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拼音教学与阅读能力培养
第一篇:浅谈拼音教学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拼音教学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提”实验教学点滴
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要迅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上下功夫。下面就拼音教学与阅读能力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加强汉语拼音教学,培养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
在拼音教学中,配合图画,创设语言环境,先看图说话,使所学音节从有意义的词语中带出,再从音节中分析字母,通过看(看图)、说(说音节)、析(分析声韵母)、记(记字母形)等方法来学各类字母。
如:教学声母“zh”出示挂图猪,学生看图说:“这是一头大肥猪”带出音节“zhu”,引导学生分析出声母“zh”再练“zhu”的四声。让学生给“zhu”的音节说词、说句,最后给“zh”朋友。《朋友》的游戏是同学们最开心的事,请一个学生拿声母“zh”念“我是声母z
h,我的朋友在哪里?”马上有人说:“我是韵母ɑ,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人走到一起发“zhɑ”的音,“我们一起读zhɑzhɑzhɑ谁来给我们组词”“喳喳,小鸟唱歌叫喳喳”„„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充分掌握直呼音节的技巧和规律。
由于我校生源差,大多数家长是建筑工人或做生意的,对于学生的家庭辅导有很大的难度,另外,这些家长过去学的都是拼读法,面对直呼音节无从下手,所以教学中困难重重。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优化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挖掘家长的潜能,使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于是举办了“拼音培训班”让家长学拼音。首先,向他们介绍“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优越性和必要性,然后教给他们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采用了“拼→快拼→直呼”及“声母支架法”进行直呼训练,有些家长说脑子反应慢,一下反映不过来,我教他们一个小巧门,如果直呼有困难,就在心里暗拼,拼出来再给孩子说。也可以让学生当老师教家长,这样就起到了互相督促的作用。
经过几次培训,家长基本都能接受直呼的方法,在家正确地辅导孩子,家长和学生互帮互学。在此期间,我充分发挥了音节表的作用写了大量的音节词、句贴在教室。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随时都能进行训练。六周时间学完拼音后,能直呼的70%,期末基本上达到100%,
学完拼音的同时,引导学生写话,采取每人每天给老师写一句话念给老师同学听,使其从中得到乐趣,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
二、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
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教给学生初步的读书方法;二是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训练。
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读书的基本功训练。根据教材的编排,从指导学生读词、读句入手,到指导学生读文,在教学初期阶段,重视通过教师的范读和领读,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什么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学习默读,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有浓厚的兴趣,举办了朗读比赛,选出好的进行录音,播放出来大家评价,评出优点,出差距。也可以在家录音拿到学校播,这样大大激励了朗读的热情。②加强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逐步学会概括课文大意。③加强分析词语、理解句子的基本功训练,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读懂课文。④加强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本功训练,读了一篇课文能说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⑤加强感知课文中心思想的基本功训练,读了以反映人物为中心的课文,能说出应该向谁学习,学习他什么。读了以说
明道理为中心的课文,能说出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等。⑥加强背诵和复述的基本功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扩大阅读量,就是要开展课外阅读。学生订有《小学生拼音报》、《小学生语言文字报》(低年级版)还有些学生购买了其他注音读物。为了让学生少花钱多看书,养成爱惜图书的好习惯,开展了互相借阅图书活动,人人爱书,人人读书在我班蔚然成风。并且有计划地组织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心得交流会。在此同时,让学生动手办《小小手抄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每个学生的杰作,开始几期不太尽人意,我采取了“取长补短”的方法,把有特的手抄报进行讲评再上墙展览,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使手抄报越办越好,各有特,既体现了美术的彩美感,又展示了学生的设计技巧与写作技能。
综上所述,拼音学习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拼音就像根基,阅读像台阶,大量的识字,阅读要靠拼音的帮助“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突出的体现出与其他教材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快捷地掌握直呼的方法,提前进行大量阅读,使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为提前写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班学生二年级第一学期就有12人参加了洛阳市作文大赛,8人获优秀奖,第二学期参加洛
阳市“心向党爱洛阳”作文大赛,张婷的作品《美丽的春天》获三等奖,张睿雯的作品《美丽的校园》获优秀奖,这些成绩是“注·提”实验最好的见证。
读的拼音第二篇:探究式教学与能力培养
探究式教学与能力培养 汉寿县沧港中心学校 廖翠国
探究式教学是指依据恰当、合适的教学目标,先取适当的教学法资源,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设计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程序,引导学生在自主获取运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一种新型的,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征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它适用于大量的科学性的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达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
语文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语文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探究式教学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问题的发现又多于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自己未知而又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探究,就可以通过观察而得到答案。在探究中不断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探究,因此观察伴行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
在语文探究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激发观察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事物毫无兴趣,那他是不会主动去观察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向学生提出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知识,使他们善于去观察、去发现。例如,在教《风筝》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参观风筝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观察风筝的兴趣。让学生自制风筝、放飞风筝,然后把整个过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在这个教学中,我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能力。
2、明确观察目的。如果观察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布置观察任务时,要向学生讲明目的、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使他们的观察有目标,探究的方向,活动有收效。
3、萌生观察思维。因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感知,它不单纯的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直接反映,还包括了积极的思维活动。所以,只有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引导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使认识逐渐深化。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探究的前提,没有思维的探究是不存在的,而探究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积极的探究能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思维活跃了,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探究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此内容凸现出来。如教《小巷深处》一文时,问“文中三处描写母亲的外貌、神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思考等过程,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目标达到了。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在教学中,要利用语文教材中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想象,让他们展示探究的翅膀在语文教学的空间翱翔。如《树林和草原》一文中有这么一段:“它的前沿像衣袖一般伸过来,像穹隆似的笼罩着。顷刻之间,草木全部发黑了„„赶快跑!”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当时暴风骤雨前的情景(天好像要塌下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又如《海燕》中“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平贴于空中”、“围绕了一段绝轻的白沙中”等语句,引导学生想象这些语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探究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达到了情感熏陶,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和探究精神,实现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