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经济经济学专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是典型的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厚基础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宽口径则是指应具有比较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打下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具有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数学和外语水平,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的能力。毕业生适宜在社会经济综合性部门、政府部门、银行以及学校、新闻和出版等单位从事研究、协调、管理、教学和编辑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理论研究和教学人员,显得过于单一和狭窄。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灵活的适用性。比如,适应产业升级和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投资、咨询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应该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应在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集团涉外机构的发展需要,加强有国际交往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于加入WTO的需要,加强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复合型人才的设计和培养。
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
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型人才;以及能够在经济研究和教学领域从事科研和教学的专门型人才;并尽可能培养具有更高理论层次的经济学后备人才(研究生)。
根据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最新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具体内容见附件1。
二、学科建设
目前我国共有201所院校开设了经济学专业,这些院校的分布如下:华北地区61所,其中北京31所,东北地区17所,华东地区58所,华中地区19所,华南地
区15所,西南地区19所,西北地区12所。可以说,经济学专业的设置遍布各类、各级高校。
我院经济学专业的前身是物资经济专业,历史悠久,在我院建院时就已经成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具有强烈计划经济彩的物资经济专业风光不再,并被教育部从专业目录上取消。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1999年我们更名为经济学专业。目前我专业每年的招生规模为两个班,四个年级合计300名学生左右。
北京市的同类院校大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经济理论人才的培养,相应地大规模发展研究生教育。受历
史因素的影响,我院在经济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的重点一直在流通领域,并且按照99年评估时有关专家的意见,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经济学复合型人才,方向在于流通。但从近五年的发展来看,这一特并不突出。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产业经济学是我院三个硕士点之一,该课程也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在该硕士点的建设方面,应该积极发挥我专业的师资优势。
三、师资队伍条件
教师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经济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全院各系部中较强,但横向比较,在全国高校中,属于中低水平,主要是没有具有权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从而无法形成梯队。
因此,加强师资、培养学科带头人是未来几年经济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根据学院的整体规划,2008年全院具有正高职的教师应该达到60人,如果按照25个专业计算,每个专业应该有2-3名正教授。作为经济学专业,则应该达到3-4名正教授。现有教师中可培养出1-2名,所以还需要引进至少2名正教授。
经济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名,其中4名拥有副教授职称,博士(含在读)3人,占全体教师的40%。教师年龄较为年轻,都在40岁以下,整体的教师结构体现出“年轻化、专业化和高学历”的特征。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领域都集中在经济学以及分支学科,具有较为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及科研能力,能够
承担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专业教师承担课程情况如表1:
表1:专业教师承担课程情况表
计划教师承担课程情况见表2: 表2:计划教师承担课程情况
对于缺乏的师资,需通过自主培养和积极引进两条途径达到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从年龄和职称来看,应注意适当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可以双语教学的教师。见表3。
经济学研究生表 3:拟引进教师情况表
按每门课配备两名教师计算,增加的教师主要承担《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外国经济学说史》、《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课程。
另外,从师生比来看,我专业学生人数为8个班,约320人,加上春招班2个班,约80人,学生总数在4
00人左右,而目前教师人数8人,师生比为1:50,而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比例应在1:26,差距较大,如教师增至11人,则师生比为1:
27.5,应比较合理。
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的基本要求。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
进步以及环境的变化,经济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必然要有一个不断修订、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既具有批判性和继承性,又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以使经济学基础人才的培养在质量上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已经在新一轮的教学计划修改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将在未来五年内进一步加以完善。
根据目前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我们的改革思路及建设规划如下:
1.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系统性不强,各门课程自成体系的情况,在新的教学计划当中,我们从必修课和任选课两个方面加以了完善。
从必修课来看,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经济理论类课程,以政治经济学和
西方经济学为核心,使学生打下系统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二类是数学类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计量经济学为核心,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第三类是工具性课程,主要包括统计学、英语、计算机等等;第四类是知识性、专门性和专题性课程,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综合能力,如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等等。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课程。见附件2—专业知识结构拓扑图。
从选修课来看,需要进行较大的调整。由于我院经济学专业学生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竞争力较弱,近年来就业问题严峻,除一批考研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自卑和厌学情绪。因此,从提高学生考研命中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就业率着想,计划在选修课中设置以下四组课程:第一组偏重于现代经济理论的教学,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和今后的学术性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这方面的课程已开设和拟开设的有运输经济学、技术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第二组面向具体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界的需要,为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就业市场和从事具体工作提供专门知识,这方面的课程已开设的有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第三组强调中国特,使学生具有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总体概念,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需要输送经济学人才,这方面的课程拟开设的有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四组偏向国外知识介绍,使学生能够受到前沿理论的熏陶,这方面的课程拟开设的有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