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 1《繁盛一时的隋朝》
●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七下P4  识记理解
7年级下册 2《“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七下P8—9  识记
●武则天的政绩 七下P9  识记
7年级下册 3《“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七下P12—15  识记
7年级下册 4《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七下P17—19  识记
7年级下册 5《“和同为一家”》
●文成公主入藏 七下P23—24  识记
7年级下册 6《对外友好往来》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七下P29—31  识记理解
●评价唐太宗   识记理解应用
7年级下册 7《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赵州桥 七下P33  识记
7年级下册 7《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雕版印刷术 七下P34  识记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七下P35—36  识记
7年级下册 8《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 七下P38  识记
世界最长的运河●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 七下P39—40  识记
●敦煌莫高窟 七下P40  识记
7年级  下册  1 繁盛一时的隋朝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隋朝的统一
2011课标修改表述
科举制度→科举取士制度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4
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社会繁荣景象被史学界称为
A.开皇之治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 A[09成都中考]3
●考点1: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七下P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霍建华娄艺潇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
这里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临沂中考]12
长城和大运河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回答1-2题:
右图中从涿郡到余杭的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开通于
A.战国
B.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B [12年天津中考]2
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济宁中考]4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参考答案] A[09汕头中考]4
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今年发觉出来的大运河文物。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
[参考答案] B[09安徽中考2]2
右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E地点是(图略)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佛山中考]3
小刚在收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右图,与该图信息密切相关的是
A、长城    B、都江堰  C、赵州桥  D、隋朝太运河
[参考答案]D[09福州中考]2
如图2,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深圳中考]13
右图中流经扬州的一段大运河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扬州中考]27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扬州中考]25
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什么是优质课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泰安中考]9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参考答案] C [12年陕西中考]13
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参考答案] A [12年重庆中考]1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的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大运河
[参考答案] D [12年福建福州中考]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在赞颂隋朝大运河,它的中心是
A.江都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参考答案] D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8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深圳中考]13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参考答案] A [11年福建泉州中考]4
位于咱们桂林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07年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蒸馏水是纯净物吗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参考答案] D [11年广西桂林中考]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泰州中考]2
“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衡阳中考]5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武则天    D 朱元璋
[参考答案]A [08重庆毕业]1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A.灵渠  B.大运河  C.会通河  D.通惠河
[参考答案]B[06年曲靖中考]4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连接今天淮河与长江的一段叫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参考答案]C[2007年扬州中考] 2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参考答案] C[09日照中考]9题;[09德州中考]3
“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宿迁中考]20
“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永州中考]6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民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参考答案]A [1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30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中国4大发明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参考答案] C[09黄石中考]五一出去玩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参考答案]C  [08连云港中考]28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参考答案]C[08盐城中考]5
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至今仍发挥巨大实际效用的是
A.故宫  B.大运河  C.长城  D.地动仪
[参考答案]B[2007年淄博中考] 11 
据华夏经纬网报道:20065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参考答案]C[2007年威海中考] 6 
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