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书简、书札),旧称“尺牍王珞丹”,古代在一尺长的木简上书写文字,故曰尺牍。《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载:“及寝病,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李贤注:“《说文》云:‘牍,书版也。’盖长一尺,因取名焉。称谓大全”后来人们就称书信为尺牍。
书信是应用文最基本的样式之一,是人们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等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古人非常重视书信的写作,不仅汉唐以来的文学大家如孔融、曹植、柳宗元、苏轼、钱谦益、袁枚等有大量的信札传世,就是一些官员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他们的公私信函也都很受世人青睐,有多种版本发行。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从古至今更是师长要求子弟熟读的范文。不仅类书如《文选》《文苑英华》,学者的文集如《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牧斋有学集》《小仓山房诗文集》等收录有大量书信作品,而且还有名家书信及书信写作的专辑面世,如民国年间编辑出版的《近代十大家尺牍》《尺牍大全》,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信选集》,还有近年多家出版社出版
的各种版本《曾国藩家书》等。以《近代十大家尺牍》一书为例,该书共收录曾国藩(曾涤生)、俞樾(俞曲园)等十家610封书信。
古代没有电话,书信就成了人们相互联系的一种工具,即使相距千里,一封书信就能沟通彼此的情感,唐杜甫“家书抵万金”、宋之问“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伍淑怡不雅照片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内径正在于此。书信方面的内容很多,今天单说一下书信用语的称谓和提称语。
书信首行的称呼一般包括三部分:姓名、称谓和提称语。古人一般有名、字、号。名是长辈起的,字是师长所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另一名字,号又叫别号,是名、字之外的称谓,有的是自号,有的是弟子等对其的称谓。长辈称名,亲友要称字或者号。古人还有一种称谓即地望,即以其籍贯县名相称。宋代王安石是临川人,后人称王临川;明代汤显祖也是临川人,他的《牡丹亭》等传奇合称《临川四梦》。有人曾将民初五位总统的地望缀成一联:“山而城、城而陂、陂而河、河而海,每况愈下”求下联,至今无人能对。
倬怎么读>河北旅游景点大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