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2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产业结构要影响教育结构
汉语言文学就业由教育数据咨询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2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今天在京发布。
今年的就业报告基于对2021年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直接向毕业生发放50万份调查问卷,基本覆盖全国各区域的高校和专业。去年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高出08年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07年的就业率。其中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比非211院校的毕业生高出了将近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院校和非211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差距连续四年缩小。在薪资方面,09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为2108元,比08年略有上升。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薪资连续三年持续上涨。
继上个月教育部对20个专业亮红起牌后,就业报告也对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发布了“专业预警”,包括动画、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而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的“绿牌”专业则为地质、港口航道与海岸、船舶与海洋、石油工程等工程类专业。专家建议,目前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要以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重视产业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从根据知识结构设计,转化为依据职业结构设计。同时,专家提醒,高考志愿填报时根据职业规划选专业者不足一成,职业规划应进一步拓展到高中甚至是初中。
报告指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体“漂族”的55都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以北京、上海、深圳最多。而低收入就业漂族毕业后半年的月薪仅相当于同届毕业生全国平均月薪的一半。专家提出对于新生代大学生和农民工的职业分析^p    研究,不应停留在工作观察,更应增加职场生态观察,关注“漂族”心理状态,为决策提供参考。
目前,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08年相比,去年毕业生求职难度未见增加,得到一份工作邀请所投出的平均求职份数略有下降。随着薪资期待的上升,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花费也在上升。大学生半年内离职率约为38,也就是说10个毕业生中有将近4个人在工作的第一个半年就选择跳槽。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和想改变职业和行业,是离职的主要原因。
在高校教育和大学生就业上,也存在着值得注意的矛盾。报告发现,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提高跟不上国民经济技术提高的速度,工作能力满足度下降。与此同时,大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也在明显下降,211院校的满意度为83,比08年下降3。大学生提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够”是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