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的好处我的结论是,不冲突。音乐本身是没有冲突的,就像音乐没有国界一样,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不管是什么风格的音乐,只要音乐好,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表示欣赏的。传统音乐的类别很多,有古典、民族、艺术歌曲等等。就像流行音乐一样也分很多类别,而且每一个类别都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特和风格,这也是音乐的独到之处。
冲突不再音乐,在审美……
要说音乐上的冲突,我认为是不存在的,要是有冲突,我认为也应该是审美上的冲突,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欣赏的来,也不会一个人都不去欣赏的。这是一种规则,要是没人欣赏,还要这种音乐风格有什么用呢?关于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是否冲突,主要在于每个人的欣赏角度的不同,有些人是传统音乐派出身,自然他会器重于传统音乐,有些人是流行音乐出身,也自然他欣赏不来传统音乐,主要还是在于每个人的欣赏观点不同,所带来的音乐审美不同,所以任何一种音乐都各有各的特。
理性与感性……
传统音乐,注重理性。而流行音乐,则注重感性。两种音乐的立场不一样。我们不能用理性的感觉去欣赏感性的事物,你会觉得感性的事物很肤浅。所以作为一个好的缩混师,
再缩混一首传统音乐的时候,肯定不能用感性的感觉去处理这首理性的作品,那样会乱套的,会丢失传统音乐的意义所在。所以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必须用心去理解音乐感性的一面和理性的一面。这样才能做出更完美的音乐,才能让音乐更纯正,更有“美”的味道。
传统与流行的结合……
现在的歌曲很多,各式各样,就像超市卖的雪糕,每一种的味道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吃水果味的,还有人喜欢吃巧克力味的,还有人专吃没味的,所以人各有所好,各有所求。现在的很多流行音乐也加入了许多传统音乐的成分,就像周杰伦的《七里香》一曲中的前奏部分,很明显出现了我国的钟鼓调式五声调式,这就是一种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这是一首流行歌曲,但是他就加入了传统音乐中民族调式的成分,不但没有破坏流行音乐的味道,反而让音乐在彩上更丰富更丰满,营造更独特的流行音乐感。同样S·H·E 的一首《我不想长大》中,也借用了传统音乐古典乐派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中的片段。这也是一种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使歌曲更有风格。这样的融合是矛盾冲突的吗?答案显然不是,只要用的恰到好处,就能给你带来更加新颖的音乐。就像煮汤加味精——更鲜。我们大家应该都听过法国作曲家古诺的《圣母颂》,但是有多少人听过被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德国作曲家巴赫的
《十二平均律》?巴赫和古诺两个人的年代相差将近两百来年,他们就这样通过一首《圣母颂》走在
了一起。《圣母颂》只是在《十二平均律》NO.1 C大调前奏曲部分加上了一段精美绝伦的主旋律,就巧夺天工的融合在了一起,就成为了现在这首广为人知的《圣母颂》。这也是音乐的融合。
我们再演奏巴赫的作品时会发现,巴赫的很多作品都能借鉴过来,当作流行音乐的即兴伴奏用。这说明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反而存在共鸣。
音使音乐风格产生差异……
有人喜欢听《二泉映月》,还有人喜欢听《梁祝》。一个是民族的二胡歌曲,一个是古典的小提琴作品。但是假如将两者的乐器音调换演奏,又是什么感觉呢?用二胡演奏《梁祝》,用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没听过的可以想象一下是什么感觉?民族音乐用民族音演奏,腔正、味醇。而用民族音演奏古典音乐是一种新的跨越。演奏的好同样能演奏出独具一格的效果,这就是音乐的神秘所在,五线谱只有五条线,却能演奏这么多种音乐风格,能演奏这么多的音乐,这也是一度创作的“巧夺天工”。
音能给音乐带来新的感觉,但是音的使用不当,同样也能毁掉一首作品。所以音的选用非常的重要。在现在的流行音乐中,有许多的音乐创作者在作品创作中加入传统乐器的成分或素材,例如弦乐、管乐、二胡、竹笛等,与流
行音乐的乐器共同搭配,显得更加精湛,更有品味,更胜一筹。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作曲家精美绝伦的一度创作加上二度创作的精湛演绎才能产生美妙动听三度创作的欣赏。这是音乐的魅力,它没有直接触摸你,但是却能打动你,与你的心灵直接对话,产生共鸣。所以不管是传统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只要是动听的音乐都能打动人,因为人的感情细胞是非常丰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音乐也一样存在,因为音乐在创作过程中也同样融入了人的思想感情。我们去欣赏音乐,并不是再练习耳朵的听力,而是用心去聆听、去体会。所以对于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而言,在音乐上并不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关系。关键取决于听者的审美角度,和个人爱好。
(注*以上这些只是本人对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见解,仅供参考。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谅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