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点串讲
考点一: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内容是对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 文明礼貌
2. 助人为乐
3. 爱护公物
4.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要求人们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这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考点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社会公德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规范作用。
(一)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人必须自觉遵守。
(二)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三)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基础性工程。
考点三:个人品德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一)个人品德的含义
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自觉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自觉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成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
(二)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意义
个人品德建设的目标要求是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与社会道德建设相辅相成。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社会或阶级集团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的构建、道德教育系统的形成、道德评价活动的进行,其最终目的无外乎要使这种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使其由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使人们能自觉地遵循和践行其道德原则规范。而良好个人品德的培养,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因此,个人崇高道德境界的形成及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和归宿,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2. 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社会道德通过个人品德而存在,通过社会成员的个人品德表现出来,诸多个人的品德构成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既能从根本上夯实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也有利于奠定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还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对“形成男女平等、尊老、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3. 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社会交往的频繁、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都必然对人的素质尤其是人的道德品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也产生了丰富内心世界、提高精神素质的要求,在道德上表现为人们对自身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追求和向往。
考点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实现以下五个目标: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
(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做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除了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还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考点五: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因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必须做到“三统一”和“四善于”的结合。
三统一。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四善于。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其次,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
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最后,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的领导,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考点六: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考点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一)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婚姻法2021年新规定离婚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
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