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4.了解古诗大意,知晓古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5.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确定活动主题,了解获取资料的途径和记录方式。
教学重点
2.想象诗歌画面,融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
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确定活动主题,了解获取资料的途径和记录方式。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7个。其中“屠、苏”宜整体记忆,可以借助图片了解“屠苏”是一种在元日饮用的用屠苏草浸泡的酒;“魂、牧”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读;“酒”和“倍”可以通过区分形近字“洒”“培”来识记;“兄”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读记忆。“苏”是平舌音;“兄”是后鼻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1个,其中左右结构的字有8个,上下结构的字有3个。“魂、借、酒、何、独、佳”为左窄右宽的字,“欲、牧”则是左右同宽的字。书写时要强调:“魂”字右边下面的撇折和点不要漏掉;“酒”字右边的“酉”里面的横不能漏掉;“欲”字的偏旁容易写错,要强调右边是“欠”;“异”字应强调下面的撇和竖要出头。
朗读指导
本课古诗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朗读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读的速度,不能过快,需要表现出诗歌的韵律美。语速的快慢和诗句要表达的情感密切相关:《元日》的情感愉快,要读得快速一些;而《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沉郁、孤寂之感,要读得缓慢一些。
阅读理解
课文中对有些字词作了解释,应放手让学生借助这些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没有注释的,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还可以结合诗句内容和课文插图来理解。古诗教学应该彰显朗读的作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音频仿读等方式,通过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中的情感。
积累运用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10首在反复朗读、理解体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到适宜的方法,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本课课件。
2.生字、词语卡片。
3.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其他古诗。
学生准备:搜集一两首跟传统节日有关的其他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屠、苏”2个生字,会写“符”字。
2.学习《元日》,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导入:同学们,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很多传统的节日,由古至今流传下来。大家想想: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交流。
3.过渡:大家说得都很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用诗来表达自己的节日情怀,今天我们就走进《古诗三首》,感受诗中不同节日里所展现的风采。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让学生畅所欲言,激起学生的兴趣,拉近诗歌和生活的距离。对诗题的理解以学生为主,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及思考力,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板块二 学习古诗《元日》
活动1 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曾于宋神宗时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活动2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同桌互相交流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读准“屠苏”“旧符”。
3.师范读古诗,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学生模仿老师,读古诗,读出节奏。
活动3 借助字卡,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识记生字:屠、苏。
交流自己记住这两个生字的好办法。如,加一加:“屠”,“者”加上尸字头。
2.交流书写注意点。
符:上下结构,上部是竹字头,因为古代符节都是用竹子做的,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用铜、玉做的。下面的“付”笔画少,要写得略大,托住上部。
3.书写生字“符”。
4.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临写这个生字。
设计意图 简介作者,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熟读古诗,整体感知诗意,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学生字,强化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板块三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1 想象画面,回答问题
1.教师范读古诗《元日》。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的字音、语调,一边听一边想:古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知道当时的人们过春节时都有哪些活动吗?
2.交流填空。
宋朝时人们过春节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爆竹 喝屠苏酒 换桃符)(板书:爆竹 屠苏 换旧符)
教师相机出示三幅图片。
活动2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1.借助书中的注释,试着弄懂诗句的意思。
(1)学习前两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①你知道什么是爆竹吗?(爆竹就是鞭炮。)为什么春节要放爆竹呢?(寓意竹报平安。)
②过年了,我们的年龄有什么变化呢?(长了一岁。)“一岁”也有一年的意思,在欢闹的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第一句诗中哪个字有“过去”的意思?(除)
③在古代,春节时人们除了放爆竹,还会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驱邪和躲避瘟疫。
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⑤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引导:春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屠苏酒,外面放起了爆竹,人们会有怎样的心情?(板书:喜悦)指名朗读,读出这种喜悦的心情。
(2)学习后两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千门万户:千家万户,家家户户。“千”“万”在这里是“多”的意思。
②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千家万户打开大门,看见的是什么?(初升的太阳照进家门,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