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原⽂翻译及注释
  ⼤家对⽼发垂髫、社会的⽣活⽆不向往,那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怎么样的呢?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桃花源记原⽂
  晋太元中,武陵⼈捕⻥为业。缘溪⾏,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初极狭,才通⼈。复⾏数⼗步,豁然开朗。⼟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阡陌交通,鸡⽝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发垂髫,并怡然⾃乐。
  ⻅渔⼈,乃⼤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此⼈⼀⼀为具⾔所闻,皆叹惋。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停数⽇,辞去。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间隔⼀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以捕⻥为⽣。有⼀天他沿着溪⽔划船⽽⾏,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桃花林,在⼩溪两岸的⼏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对此感到⾮常诧异。他继续往前⾛,想要⾛到林⼦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的源头,渔⼈发现了⼀座⼩⼭,⼭上有个⼩洞⼝,洞⼦⾥⾯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便下了船,从洞⼝⾛了进去。最开始⾮常狭窄,只能容得下⼀⼈通过。⼜向前⾏⾛了⼏⼗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眼前这⽚⼟地平坦宽⼲,房屋排列得⾮常整⻬,还有肥沃的⽥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这类的植物。⽥间⼩路四通⼋达,鸡鸣狗吠的声⾳此起彼伏。⼈们在⽥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样。⽼年⼈和⼩孩⼉,都怡然并⾃得其乐。
  这⾥的⼈看⻅了渔⼈,感觉⾮常惊讶,问他是从哪⾥来的。渔⼈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的⼈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来款待他。村⾥⾯的其他⼈听说来了这么⼀个⼈,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
从此他们再没有⼈出去了,所以和外⾯的⼈隔绝了⼀切往来。村⾥的⼈问渔⼈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说魏、晋两朝了。渔⼈把⾃⼰知道的所有事都⼀⼀说了出来,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各⾃⼜把渔⼈邀请到⾃⼰的家中,都拿出⾃⼰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停留了⼏⽇后,就向村⾥的⼈告辞。村⾥的⼈告诉他:“这⾥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的⼈说啊。”
  渔⼈出来之后,到了⾃⼰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太守,说了⾃⼰的这番经历。太守⽴即派遣⼈员跟随他前往,寻渔⼈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骥的⼈,是⼀个⾼尚的读书⼈,他听到了这个消息,⾮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了。
  桃花源记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前⾏,⾛。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花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
  甚:很,⾮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为状语,向前。(词类活⽤)
  欲:想要。
  穷:形容词⽤做动词,穷尽,⾛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源:林尽于⽔源,意思是桃林在溪⽔发源的地⽅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
  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仅容⼀⼈通过。才:副词,仅。
  复:⼜,再。
  ⾏:⾏⾛。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然,……的样⼦。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的样⼦。今义:形容很像;形容⻬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间⼩路交错相通。阡陌,⽥间⼩路,南北⾛向的叫阡,东⻄⾛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
  ⾐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指桃花源以外的世⼈。(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个世界的⼈,因为桃花源⼈从秦到晋⼀直与世隔绝)
  ⻩发垂髫(tiáo):指⽼⼈和⼩孩。⻩发,古时认为⽼⼈头发由⽩转⻩是⻓寿的象征,这指⽼⼈。垂髫,古时⼩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指⼩孩⼦。(借代修辞)髫,⼩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兴的样⼦。
  乃⼤惊:于是很惊讶。乃:于是就。⼤:很,⾮常。
  从来:从……地⽅来。
  具:详细地。
  之:代词,指代桃源⼈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桃花源记原文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妻”“⼦”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今义:男⼦的配偶。
  ⾢⼈:同县的⼈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世隔绝的地⽅。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的境地。绝:绝处。  复:再,⼜。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
  遂:于是。
  间隔:隔断,隔绝。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论:不要说,(更)不必说。“⽆”“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论”(古今异义)。
  为:对、向。
  具⾔:详细地说。
  所闻:指渔⼈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余:其余,剩余。
  延⾄:邀请到。延,邀请。
  ⾄:到。
  停:停留。
  辞:辞别。
  去:离开。
  语:告诉。
  不⾜: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yì)太守:指拜⻅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那⾥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闻。
  即:⽴即。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向,先前。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遂:终于。
  复:再。
  得:取得,获得,⽂中是到的意思。
  ⾼尚:品德⾼尚。
  ⼠:隐⼠。
  也:表判断。
  欣然:⾼兴的样⼦。
  规:计划,打算。(词类活⽤)
  未:没有。
  果:实现。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
  拓展阅读:⽂⾔知识
  ⼀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在定语和中⼼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助词,不译。
  (4)渔⼈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美池桑⽵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
  为:
  (1)武陵⼈捕⻥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为(wèi)外⼈道也:介词,对,向。
  (3)此⼈⼀⼀为(wéi)具⾔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问津者:“就”。
  得:
  (1)便得⼀⼭:得到,引申为看⻅。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到。
  闻:
  (1)鸡⽝相闻:听⻅。
  (2)闻有此⼈:听说。
  多词⼀义
  (1)缘溪⾏、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乐:都
  (4)此中⼈语(yù)云、不⾜为外⼈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间隔:于是,就
  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