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老字号
由于大同自古以来便是山西北部的重要商阜和物产集散地,这里的大街小巷商迹遍地,至今仍保存着30多处老店铺遗址,如绸布店“德泰钰”、“恒丽魁”,珠宝店“德胜荣”,药铺“德仁堂”,副食品有“郭肉铺”、“王面铺”,还有30多条以市场命名的街道,如:南马市角、北马市角、东羊市角、西羊市角;东油坊巷、西油坊巷;南柴市角、北柴市角;赵大豆巷、草帽巷、稻米店巷等等。从清朝末年到1937年大同沦陷前,旧商号有850余家,杂货店居首位,近百余家,粮店业次之有65家,皮货、油、盐业各30家,鞋庄38家,分京庄和同庄两大类,帽店有王子典帽铺、郝草帽、义记帽庄等,印刷业、书局、文具、纸业11家,帐业8家,钟表眼镜店11家,洗染业13家,照相业5家,木器业20家。大同人很讲究饮食文化,茶馆、酒店、名吃、名店因经营有方而名噪一时,现列举几家。
1、德泰钰
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一对摆摊兄弟梁泰和梁钰在古城大同东街一家座北朝南的小阁楼(九龙壁西)开起了百货店,生意颇为兴隆。不久,在总号斜对面(东街拆迁前人民服装厂一工段),又建成一幢二层小洋楼开设分号。掌柜郝泰除在天津常设采购机构外,还代办北平、上海、杭州的汇兑。总号经营批发业务,商品主要有冰糖、红糖、白糖、香油、海带、锡箔等;分号零售洋布、呢绒、绸缎、铁
锅、铁绳(拴马、牛等牲畜用)、扁担等杂货,形成一个综合性贸易商店,那时的日销额高达数百两现
银。1928年,德泰钰又在大南街开设一家分号,该号门面高大,座东朝西(大南街拆迁前的国营糖业烟酒公司南街批零商店),门面上方的五个长方装潢格内,当年分别写着绸缎、呢绒、花布、五金等字,可想店内货品齐全,种类繁多。这时,掌柜的已换为刘忠义、王敬才二人,总号和分号人员共约一百多人,生意更加庞大,可为德泰钰鼎盛时期。“七·七”事变后,德泰钰开始衰落,营业额明显下降,只能维持本店人员生活费用。抗战胜利后,仍无起,后又遇安徽商人骗去24万资金,不久便倒闭。
百货商店起名2、恒丽魁
恒丽魁创业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6年),总店座落在大南街,背东朝西。其出资股东是大同有名的祁家三兄弟,祁奎、祁成祥、祁子英。创店前,他们靠摆摊集资,买下大南街路东七间铺面,重新整修后,开张营业。开始主要经营绸缎、棉布,代销杂货。祁奎颇为精明,也有些商业头脑,他亲理业务,独闯北平、天津、上海,直接从厂方进货,由于货源充足,又经营得法,生意火爆,顾客盈门。没几年时间就发展起来,又重修门面,增设柜台,分立专柜,成为内、中、外三室穿堂店铺,顾客可穿行其间,颇似现在的超市。同时在北门外(现火车站一带)设有专销老醋、美孚煤油的分店,在包头、绥远(呼市)设魁记煤油庄,在丰镇设永记煤油庄,在雁北十三县设煤油分包处,在京、津、沪、行唐、
正定等地派专人驻庄。昌盛时人员达120多人,铺底资金八千余块大洋,周转资金15万元,年营业额达百万元左右。经营范围包括绸缎、呢绒、棉布、土布、百货、颜料、糖果、纸张、西药、香烟、火柴、煤油等。1936年,恒丽魁利用商业信用吸收游资,包销美孚公司的煤油、谦信洋行的颜料、西药、怡和洋行的白糖、丹华公司的火柴。美孚煤油成为恒丽魁盈利最丰的业务,名声远扬。祁魁经营之道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民国三年(1914),美孚公司来同寻市场,经基督教徒倪虎臣介绍,双方达成协议,以“存油超押金”的好处,订立包销合同,从而控制晋北、大西北一带的煤油市场。亚细亚、品德士古油始终在这些地区打不开销路,包销商号被恒丽魁挤垮。日寇侵华期间,美孚公司煤油不能进口,恒丽魁又包销日本驼牌煤油。日军投降后,又恢复美孚油,直到大同解放前夕,垄断晋北、大西北市场。“七·七”事变后,祁魁年岁已高,祁成祥之子祁乐天为了躲避日伪的纠缠,不当汉奸,遂出面担任恒丽魁掌柜,经常以采购为名在内蒙等地躲避,店铺经营每况愈下,规章制度松弛,漏洞时有发现。国民党统治时期,因通货膨胀,物价不稳定,恒丽魁仰仗雄厚的资金,坚持卖出多少货,务必购进多少货,但日子仍一天不如一天,加上苛捐杂税,终于未等到大同解放就破产倒闭了。恒丽魁六十多年的兴衰史,至今留给大同人不少值得思索的东西。
广丰茶庄为大同的百年名店。茶庄创设于清宣统元年
(公元1909),店址原坐落在市中心的四牌楼东街路北,时有门面三间。1989年,因市政改建,迁入马路对过的永泰大楼,虽然铺面见小,但“广丰茶庄”牌匾赫然入目。也给过路人留得缕缕茶香。大同天寒地脊,有茶草而无茶树,惟因地处边塞,扼居北地马和中原茶交易要地,故自古以来茶在大同一带市场颇盛。明清时期,大同“市井茶肆相属”“南来烟酒糖布茶”“北来牛羊骆驼马”,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广丰茶庄的创始人高松林原为皮货商,天资聪慧,人又勤快,深得东家喜爱,常被独自打发到草原牧区收皮货的本事。逐渐练就他鉴别皮货的本事。正当高氏准备在皮毛行大显身手时,一场意外使他改弦更张,索性舍弃皮毛而做起茶叶生意。有次押货南下,途中遇雨,皮张全部淋湿而大蚀其本。在高进退维谷、无以北归之际,适逢一熟识茶商急于向北方运茶而又苦于没有帮手,高松林喜出望外,慨然应允。后来茶叶出手,所获酬金颇丰,高用这笔钱又约两个弟弟凑足银洋1000元开办茶庄。广丰茶庄开张后,高家弟兄阐精竭虑,勤于招徕,生意越做越火,至民国十七八年,又在北街开设分店——广丰仁记茶庄。高松林苦心经营广丰茶庄达三十年之久,使得茶庄在大同立地生根,生意兴隆,名声大振,从而饮誉大同周围及晋、冀、陕、内蒙和外蒙古广大地区。“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丰茶庄的店名被认为是“四旧”,牌匾被砸毁,店名改为“大东街茶叶门市部”。1980年,广丰茶庄恢复了店名,重新挂上了老字号牌匾。1982年,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广丰茶庄由老职工高宝生出面承包,
茶庄职工13人。
4、同和书局
民国初年,一位早年从河北流落来同的书生王杰,开了个书铺,起名叫“同和书局”,意思是“天下大同,和平繁荣”。开书局之初,只卖些线装书,如《四书》、《五经》以及一些《康熙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这些线装书一般是从北京进货,装帧整齐,颇有收藏价值,特别是包皮,皆用绸缎裱装由名人题签,令人眼目一新。因此,书局不到几年便略有赢利。“五·四”运动后,王杰的女儿渐渐长大,由当时的兰池小学升入大同女子师范学校(大同五中的前身)。她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便有意传播进步思想,于是奉劝其父从北京购入大量进步书籍。在这样的文化气氛熏陶下,王姑娘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经常与一些进步青年来往。谁知,当地官员李某看上了她,硬以“革命之罪”把她抓进大同监狱,然后又逼她为妾。姑娘虽然生性柔弱,但宁死不屈。后王杰变卖家产才打通了关节,把女儿救了出来。之后王姑娘拜齐白石为师,在北京成了一位女画家,人称“妙如先生。”解放后,大西街共有三家书局,都是由同和书局分支出来的。一是同和书局,二是晋益书局,三是同文书局。特别是晋益书局又办起了印刷厂,兼印一些帐簿表格和一些书籍小册子,当时闻名晋北。1955年公私合营后,这几个书局合并成立了“大同印刷厂”。
5、琵琶老店
谈及大同老字号,琵琶老店当为第一店,历史最为悠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