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成长撑起明朗的天空
化学教研组 陈淑芬
她们是三位女性,你很难想象身材娇小、性格坚毅的王静老师,活泼开朗、勇于创新的乔琦老师,脚踏实地、从不言败的沈慧老师,在今天化学教师越来越难当、化学教学越来越困难的时候,攻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带领173名加一学生创造了如此佳绩:2005年6月化学高考平均分123.37分,教改试点班平均分133分,而市重点化学加一平均分123.31分,全市平均分104.3,本区平均分102.83。她们,就是她们让每一位加试化学的学生,在高考中体验成功,为学生成长撑起明朗的天空。
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时候人们会误认为化学具有“文科味道”,逻辑性不如数学、物理,在基于此种认识的化学教育背景下,往往出现化学考生的总体素质明显比物理考生低,同时越是重点中学,选择化学的比例越少等情况。面对这一切,如何使学生们避免“三分田精耕细作
”题海大战,引导学生回归书本,重视原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学力,成为三位老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强化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即便是加一的高三化学,也要继续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态度,鼓励学生查资料,关注化学成果对社会、民族、国家、人类的影响,了解化学应用中正负两方面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知识在环境、生态、资源、和技术中的应用等。如电解质溶液中关于电解质知识点,如果纯粹以学科知识引入,学生往往出现为学而学的倾向,甚至出现畏难情绪。三位老师巧借电解食盐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从分析84消毒液的成分到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食盐溶液电解过程,电源、电极、电解成分、生活中应用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觉关注自然、社会、科技以及生产中的化学问题,同时更能帮助学生走出学科本身,运用化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构建伙伴型教学共同体
在高三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熟能生巧”、“题海战术”也能出成效,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疲劳战,很多时候是事倍功半的。于是摒弃习题加点评的常见模式,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成了教学创新的关键。三位老师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相互勉励,资源共享,形成了伙伴型教学共同体。
对于每一次教学过程,无论是情景设计、习题精选,还是最终适度的资源整合,都时刻关注学生学力的延伸。备课过程中和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动手、动脑、动口、合作,注意如何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交替中了解知识的增长点。三位老师课后常常聚在一起,对于教学预设和课堂的生成,进行反思、讨论,为以后的教学“去伪存真”,积累经验。为了提高40分钟教学效益,她们总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不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探索出知识的规律和结论。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生习题的精选。即使在高三最后两个月的冲刺阶段,三位老师也只是精选了12套试卷,但是对于试卷的讲评,却是精心构思。从学生存在知识点的缺陷,到方法指导,一一落实,以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学生在讲评过程中不但对存在的模糊知识豁然开朗,更对这些知识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她们表示:高三学生习题训练不在
多而在“精”:精选、精练、精讲,要以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知识为标准检验学习成效,而不是一个阶段做了几套试卷。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力的教学方式,如同“授之于渔”,使学生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三、培养学生“学力”,探索教学新模式
学生学力不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多少,而是强调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基本要素,这也是未来公民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基本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力,三位老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对于每堂化学课都进行全面、合适、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决不以随意的习题训练占用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改进教学策略,改进教学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形成发展性与创造性学力。
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与学习程度不同的,甚至部分学生选择化学加一存在一种茫然和无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虽然高考具有选拔功能,但是对于所有选择化学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公平的竞争。于是,三位老师从传统的应试教学转向现代教学,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变为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从偏重于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偏重于学生学习过程。
这是一项大胆的变革,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为特点,更好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力。在教学中,既重基础又重能力与学力的培养,不赶进度,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即使在5月高考抽测中,测试成绩不够理想,三位教师依然相信,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循序渐进是最好的方式,教学过程来不得半点浮躁、急功近利。于是,她们分析问题、寻根源、研究对策、相互鼓劲,并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高三一年,她们把每天中午有限的休息时间,几乎都贡献给了学生,为学生义务辅导、答疑,疏导、谈心,鼓励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争取成功的良好心态。
2、“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仅仅建立在聆听老师的讲授、阅读、照单做试验、不时做习题上,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在给学生现成知识(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内涵与外延进行思考,不仅局限于接收现成答案,更要指导学生寻求独创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精神。
沈慧老师善于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陈淑芬、“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随着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仅仅依靠书本知识传授是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面向二十一世纪上海中学化学行动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抓重点、减少要求学生了解的或学会的细节,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只有让教学“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才能把知识传授过程变成学生学习知识、自主探究过程。
王静和乔琦老师,就十分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堂参与讨论,解决问题;通过知识梳理培养知识应用能力;通过自编习题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与理性思考,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短短的一年时间,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把问题贯穿始终,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最终归宿,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创新思维,从而让更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力。
四、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师改变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三位老师虚心好学,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现场作业评价、多媒体实验演示、观看化学高新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应用等,增强课堂学习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的生成。
沈慧、王静和乔琦老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边学边做,不但多方收集信息,更能静下心来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编写多媒体教程,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力,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二期课改已经全面推开,三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让我们一
起,为学生成长撑起明朗的天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