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奢侈品定义和起源
1、起源:
奢侈品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结束后的欧洲,那些隐藏在小手工作坊的能工巧匠,凭借着独特的手艺,获得了皇室贵族和新兴商人阶级的垂青。他们获得了频繁而众多的订单,并子承父业搬地把手工艺代代相传。如,最著名的珠宝商卡地亚,手表商劳力士,皮具商爱马仕,香水商娇兰等以手工制作为起源的奢侈品公司,以及最知名的香奈儿,克里斯丁.迪奥、伊夫.圣洛朗和华伦天奴等高级时装的奢侈品公司。Parada 创始于20世纪初,创立人马里奥。普拉达(Mario Prada)开始时制造一系列针对旅行的手工皮件产品,并于1913年开设了一间精品店。20世纪70年代时,时尚环境变迁,prada几近濒临破产边缘。1978年Miuccia与其夫婿Patrizio·Bertelli共同接管Prada并带领Prada迈向全新的里程碑。Miuccia担任Prada总设计师,通过她天赋的时尚才华不断地演绎着挑战与创新的传奇。而Patrizio·Bertelli,一位充满创造力的企业家,不仅建立了Prada全世界范围的产品分销渠道以及批量生产系统,同时还巧妙地将Prada传统的品牌理念和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进行了完美结合。
在Miuccia接手之际,Prada仍是流传于欧洲的小牌子。这种代代相传的家族若没有一番创新与突破,很容易没落。Miuccia寻和传统皮料不同的新颖材质,历经多方尝试,从空军降落伞使用的材质中到尼龙布料,以质轻、耐用为根基,于是,“黑尼龙包”一炮而红。
世界奢侈品品牌
2、定义:
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认知尚处于成长状态,其间或许还有些误解。
大品牌不一定就是“奢侈品”品牌,而知名度高也不能代表品牌的“奢侈”级别。而在中国,似乎也始终在回避“奢侈品品牌”的直接叫法,而更愿意用“奢华品牌”或者“顶级品牌”等这样较中性的词语来替代,这样多种混淆视听的定义使消费者的认知更为混乱。
“奢侈品”的词根为“奢侈”。关于“奢侈”一词寻根溯源,说文解字,“奢”由“大”和“者”构成,“者”字有结果的意思,整个字的意思是从结果上看比实际需要大了,由此产生过分的含义;而“侈”字由“人”和“多”构成,意思是人用的东西过多了,引出奢侈的含义。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对“奢侈”的解释具有明显贬义,引申为“挥霍浪费财物,过分追求享受”。但需特别强调的是,中国文化中有“奢侈”之定义,却无“奢侈品”的说法。“奢侈品”是一个舶来词。
欧洲的“奢侈品Luxury”概念源于拉丁词“Luxus”,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后引申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西方近代以后用于描述“在各种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更多时候用来描述那些费时费力精雕细刻完美无暇的“精制品”。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之差异,也表明了“奢侈”在不同社会的不同标准。
可拥有但非必需,这是所有权威英文辞典对Luxury(奢侈品)的一致定义。此词引申两重含义:“创造愉悦和舒适的物品”与“价格不菲的昂贵物品”。在西方文化中对商品有一条明确分界——“奢侈品”与“必需品”。就像今日中国的商品也有一条明显界定——“高档货”与“大路货”。综上归纳,对于“奢侈品”顾名思义的地体现着高品质、高价格、和非必需的特点。
然而,顾名思义的名词解释绝不可能包容“奢侈品”的内涵,尤其在当今世界进入“后奢侈时代”。各界人士以各种不同视角对于“奢侈品”都有了各自独特的理解。
经济学家定义:“奢侈品”是价值与品质比例最高的产品。奢侈品是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最高的产品。
商品学家定义: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高价性也绝非是生产与使用过高过多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而是在其背后有一个完美体系支撑和百年文化传承。
美学家的定义:“奢侈品”是一种生活被艺术化的符号,是一种把生活追求变为美学的外在标志,“奢侈品”就是一种艺术美学的直接代表,它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和哲学涵义。
社会学家的定义:“奢侈品”早已超越了“腐败、浪费、颓废、不公平”的意味。他以非同寻常的物质符号来塑造自我主张的个性风格,奢侈品及其消费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商家的定义更直接:用买十头牛的钱,买不用半张皮就可以制成的皮包,还要再等上一整年甚至更久,这就是“奢侈品”,而且在新式奢侈中,前瞻性的技术方案运用在生产方式中,智慧和知识让“奢侈品”更加具有意识和技术上的领先。所以拥有奢侈品不仅代表了尊贵,还满足了个体的情感欲求,这就是奢侈品给予人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