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品的交换价值
1. 含义: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例如,1只绵羊同2把斧子或50斤大米相交换,这2把斧子或50斤大米就是1只绵羊的交换价值。两种商品经常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例会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一种商品又可以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从而形成一系列交换价值。如1只绵羊还可同x量布、y量食盐、z量黄金等相交换,x量布、y量食盐、z量黄金都是1只绵羊的交换价值。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交换,就要进行比较,必然会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 大小由价值决定。简而言之,就是交换中产品价值之间的关系或比例
2. 交换价值(2b/1a): 交换价值是交换中产品价值与产品价值之间的关系或比例。
3. 商品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
(1)联系: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区别: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首先,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使用价值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再次,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最后,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3)关系: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价值通过不同的使用价值形式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本质上属于使用价值范畴,它是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具有二重性。抽象交换价值连接商品价值,商品价值形式采取抽象交换价值;具体交换价值连接价值量或价格,价格是具
体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商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就是抽象交换价值与具体交换价值的关系。在深层次上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也就是个人具体劳动与社会抽象劳动的关系。
(4)根本属性: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例如,牛肉具有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是可以食用;汽车具有使用价值,汽车的使用价值是可以运输;上衣具有使用价值,上衣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穿用;别墅具有使用价值,别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居住。任何使用物品的价值都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必须通过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使用价值是使用物品的价值形式。例如,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使用价值即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食用价值是牛肉的价值形式。1公斤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这种食用价值表现为它是2个人1天的食物,或1个人2天的食物。一种使用物品的价值,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为不同的使用价值。例如牛肉的使用价值,牛肉的使用价值可以表现为食用价值,也可以表现为化学价值,由它提取氨基酸。上衣的价值可以表现为防寒,也可以表现为遮丑。汽车可以表现为运人,也可以表现为运货。别墅可以表现为居住,也可以表现为身份。商品和其他使用物品一样,其价值也表现多种使用价值,例如作为商品的牛肉具有
食用价值,上衣具有保暖价值、别墅具有居住价值、汽车具有运输价值、青霉素具有医疗价值、电影具有娱乐价值、书籍具有科学价值、货币具有流通价值等等。但是,上述这些价值并不是商品独有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物品或产品也都具有这些价值。在这些使用价值中,任何使用价值都不具有商品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产品具有上述相应的使用价值就说它们是商品。
4. 在《资本论》第一章,马克思举出塔糖与铁的平衡的例子,借以说明麻布与上衣交换的关系。并以塔糖与铁平衡的重量关系类比麻布与上衣交换的价值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举出了“20 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形式。这的确是个具有谜一样的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都包含在这个形式之中。根据这个形式,马克思论证了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及它们的关系。在这个形式中,如何理解交换价值则是问题的关键。在以往的争论中,意见的分歧就在于没有阐明交换价值的性质。首先是没有看到交换价值是属于使用价值范畴,这在上面已经论述过了;其次是没有看到交换价值的二重性。没有从交换价值的二重性来分析价值的本质,分析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在20码麻布=1件上衣的关系式中,马克思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20码麻布能够交换1件上衣,说明它们背后有相同的可比的东西。马克思还用塔糖与铁平衡的例子,来与上述例子类比。在塔糖与铁的平衡
形式中,说明塔糖与铁的重量相等;在上衣与麻布的交换形式中,说明20码麻布的价值与1件上衣的价值量相等。正如马克思所说:“类比只能到此为止。在塔糖的重量表现中,铁代表两个物体共有的自然属性,即它们的重,而在麻布的价值表现中,上衣代表这两种物的超自然属性,即它们的价值,某种纯粹社会的东西”。“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
2. 企业的盈利能力
1.定义: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
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一个企业不但要有较好的财务结构、较高的运营
能力,同时,其最终目标是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同时盈利能力越强,带来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加强。
2. 盈利能力指标
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在考虑绝对值的基础上,往往更多地考虑相对值指标。相对值指标一般用各种比率指标进行反映。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很多,主要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3. 比如甲、乙两家企业,2005年的销售收入均为50万元,净利润为10万元。我们无法判断到底哪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强。但是如果告诉我们,甲公司的总资产为5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00万元;乙公司的总资产为2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万元。我们就可以认为乙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于甲公司,因为乙公司每元所有者权益带来的净利润为0.2元,而甲公司为0.1元。 因此,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在考虑绝对值的基础上,往往更多地考虑相对值指标。相对值指标一般用各种比率指标进行反映。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很多,主要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三.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2014年11月9日,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把人民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俄罗斯对此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情况,伦敦金融城叶雅伦表示当前发展势头良好。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高度的目的性政策导向和政策可预测性。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政策把握得非常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开始运作,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大进步。人民币当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伦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币能够在未来成为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伦敦金融城也将发挥自身的努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未来将在推动中国碳金融发展、协助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等多领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1. 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
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与美元及欧元并驾齐驱的地位。一是人民币应该可以在境内和自由兑换成外币,可以在银行中开设人民币账户,在使用以人民币为基础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小规模地直接使用人民币现金;二是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可以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而且不仅可用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可以在不涉及中国的国际贸易中作为买卖双方都同意使用的计价货币;三是在国际贸易结算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甚至在一些未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国际贸易中,也可以经买卖双方同意后采用人民币支付;四是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投资和融资的货币,这不仅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并购等活动,还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虚拟经济领域的各种金融资产及其衍生产品,例如股票、债券、票据、保单、保函、
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五是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可以作为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而且应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2. 大事件
(1)2007年6月
首支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2008年7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3)2008年12月4日
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
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4)2008年12月25日
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5)2009年2月8日
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
(6)2009年3月9日
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
(7)2009年3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
(8)2009年3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
(9)2009年4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10)2009年7月
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11)2010年6月
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
(12)2011年8月
人民银行8月23日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13)2012年11月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
(14)2013年10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