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词:
爱情是什么,有人用科学理性的观点给予解释,认为爱情是男女之间荷尔蒙发生的化学反应,最长时间只能持续18个月。显然具有浪漫情怀的中国人不喜欢这个解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我们看来,爱情是一种可通达三界六道让人鬼妖仙都无可奈何的神奇之物,与其他文化相比,东方的爱情传说在人文关怀的同时更充满了一种神奇和魔幻的彩。梁祝化蝶、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以及白蛇与许仙的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人们喜欢这些爱情传奇,在他们身上寄予着最美好的愿望,“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世代的传诵吟咏之后电影借助现代科技,让传奇从口口相传到眼见为实,并为古老的传奇赋予了现代的、现实的意义。本期节目让我们在电影中感受东方爱情神奇浪漫的魔力。
《梁山伯与祝英台》:
说到爱情传奇,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了,梁祝的爱情故事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经过世代流传已经演变成中国人最感人的爱情故事,经由小说、鼓词各个版本的戏剧梁祝的故事情节随着时代的进程和艺人票房价值的驱使,由简单趋于复杂。
电影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故事,早在1963年,李翰祥就导演了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是黄梅调,但唱词改编得风趣幽默、琅琅上口,富有时代特。再加上乐蒂和凌波双双反串饰演,一个器宇轩昂,一个憨厚可爱,令观众惊喜连连。《梁山伯与祝英台》共获得第二届台湾金马奖六项大奖,放映时可谓盛况空前。
翻阅典籍,在对梁祝这个故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祝英台是一个志向远大、学识丰富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身处门第等级观念严重的东晋时期却有着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李翰祥版本的故事中,祝英台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权思想,他为了读书而假装生病,又自己假冒郎中前来看病,俏皮可爱有睿智幽默,让祝英台这个人物顿时鲜活起来。三十年后导演徐克的《梁祝》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重新演绎,为这个传统故事加入了许多时代和新潮的注解。此时祝英台身上女权的思想已经被消解得所剩无几,他只是一个无拘无束、顺应天性、渴望自由、在威严的父母面前靠仆人和小聪明蒙混过关的年轻女孩。徐克用现代的思维和手法为古老的故事赋予了现代趣味,祝英台在家中被抽查琴棋书画的场面,充分表现了徐克的喜剧天分,最终因为祝英台的顽劣,母亲决定让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
两个版本的梁祝都取得了成功,因为梁祝故事本来家喻户晓,有深厚的众基础,但这也
给电影拍摄带来了局限,黄梅戏版的梁祝除了改良唱腔外,将草台相遇、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英台哭坟、花蝶双飞这些经典桥段拍得十分好看。前半部分情趣盎然,后半部分煽情催泪,显示了李翰祥超的编剧功力。导演非常注重细节,整个故事看起来细腻又真诚,在处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学员生活时,面对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导演通过风趣的桥段设置,在强调戏剧冲突的同时也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含蓄道德观念,英台生病面对梁兄热情要求留宿照看的尴尬,让我们看得入戏凝神。
瑜伽馆名字时空飞跃,1997年的徐可摒弃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草台相遇的情节,在一路朗朗的笑声中祝英台就这样走来,充满了奔放的青春,与梁山伯宿命般地遥望了一眼。学员生活是一段甜蜜而暧昧的时光,喜剧是主调,在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身上导演添加了很多时代的趣味,考试前临阵磨、头悬梁锥刺股、考试时打小抄蒙混过关这些情节都把梁山伯和祝英台从故纸堆里拉到现代人的面前,让我们对他们男女之情同床之谊感同身受,两个人同塌而眠的情节虽然较传统叙述中显得现代前卫了许多,不过却因为两人童趣般的演绎,传递的依然是纯洁美好的情愫。
让我们再回到传统的故事中,祝英台接到父命要回家成亲,梁山伯十八里相送是梁祝中的
经典场面,在依依送别中祝英台借景喻情不断的暗示自己是女儿身,愿与他共结连理相伴一生,但生性木讷老实的梁山伯始终没有明白,这种安排既为之后的情节做了铺垫,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含蓄的审美情趣。
在徐克的版本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没有这么含糊朦胧,两个人的拥抱表现的是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对人性的解放,这是时代对这个古老故事所作出的最合理恰当的改编,也反映了徐克“新瓶装旧酒”的意图。
我们都知道梁祝二人你有情我有意却因为马文才却最终未能结合,不过有趣的是故事中最大的恶人马文才却没有出现过,这使得这个故事的对立面严重缺乏力量,实际上这个故事中梁祝二人真正的凶手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腐朽虚伪的思想,但具体表征是祝英台的父母,为了荣华富贵他们将女儿作为工具和筹码,丝毫不顾及女儿的幸福甚至生命,徐克用喜欢擦粉化妆的细节表达了那个对丑陋阶层最大的讽刺和揭露。
一个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必然要符合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要接受不断地修修剪剪,在这个过程中故事的细节甚至人物的性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宋代《义忠王庙记》中当梁山伯听说祝英台另嫁他人的时候,他感叹说:“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
论也”这里的区区就是梁山伯认为他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渺小,为了封侯庙食可以忽视爱情,然而同唐人小说《会真记》中“始乱而终弃之”的张生逐渐演变成《西厢记》中的张生一样,梁山伯也由《义忠王庙记》中的一心想念“生当封侯,死当庙食”的义忠王丰富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单纯朴实痴情的青年形象,最后梁山伯为了爱情心力交瘁吐血而亡,在他身上中国传统爱情的忠贞不渝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爱情理想和价值判断。至此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经受住时代的考验蜕变成新时代的爱情传奇。
关于爱情的感人电影传奇之所以能流传并非在于故事的离奇古怪而在于能够反映最普通人民美好的情怀和愿望,正如二人死后化蝶一般,蝴蝶翩翩比翼双飞所到之处花开满地,这种美景不是我们对爱情最美的想象和祝福吗。评价最高的电影
画一张教师节的画《青蛇》:
在东方文化中,万物皆有灵,只要经过潜心修炼假以时日都可以修炼成人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妖的概念。妖即是非人的生物经过修炼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动物,比如蛇妖狐妖,也可能是植物比如花妖树妖等,但是即使他们能出神入化得以任意的面目示人,但妖终归是妖,他们和人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思想而在于情感,尤其是爱情。
对于妖的情感,在中国传奇故事《白蛇传》中有过深刻而精彩的阐述,其基本情节已经家喻户晓,白蛇为报许仙的救命之恩携一同修炼的青蛇来到人间,成就了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青蛇,虽然基本的人物和故事来自与白蛇传的传说,但从青蛇的角度切入味道却全然不同。
徐克的青蛇是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诠释妖,用天生的赤裸的情欲来解释一个被时间和美德层层包裹的爱情传奇。在传统的叙述中,白蛇是为了报恩才来到凡间,她的动机因为恩情而符合道德变得无比纯正,但在李碧华的小说中潜心修炼的白蛇和青蛇是由于吃了吕洞宾恶作剧的“七情六欲丸”开了窍动了情,想要体验一番世间男欢女爱的快乐才要到了许仙,但从这个动机来看,已经将这个爱情传奇从神龛落下了世俗。
但是不管是出了什么动机,白素贞对许仙的情却是真的,她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许仙也爱上自己,美的诱惑、殷勤的照顾、善意的谎言这都是一个女人发自天性的想要赢得男人的努力与她是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传统的白蛇传中,白素贞虽然是妖但对世人并无恶意,相反乐善好施,善良正义胜过人类,再加上贤良淑德,符合传统文化对女性的一切要
求,她以坚强的耐力经受着层层的考验,一次次把许仙从流言蜚语,从和尚天师甚至从鬼门关抢了回来,殚精竭虑只为和许仙长相厮守。
但是传统的白蛇和许仙的爱情受到了来自青蛇的挑逗和考验,青蛇由原来的不谙世故纯粹的陪衬变成了主角,由于道行尚浅在她身上表现出了不加掩饰的本性,她争强好胜活泼调皮善妒反叛而又重情重义,白蛇之间除了妹又多了一层既爱又恨的微妙关系。许仙就像拔河绳中的钥匙成为白娘子妹相互较劲的砝码,徐克希望用这些新鲜的元素表达现代女性对爱情和友情的看法。
而许仙这个在传统故事中有些懦弱没有主见的男人在这里表现出人类的复杂和虚伪,自私和犹豫不定,在妖看来这是人类最恐怖也是最厉害的地方,电影青蛇通过对许仙这一人物的解构创意的通过妖的视角来反思人性,用人性的阴暗多变反衬白素贞和小青感情的直接率真顺应天性,对白蛇传爱情传奇做这样的叙述置换并非想颠覆经典而是呼唤真情、解放天性,抛开那些虚伪的道德禁锢。
对妖来说,最悲哀的莫过于天地都认为妖是不会产生真感情的,她们与人一起一定是有所图的,所有的妖都是邪恶的,必须被毫不留情的铲除,以法海为代表的世俗偏见就是这样
固执的认为。为了救出被法海掳走的许仙,白素贞和小青水淹金山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白素贞虽然是妖,但她比人更忠于爱情更全力以赴无所保留,只是为了爱一个人她付出了所有最后被压在雷锋塔下遭受无穷的痛苦,她从来不怀疑这一段耗尽千年道行的感情到底值不值得,最后连法海都为之感动,这个故事还将被长久的流传下去,因为对真情的推崇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
出师未捷身先死《画皮》:
2008年的魔幻电影画皮同样借助一个古老的故事演绎了新式的爱情传奇,异域大漠里骁勇善战的将军王生救得了一个美貌的女子小唯,大漠孤烟英雄救美,这样的开篇绝对算得上一段传奇故事合格的缘起。
小唯实际上是狐妖,她爱上了王生,依照她妖的天性就要把他抢过来,但王生已经有了心爱的妻子,从故事的模式来看同样属于一个妖动了真情爱上了一个人的故事。在有些方面小唯和白蛇很像,但两个故事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首先白蛇不作恶,她是善的,不管对许仙还是世人,而小唯因为披了人的皮囊需要不断地取食人心才能保持年轻貌美,她是恶的。其次白蛇和许仙男未婚女未嫁,你情我愿,但王生已经结婚,小唯无疑属于横刀夺爱,
这样看来小唯的爱情既不善良也不符合伦理道德,也就不可能成为美丽的爱情传奇。
那么这个故事真正的传奇在哪呢?与小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生的妻子佩蓉,她贤良淑德,对王生关怀备至,本来她的爱情非常坚固,但不幸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千年狐妖的对手,女人的直觉以及和小唯的接触是她怀疑小唯就是妖怪,但王生根本不相信她,于是她来道士和降魔者帮助自己一起驱妖。在王生看来,佩蓉的怀疑与其说指向小唯不如说是指向自己,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他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妻子还是救回来的小唯都力求问心无愧,但正是这种渴望两全其美的性格让他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对于佩蓉来说,这种犹疑和不坚定显然是最大的伤害,但对小唯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这也促使小唯不断加大力度驱逐佩蓉赢得王生的心。
新版的画皮同聊斋志异的原版画皮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这里魔幻与鬼怪只是一件绚烂的外衣,惊悚和恐怖已经不是影片所追求的了。小唯以全城人的性命为要挟让佩蓉喝下妖毒,她知道只有真的把妖怪抓住自己才能摆脱怀疑,而王生只有看到佩蓉是妖怪的事实才会完全移情于她,此时人类的爱与妖怪占有欲的不同立刻显现了出来,高下立辨。佩蓉为了王生也为了全城人的安危喝下了妖毒,这种富有牺牲精神的大爱是身为妖的小唯无论如何无
法理解和做到的。很多人惊诧于画皮对人类情感复杂性的细腻阐述,占有、怀疑、犹豫这些人之常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但被置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让我们有了新的感受,佩蓉的这种无私和奉献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爱情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