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诗词赏析
青玉案·元夕
朝代:宋朝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
一开头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样子。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醉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旧在写“元夕”的快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详细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快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快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秀丽的衣服,戴着美丽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分辨〔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觉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慢慢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依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喧闹气氛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表达了受冷落后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喧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
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别出心裁。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喧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难过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予,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喧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孤独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予着抱负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高校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高校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抱负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喧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淌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像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彩缤纷的彩灯缀满街巷,似乎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关于元宵节的古诗10首
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喧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也许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妙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仆人公言外的赞美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