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流行发饰介绍大全
唐代的服饰发型确实是非常美貌的,唐代流行的发型也很多种多样。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唐代流行发饰介绍,希望你喜欢。
唐代流行发饰介绍
双环垂髻
此发髻是将头发分为两部份,在头的两侧各盘成上卷下垂环。在盛唐时最为流行,一般未婚女子或宫女、侍婢、童仆多梳此发髻。看得出来,范爷在剧中的造型十分符合唐代秀女该有的特点。搭配鎏金银钗,唐代开始流行使用金银打造首饰,武媚娘传奇中武如意所戴的是金钗雕花朵形,被称为钗朵。每一对钗朵都是一式两件,结构相同而图形相反,可以左右对称插戴,这种金银钗以镂花图案最为多见。
双环望仙髻
此发髻是将头发分为两股,用黑毛线或黑带束缚成环,高耸于头顶。因为有追求之感,瞻望
之状,故称为双环望仙髻,流行于盛唐时期。搭配髻饰花和鬓唇,武才人所戴的是髻饰花和钗朵,髻饰花是采用金和翠鸟的羽毛制成翠勹盍叶,唐代点翠较少,主要以金为主,别在髻上,在清代多见于点翠头饰,被广泛使用。而插在头发边上,一串垂到鬓边的珠饰则是叫做鬓唇,摇曳的珠串衬得武才人娇美动人,惹人怜爱。
盘桓髻
是指先将头发收拢于顶,然后向上盘桓而成,再把长发绕在头顶,顶部为平形。髻前插上对梳,髻上装饰金钗与步摇,显得武昭仪端庄大气干练持重。第二套造型的发型是双环望仙髻或是惊鹄髻。搭配梳篦,盛唐开始流行,在发髻上插几把梳篦,比较讲究的梳子用的是金、银、犀、玉、牙等材料制成,露出半月形梳背,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发饰还有步摇、簪、翠翘等。步摇属于簪的一类,一般形式多为凤凰、蝴蝶等,或缀有流苏或是珠串,女子走路时,金饰会随着摆动,栩栩如生,故名取其行步则动摇,唐朝非常流行。
高髻
指的是把头发高耸矗立于头顶上,便于佩戴龙冠等饰物。武则天晚年就是梳高髻,头戴珍
珠宝石镌刻头冠,头戴金龙鎏金钗,宝石的颜也不似年轻时的流光璀璨,反而更显沉稳庄重。剧照中的武则天鹤发苍颜而威严不改,目光沧桑而悲戚,历史上唯一女帝波澜壮阔的一生写满在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
唐代的女人真幸福,一个头发就有那么多种花样,更不要说头发上的饰品了,更是五花八门,现代女人相比就要朴素多了,大多数女人出门都是一沉不变的发型,发饰也没有那么华丽美艳了。
唐代贵族的兴盛
武媚娘传奇剧照隋唐以前,中国社会崇尚门阀。原因是魏晋以后,国家推行门阀制度,朝廷注重在豪门世族中选用官员,豪门世族(士族)与皇族一起执掌政权,拥有极高地位与声望。南北朝时期,南北王朝虽然频繁更迭,但门阀士族仍有市场,依然是社会主导力量。
且不说为华夏文化嫡传的南朝,就是胡人统治的北朝,也汲取了门阀观念,重用汉人士族。北魏孝文帝更是仰慕华夏文化,积极推进大规模的运动,让鲜卑人说汉语、写汉字,并将鲜卑贵族(包括皇族)改为汉姓元、长孙、宇文、于、陆等。历经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北周等胡人或胡化汉人政权,汉人士族仍有几大“常春藤”,到了隋唐统一中国之后,这些“常春藤”士族依然倍受尊崇。
据《资治通鉴·唐纪十一》记载,贞观十二年春,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奉命编撰《氏族志》。高士廉等人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遍责天下谱谍,质诸史籍,考其真假,辨其昭穆,第其甲乙,褒进忠贤,贬退奸逆,分为九等。”最后进行排序,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门第为天下第一,“崔、卢、李、郑、王”五大氏族名列前茅。唐太宗看了初稿,颇为困惑、恼怒,冲高士廉等人发脾气:“崔氏早已衰微,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为了维护皇室荣耀,唐太宗利用政治权力干预,下令重新排序,“以皇族为首,外戚(长孙)次之,降崔民干为第三。”
的确,在当时士人心目中,“崔、卢、郑、王”四大名门颇为高贵,甚至超越皇族。诸如房玄龄、魏征、李勣等宰臣,在为子弟选择配偶时,都优先考虑向上述四大名门求婚。与名门淑女结为连理,比娶公主做驸马更为荣耀。故而,那时民间流行“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之说。
现在看来,高士廉等人当初未将皇族列为天下第一门第,真是不可思议。毕竟中国人向来崇拜权力,习惯于看权力脸行事,唯权力。以世俗眼光看,帝制时代皇权至高无上,皇族理所当然为天下第一门第。唐朝是李家王朝,李氏理应名列榜首;宋朝是赵家王朝,当然以“赵钱孙李”排序;明朝是朱家王朝,朱姓必定天下第一。如此类推,只是基于权力崇拜的逻辑。但是,唐人毕竟是唐人,他们有他们的原则与自尊,并不是盲目崇拜与讨好权力。
其实,高士廉与唐太宗是亲戚关系,他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长孙无忌、长孙皇后就是他一手哺养成人的。高士廉领衔编撰《氏族志》,如果他一味崇拜权力,并考虑与皇族沾亲带故,恐怕会说服其他同僚,共同推举皇族名列第一。但高士廉并没有那么做,自然有他的想法,并且其想法基本上代表当时社会主流意识,注重底蕴与血统,认为李唐皇族并非最高贵。
当然,李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也是当时名门望族。但就李唐皇族而言,其血统并不纯正。这个不纯正,主要来自母系方面。唐太宗的祖母孤独氏、母亲窦氏、元配长孙氏,都是鲜卑人,亦即胡族,而非汉族。那时候,中国人并不崇洋媚外,将汉族之外民族称为胡
族,看作外国人。尽管当时胡人武力强盛,但汉人文明程度高,骨子里看不起他们。再者,李唐皇室自称陇西名门后裔,而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也有些来路不正。所以,在唐人眼里最为高贵的门第未必就是皇室。
那么,博陵崔氏何以被列为天下第一?崔姓,来源于姜姓,始祖为姜太公。姜太公助周武王灭商,分封于齐国,成为齐国首任国君。数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即位,辞而不受,让位于胞弟叔乙。叔乙继位后,把崔邑(山东章丘一带)赏赐给季子作为食邑。从此,其子孙便在崔邑居住,后来又以崔为姓氏。崔氏得姓后,世代担任齐国要职,为卿大夫世家之一。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崔氏“自汉迄唐蜚声延誉,甚盛益兴,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并为千年旧族……闻人达士先后相望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博陵有个崔州平。在三顾茅庐故事中,有刘备偶遇博陵崔州平情节,司马徽向刘备举荐当时贤士时,就提到诸葛亮的四个贤达密友,亦即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和徐元直(徐庶)。博陵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崔州平,而是博陵有着一个历经千年不衰的名门望族——博陵崔氏。这个家族自汉至宋,先后出了20多位宰相,、侍郎以上官员数以百计,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不可胜数。与此同时,位居前茅的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等名门也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
可以想见,这些名门闺秀也很出类拔萃,富有教养,品貌俱佳;要不然,达贵显贵何以争相与之联姻?!
毫无疑义,上述“五姓”豪门都是老牌贵族,在唐代始终是金字招牌,颇受世人青睐。唐太宗虽然以权谋私将李唐皇族列为天下第一,但并未对其他老牌贵族进行实质性打压。毕竟唐太宗出身于贵族,为人行事颇有贵族风范,在治国上倚重两大贵族阵营。一是关陇贵族集团,它是指籍贯位于陕西关中与甘肃陇山周围的军事集团,起源于西魏八柱国大。八柱国成员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世民曾祖父)、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侯莫陈崇。他们分别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八柱国大及其部属的后代,在唐初形成势力强大的关陇贵族集团。陈寅恪先生指出此集团成员有两大特征:“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唐初重用关陇贵族,被陈寅恪称为“关中本位政策”。二是以名门望族为代表的士族。唐初大臣,要么出自门第高贵的世家,要么出自气质高贵的文士。他们既富有聪明才智,又具有高尚品质。唐太宗是一个宽宏大度而又英武睿智的君主,正是他领导文武两大贵族集团对国家进行有效治理,从而开创了政治清明、军事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贞观之治”,谱写了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恢宏、华贵、强盛的篇章。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将政体分为民主、君主、专制三种,并指出各种政体的原则或动力:共和国需要品德、君主国需要荣誉,专制政体则需要恐怖。贞治时期政治,堪称君主政体下的贵族政治,荣誉是其主要动力之一。诚如孟德斯鸠所说:“在君主的、政治宽和的国家里,权力受它的动力的限制,我的意思是说,受荣誉的限制,荣誉像一个皇帝,统治着君主,又统治着人民。”对荣誉的珍爱与追求,可以使人变得高贵。唐太宗之所以成为从善如流的明君,魏征之所以成为直言敢谏的诤臣,房玄龄、杜如晦之所以成为经国济民的贤相,李靖、李勣出将入相的能臣,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荣誉的动力。
在古代宗法社会,光耀门庭是极大的荣誉。光耀门庭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自身努力提高门第,二是借助与名门联姻优化组合。“崔、卢、李、郑、王”五姓七宗乃历经千年形成的名门望族,在唐代倍受世人尊崇,也是出乎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