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解析《海边的卡夫卡》的风格特
徐娇玲 沈阳师范大学
摘要:在村上春树的所有作品中,《海边的卡夫卡》无论是人物设定上、故事安排上还是风格特上,都展现了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感受。而为了更好的使读者理解《海边的卡夫卡》的风格,本文就主要就其风格特展开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风格特
一、关于隐喻的运用
(一)文章中隐含的俄狄浦斯情节
在整本故事中,作者将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俄狄浦斯情节作为全文的基调及底,同时这一情节也是整个《海边的卡夫卡》小说的隐喻,作者是在此情节之上,就小说人物进行了刻画与描写。
故事的主人公卡夫卡在东京邂逅了樱花,而在樱花的引导下,他结识了女扮男装的大岛,进而卡夫卡在大岛的支持下在高松到了落脚之处。之后,卡夫卡结识了佐伯,且相互接触的过程中认为佐伯是他的母亲并对其产生了爱恋的情结。之后,卡夫卡为了逃过警方的追查,跟随大岛进入一片森林,其也在森林中遇见了少年以及青年时期的自己,进而确定佐伯真的就是他的母亲。《海边的卡夫卡》这样的故事情节设定与俄狄浦斯杀父恋母非常相似,而且村上春树也通过该情节的设定,使故事中的人物设定更显宿命的意味,进而全面展示出了人与命运本身的强烈的戏剧冲突。
(二)对二战后日本社会的影射
《海边的卡夫卡》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主人公成长命运的刻画,其实隐含在背后的,还有对二战后日本社会的影射。文章的主角叫做卡夫卡,而这个名字在捷克语中则是乌鸦的意思,而在日本文化中,乌鸦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灵性的鸟。由此可见,作者将主人公命名为乌鸦,这是对这个人物倾注了很多的内涵与期待的。另外,村上春树还在书中运用大量篇幅去刻画了森林中的图书馆和屋子,这图书馆与屋子更多是荒诞的,与现实中完全不同的,而作者此举则意在以隐喻的方式告诉读者,现实是不可逃避的,是避无可避的。而这样的隐喻在文章中还有很多,如虚幻中女教师和中田聪在森林中遭遇的奇特事件使得两个人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晕倒的中田聪变成了智障少年,而没有晕倒的女教师则在其丈夫去世之后的一年,参与了战争。这样的情节刻画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二战对妇女与儿童的迫害的反思,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村上春树厌倦战争的反战思想。
(三)关于善恶的隐喻
在小说中,琼尼沃克不想自己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求助中田帮助他杀死自己。如此可见,琼尼沃克的行为并不具有正常的人的行为规律,是一种较难让人产生认同的特苏鲁式的存在。而其实作者如此安排的目的就是对当时社会快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深入
的描述。村上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存在善恶的,且常人也无法对其背后存在的逻辑进行理解。而琼尼沃
克则是资本主义的缩影,虽然其本身并不全然是恶,但最终在结果上却产生了恶,且同时对再次作恶也毫无愧疚甚至是怜悯之心。所以这一人物就是对恶的一种刻画,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山德士,山德士是因果与客观中立的化身,其代表的是社会的秩序,琼尼沃克与山德士一善一恶,代表的就是文章中隐含的善与恶。
二、文章对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刻画
《海边的卡夫卡》关于虚与实的刻画上很像《1Q84》,村上春树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虚幻的手法,但这种虚幻又是从现实中衍生而来的。从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似乎比较偏爱用现实与非现实的方式对世界进行一体化的描述。村上春树不同于其他小说家,其在《海边的卡夫卡》没有像其他作家一样,对日本社会的现实进行了大量的厚重的描述,而是通过非现实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在看似荒诞的情节中营造了一个现实和非现实融合的艺术世界。如小说的主人公卡夫卡,其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需要乘坐公交、需要吃饭,包括卡夫卡的一路上看到的社会情境,都是真实的。但之后因为被警察追查而被二战士兵引导躲在森林中,则就开始是虚幻的,如此虚实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卡夫卡穿梭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作者也是想通过卡夫卡游走在现实世界中的方式来唤醒读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在虚实世界的不断碰撞中,用虚幻来更好的刻画现实反映现实,同时也通过荒诞来对理性来进行更好的凸显,而在种种的寓言与张力背后,则是作者对现实人性的种种思考。
三、结束语
村上春树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作者,同时也是文学作品商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刻画的人物与故事不但显示了人孤独的本质以及人生的无奈,同时也通过种种暗喻与影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种种变革以及对战争的反思。本文依托于《海边的卡夫卡》这本小说,就其风格进行了探讨,希望由此可以为读者更好的认识村上春树打开一个开口,让更多人领略到村上春树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1]陈静.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2]苏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交融——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艺术手法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1).
[3]曹琳.在现实与梦幻之间穿梭——从《海边的卡夫卡》看村上春树作品的创作特[J].学理论,2010(14).
[4]刘喜萍.村上春树文学的独特风格——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延边党校学报,2009(02).
[5]魏大海.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外国文学评论,2005(03).
xujiao作者简介:徐娇玲(1980.3-),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学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日语教学,日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