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白 珂
◆ 摘要:人们在争论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否冲击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就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劳动
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方面阐释人工智能普遍应用与剩余价值创造的关系,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
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人工智能;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一、前言
使用价值随着“机械手臂”、物流“小黄人”等大量运用于实际生产,许多企业纷纷建立了“无人车间”,这些现象形成了一种参与生产的劳动者越来越少,但是企业家的利润却是成倍增长的假象。这些假象使得人们展开了针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的讨论。许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区别于过去依照指令做事的机器人,人工智能被赋予了视听感知和学习思考能力,它具有了人的某些属性,也是因为如
此,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在生产过程中代替了人的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针对这些质疑,只有深入的了解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的产生并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才能消除这些疑惑。
二、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日本学者顾泽苍认为,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功能,也就是人类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己的目的[1]。人工智能事实上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综合[2]。
之所以有人工智能的出现,只不过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归根结底人工智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通过复杂脑力活动创造的一种来达到自身目的的工具。人工智能的这些行为都是按照人的意识来操作的。它从事的生产活动也不会称之为劳动,不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它只会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三、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事实上,劳动是人的实践活动,它包含着人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人工智能即便是达到了高度的智能化,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自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是为了达到人类生产的目的,他的一切行为正是在对人类行为进行模仿。所以人工智能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并不能称之为劳动。
表面上无论人工智能在生产过程中充当了怎样的角,它的实质都只是充当了一种生产工具将人的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新的商品而它自身的价值也会转化到新的产品中去。人工智能所做的只不过是作为一种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事实上只是提高了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并没有影响抽象劳动。
四、剩余价值的产生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如今的人工智能设备同过去的自动化生产或者机器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不存在人身自由,也不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它在制作完成并且销售以后就完全属于资本家,资本家可以任意使用。所以人工智能只是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到剩余价值生产中去不能生产剩余价值。
(二)资本的构成。资本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可变资本(V)用于购买劳动力,一部分是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我们已经明确了人工智能只是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的,它并没有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它只是在自己使用寿命期间将自身拥有的价值分次转移到新商品中去。
(三)利润的产生。剩余劳动是利润的唯一源泉,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可变资本流入不变资本中去,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看似投入到可变资本的资本量减少,但是利润是确是成倍增长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大量运用,会有越来越多低级劳动力被挤出,能够设计、制造和操控人工智能的人所做的工作是多倍于简单劳动的复杂劳动,这也有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投入到生产中去,虽然工人数量减少了但是利润却是呈倍数的增长。
五、结语
第一,我们已经明确了人工智能设备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它的本质同其他的生产工具是一样的,只不过人工智能设备代表了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它的劳动效率更高,能够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人工智能的应用看似取代了更多的劳动力,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商品的价值是人抽象劳动的固化,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是无法创造价值的它只能将自身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第二,人工智能的投入使用势必会挤出一部分劳动力。现如今人工智能设备大量投入生产取代了更多的劳动力,但又创造了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相关工作,总有一些职业被淘汰,又有一些新的职业被创造,所以在未来我们不知道还有哪些职业会被创造,所以对于人工智能不必太过担忧。
总的来讲,人工智能的应用只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作为劳动工具进行生产,剩余价值还是来源于
工人的剩余劳动,它并没有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的科学性造成冲击。人类创造性是难以估量的,未来也会有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剖析[J].顾泽苍.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7(01)
[2]蔡曙山,薛小迪.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从认知科学五个层级的理论看人机大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04):145-154.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环渤海经济瞭望 │ 2019.2 16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