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首流传最广、意境不同凡响的古诗,看看它们的“诗眼”在哪?
古诗中,有因整篇诗而名扬天下的,有因一二句诗而流芳后世的。大多数诗人都做不到这样,大家名家也并不是所有的诗词都写得出,也不是所有的诗句都是名句。
古人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必须要有“吟安一个安,捻断数茎须”的精神。用好了一个字,能使全诗达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这就是“诗眼”,一字传神。下面,选择九首流传最广、意境不同凡响的古诗,看看它们增辉传神的“诗眼”在哪里?
第一首诗:明代朱元璋《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大雪将竹子压弯了,枝头虽然很低但沾不着地上的泥土。等到天晴日出,雪融化了,那竹子依旧会昂首挺胸,向天看齐。
朱元璋出身贫寒,幼时入寺为僧,讨过饭,当过普通列兵,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这首诗
是朱元璋借雪压竹子来表达自己志向的,寓意着在逆境中的追求,象征着胜利属于奋斗者,挫折、失败只是暂时的。雪竹就是朱元璋当时的状况,但是他有必胜的信念,有一种搏击命运的进取精神,最终获得了成功。
全诗一气呵成,气脉贯通。“依旧与天齐”一句充分表现出朱元璋马上得天下者的帝王气魄。这首诗的诗眼是“齐”字。三九严寒,大雪纷飞,万物凋零,唯有青竹本不变,但积雪压得竹枝弯下了腰,可是青竹低而不折,自有一种顽强的意志和不可征服的韧性。纵然漫天大雪,不可一世,但终有尽时,一旦红日东升,再厚重的积雪也必将消融,到那时,青竹就可以挺胸昂首,一展雄姿,与蓝天齐高。
作者简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
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第二首诗:宋代邵雍《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这首诗是邵雍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乡间春美丽迷人,为了表达愉快的心情和生活的美好而写下的。把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按照自然顺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排列在一起,用了寥寥四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全诗通俗易懂,语言平常。
这首诗的“诗眼”是花,“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一个山村鲜花朵朵,一下子使全篇增辉生,加上气脉流畅新颖变化,生动而含蓄,自然而贴切。一个“花”字写出了春光四射的意境,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使人顿觉山村多姿,妙趣横生,从而构成一幅早春的田园风光图,表达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第三首诗:汉代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风凛凛平定了天下,衣锦回到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