇家宫殿采用黄琉璃瓦屋顶,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宫殿外的围墙呈红,象征中央集权。至于一般民居村落只能使用灰,而白除了在江南民居建筑中用作墙体的颜外,一般也不常用。但是,我国宫殿装饰彩的运用不同时期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不拘泥于黄与红两种颜,发展至后期,总的趋势是彩纷呈,光晶耀目,越往后越繁艳。
开学第一课有感与之对应的,西方建筑的彩装饰虽没有中国建筑的丰富,但也并不局限于以黑白两为主调,而是随着时间和艺术的变更发展碰撞出新的火花,不断变幻,是有阶段性的。最初,西方建筑保存大面积彩饰面,并不多加修饰,主要彩有红、白、黑。后来出现的琉璃砖,则使装饰彩更为丰富多彩。古希腊曾采用陶片贴面来制作装饰线脚,同时也把陶器中的彩绘引入建筑,使建筑檐部覆满彩鲜艳的装饰。而古罗马的建筑装饰,起初使
用泽美丽、朴素大方的大理石贴面,后来在彩处理上则追求富丽堂皇、奢华浮艳。对于哥特式建筑的装饰,以宽大的彩玻璃窗为主要特点,颜从最初的9种颜发展到有21种,灿烂的阳光使教堂内五彩斑斓,增添教堂的神秘肃穆感。到了洛可可建筑,建筑彩多采用娇艳的颜,追求彩的柔媚、温软和秾丽,反映了那个时代贵族社会生活的奢华腐朽。
4.建筑理念的不同。
和谐是中西古建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在和谐之下表现更多的是结构、功能的差异。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建筑重视体之间的文脉关系,代表的是一种伦理的、心理的和谐,从而促成人与人关系稳定;以神为尺度的西方古建筑,重视建筑本身的物理属性,代表的是一种物理的、形式的和谐,从而在心理上达到与上帝一体。中西古建筑和谐理念的本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西古建筑形态的不同,并体现中西文化的不同。
儒家的伦理思想,其核心理念和突出表现就是儒家礼制的“礼乐和谐,这种“礼乐和谐”,使中国古建筑的艺术形式成了“礼”与“理”的结合体,使建筑布局成了某种严格的“礼”的秩序的反映。“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
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联接和配合的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以“礼”为特征的理性贯穿了中国古建筑的始终,中国古建筑遂成了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工具,它处理的出发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赵薇国籍是哪国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一直以来就具有神本位的传统,理性和神秘的相互对立贯穿全部历史。西方时空观基于这样的逻辑分析基础,因而建筑空间也就成为可以被测量的几何体,在此种意义上,他们把宇宙归结为可被测量的某种实体,建筑空间是一种可以被测量、被量化的物理空间。其建筑构想是在天文学、物理学中对时空做出精确的数学度量,再从数学的立场得出时空和谐的理念,强调的是一种人支配下的“物物以和”,并把这种“物物以和”概括为“美”。
帕提农神庙在结构上合乎人体美的比例,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美的追求;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崇拜,由对人体美的赞叹、对和谐的追求引申出对人性美的企羡和推崇的人本精神,但这种对人本精神的肯定,实际上是对神的崇拜,因此这种“物物以和”的建筑理念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神性的映射,是以神的尺度表达着对上帝和天国的迷狂与向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