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六)结尾的妙处(作用)
(一)内容角度
1.概括结尾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2.结合句子鉴赏,看结尾段使用了什么手法。
(1)鉴赏词语类
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关联词等入手。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赏析准确、到位了,也就完成了对句子的语言赏析。其他需要考虑的是:大词小用;贬褒词性彩互换等。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从句式的角度来分析,句式的类型有: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包括肯定句、一般否定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还有变式句,如倒装句之类的。
如感叹句情感强烈,疑问句发人深思,倒装句突出强调等。短句节奏鲜明、节奏性强(动作连贯)、简洁(活泼)有力、生动明快,有时候表示紧急的事情(时间紧迫)或者表达强烈情感。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入手进行赏析,基本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往往考查较多的是描写句。描写就把题目转变成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上来。议论句和抒情句偶尔考到。
(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进行赏析。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铺垫、伏笔、设置悬念、误会、托物言志、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反讽手法等。
3.点明主旨、突出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旨等
并将主旨是什么写出。
(二)结构角度
总结全文;照应文题;首尾呼应;照应前文。与前文……形成对比、反衬前文……内容等。
(三)艺术效果
1.出人意料式
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
(1)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2.戛然而止的留白式(使用省略号)
结尾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留有想象的空间余地、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3.悲(喜)剧式
震撼人心,给人以悲伤(愉悦)之感,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例题解析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啊?”话音落下,美女却
丝毫没有反应。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我灰头土脸地自我嘲笑一下,扭头看斜对过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把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口唾沫,站起身来。穿过车厢的过道,走到了接头处,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只烟来,陪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中年人把还剩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 ,请问您,窗外那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2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分)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对比),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3分)。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2分)。
【解析】
1.结构角度
写出“对比”或“反衬”(1分),写出哪两者之间的“对比”或用“谁”去反衬“谁”(1分)(共2分)
2.内容角度
写到突出文章中心或深化了文章主旨或强调了文章中心(1分)写出具体的主旨内容,表达时突显“交流”(1分)(共2分)
3.艺术效果角度
写到结尾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留有想象的空间余地/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2分)
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话于我并没错
甫跃辉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班主任余庚兴老师。教语文,余老师是很有几样法宝的。
②第一样法宝,背诵大法。本来嘛,有些课文后面,已经有背诵要求,他要求我们,所有课文都得背下来。不知是否因为得过极严重脑炎,我的记忆力一直不大好。每天我得花大量时间背课文。
③只要不下雨,我总会爬上房顶,一边大声背诵课文,一边呆看落日。落日慢坠,逼近青
山,真是好看。落日陷下山坳,如戳破的溏心鸡蛋,散开满天霞光。大地上,一条黑线由西朝东涌来,爬过田塍,越过房屋,跨过河流,什么也阻不住它。大地昏晦,沉静,风吹过世上所有的生命。世界包藏了比光明之时更磅礴的力量。
⑤余老师的第二样法宝呢?是抄写大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余老师如是说;而且,不管课本上什么要求,一律全文抄写。
⑥我们总会提前抄写。当然了,这是不能让余老师知道的。那时,作业本往往只有一本,我们便会在抄好的第三课后空出七八页,这才抄第四课……如此,翻开(切记切记)的抄写作业交上去,余老师只会在第三课后打个红勾,再写上大大的“阅”。可凡事总有例外,有同学的作业本发下来,所有提前抄好的课文,红勾大“阅”赫然在目。再布置抄写,他只能重抄一遍。余老师呢?微微一笑。
⑥余老师这第三样法宝,乃作文大法——不,或许应该叫数数大法。写景状物写人记事,余老师这么教写作文,对作文的评判却不管这一套。余老师说,考试时,作文满分三十分,一行一分,写满三十行,便得三十分。平日练习也这样——班里刚组织野炊回来,题目自然是“野炊”。我说,我写到搭锅做饭,已经十五行了!同学说,我才写到上山,快二十
行了!另一位同学大声说,那算什么!我还在写准备锅碗瓢盆呢,快写够了!教室里你攀我比,互相伤害,公正公平。
⑦后来,直到我们能够把一块甜点心写得像一片土地那样广袤,写得它开出满地的大红花,余老师才开始品评点心里的芝麻绿豆。
⑧细细回想,余老师的法宝还不止这老三样。
⑨四年级以后,余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出一套语文试卷,考一考别人,也考一考自己。那真是盛大的狂欢,大家想尽办法难题,掀起了刁难别人愉悦自己的学习高潮。
⑩余老师有本封面乌暗的厚厚的四角号码词典,说查哪个字,他总能迅速报上一串数字然后翻到那一页。“横一垂二三点捺……”这口诀让我们对他顶礼又膜拜。一个周末,我让我爸一咬牙买下和余老师一模一样的词典,在家钻研半小时,磕磕绊绊会查了。课堂上,我准确说出“余”在哪一页时,余老师点一点头,微微一笑。
余老师还动员我们订报纸。那时候,订了一份报纸,这事听着真够牛的:外面的世界就这么每星期按时来到我们手中。
我们的体育课,有时是余老师兼着的。
余老师怎么教体育?差不多全然忘却了。只记得为庆祝六一,举行全乡小学生体育比赛。矮小的我甩着两只手没事可干。余老师或许觉得我这班长不参加会太没面子,就让我帮三个练跳绳的女生数数。最终,有个女生得奖了,似乎我这个还算识数的班长也与有荣焉。
——当然咯,“六一”可不是白过的,要写作文!才写到“五一”,我已经写够三十行了。
(选自《文汇笔会》有删改)
(1)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写到“余老师的法宝还不止这老三样”,他的“法宝”还有 _____________、等,“我”将这些教学手段称为“法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段内容,有人觉得本文标题用“体育是语文老师教的,这话于我没错”似乎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认识。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妙处。
【答案】上海市徐汇区2022-2023学年九上期中语文试卷
(1)生动形象写出“我们”能将像甜点心那样细小、平常的事物写得充实丰厚,体现出“我们”写作能力在不断提升,表现了余老师“作文大法”的有效、教学水平的高明,表达了“我”对余老师的感激、赞美。   
(2)    . 自己命题    . 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拓展视野等   
(3)示例:不合适。标题“体育是语文老师教的,这话于我没错”过长,不够简洁。如以“余老师”为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4)通过过完“六一”节写作文的情节,与第⑥段内容相呼应,体现了“我”作文时的轻松、自如,突出了余老师的教学方法对“我”产生的积极的影响,表达了“我”对余老师的感激赞美之情。
【解析】
中考分数怎么查?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根据第⑦段画线句“直到我们能够把一块甜点心写得像一片土地那样广袤”,联系第⑥段“余老师这第三样法宝,乃作文大法——不,或许应该叫数数大法。写景状物写人记事,余老师这么教写作文,对作文的评判却不管这一套。余老师说,考试时,作文满分三十分,一行一分,写满三十行,便得三十分”“教室里你攀我比,互相伤害,公正公平”等语句可知,余老师的作文判分标准是“一行一分,写满三十行,便得三十分”,此句写出了“我们”在此标准下为了拿高分,将内容写的细致入微,将事物描绘的丰满、丰富;“写得它开出满地的大红花,余老师才开始品评点心里的芝麻绿豆”一句体现“我们”写作能力在不断提升,这是余老师“作文大法”的效果(提高了“我们”的创作水平),体现了余老师“作文大法”的有效、教学水平的高明,表达了“我”对余老师的感激、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