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信快乐》之两版导演构思
陈淑芬作者:单悟
来源:《艺苑》2018年第01
        【摘要】 笔者担任了厦门大学中文有戏演出季20175月、11月两版话剧《收信快乐》的导演。因为对剧本解读的不断深入和理解的不断深化,笔者对两版的《收信快乐》进行了差异较大的设计。本文详述了春秋两版不同的导演构思,并比较了两个版本不同的表演效果。
        【关键词】 《收信快乐》;导演构思;表演效果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收信快乐》是20世纪末由台湾导演单承矩先生将美国剧作家艾·格尼所著《爱情书简》改编而来的剧目。该剧目在文本上,以一连串信件体的结构,贯穿了李政国、陈淑芬二人从20世纪中叶至末期(或本世纪初)的时光,通过两人从幼年到中年的几百封信件,展现他们的美好爱情故事。2017年,我对《收信快乐》的剧本做了两次排演的尝试,春季版于5
2829日在厦门大学中文有戏演出季演出两场,秋季版于1113日在海峡两岸(厦门)大学生戏剧节演出。在这两个版本创作过程中,我所赋予的概念相差较大。
        目前,大多数版本的《收信快乐》——如台湾亲爱的剧团版的《收信快乐》、福建人艺版的《收信快乐》和许多学校的学生作品及部分由此改编的商业作品,创设的情境实则都是类同的——宁静、柔和、青涩以及忧伤,而在我的两版《收信快乐》的设计中会有所不同。
        一、《收信快乐》的文本解读
        《收信快乐》的剧本比较特别,它并非具体在一个空间、一段时间或者一个情节上,而是使用了非常多的片段和浓重的个人抒怀,来组织起非线性剧情的剧目结构。所以我们其实不能从时间、地点、事件的方式去分析,相反地,更应从零碎而跳跃的文本上去感受,并将我们的感受转化成有情绪的境界,从而将剧目表现出来。
        我对剧本的理解在于该剧表达的是所有人的人生。剧本通过二人表现的不仅仅是情感故事,不仅仅是错失和遗憾的爱情,更多的是人在自己生命中的不可挽回和无可奈何,并
且超越此的应该是自己期望的和不可扭转的人生;而更超越于此的,应该是每个人所向往和期许的美好和希望与现实的伤痛和遗憾之间的反差。故而,我认为该剧其实是在一个宏大的世界里,点出了两个平凡的人物,而作者所想做的不是让观众看到两个角及其故事,而是看到容纳这两个角的世界。就其内容和节奏的表现而言,这个剧本在我眼中更像是诗,从技术上,导演应该如诗般去表现剧本中传递出的美感,应该用比较表现的手法,将舞台做虚,单独建立空间来把握整篇文本的时空跨度。整个空间应当空灵,最好能够比较灵性动态一些,而表演也应当灵活,应该用较即兴的方式表现出两个人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两位扮演者在舞台上进行丰富的交流。而就表现的核心而言,我相信做该剧的导演一定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以表现故事情节或者塑造人物为最大核心,而应当紧密围绕剧本建构情境。我认为在此剧中,设计出令人感怀、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固然不错,但导演更应该透过个体来折射更多更广的东西,应该用更包容性的东西去概括包括人物形象在内的时空,让观众透过舞台看到自己,也看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