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系探讨
目录
引言
一、“完美比例”的理想——
1.人体审美过程中对于完美比例、度量的不断探索
2.数学体系完善之前,即原始的审美理想
二、古希腊:数学的法则与人体审美的结合
1.古希腊人对于塑造完美人体的追求
2.古希腊雕塑家对于表达人体提炼与创造
三、当今社会:世俗审美的数据体现
1.二十世纪西方人体审美
2.人体审美在中国
3.当今人体审美理想指数——BMI
不完美的她尚武四、艺术家与大众审美
引言
一套严格评价身体的标准,在成熟的人体审美体系中是相当重要的。当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于人体审美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评价维度,进而拿来衡量他人与自我的时候,数学就开始被引入,作为具体的评价标准。通常来说,人们会开始不断探索,探索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探索与最受推崇的体态之间到底有何联系,将最受推崇的体态归纳、总结,转化成数字和公式,并在评判美的时候不断地将这些数字和公式引用出来:只有符合公式和数字的人体,才是美的,才最终会被认可。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古希腊时期,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表达、人体审美的理想及和数学比例的内在联系,探究在面对现今我国社会上,大众对于女性标准体型的理想与要求的现象,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发挥人本主义,在整体上和民族的思想方式相吻合,进而坚持追求自由,探求更加适合的艺术表达方式,创作更多出的作品,逐渐形成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成体系、成熟的的审美文化。
一、“完美比例”的理想——人体审美过程中对于完美比例、度量的不断探索
“完美比例”的理想主义,并不是指创造一个现实中绝对不存在的形象。反之,它是一种归纳与观察,即到不同个体共有的形式,并去除其中不合理的、反常的东西。理想主义是抛弃了其中不完美的部分,这样看来,它的确是来自于现实并高于现存所有的事物的。用斯克兰托的话说,“‘理想’并不是某种从未存在过、并且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东西,它是指那些实际存在的事物,尽管它们是处在一种破损的状态。”
在一套成熟的人体审美体系中,一套用于评价身体的标准是必要的。当大众对于人体审美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维度,并且竞相追逐、相互进行比较的时候,数学的数字与公式就开始发挥作用。人们就开始不断地探索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最受推崇的体态之间总结归纳出数字与公式,并在评判美的时候使用这些数字与公式:只有符合这些数字与公式,才会被认可。
古希腊先哲毕达哥拉斯将世界上所有的超自然现象都归结成了数学的法则,由此建立起
了全面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很多数学的思维,如度量、比例、和谐,都能作为表达人体美的理想法则。艺术家因此得以赋予自己的作品以大小、结构、节奏等要素,而这些要素里,最最基本的就是比例。我们平常所说的美,就来源于和谐比例,而比例存在于一个整体和其各个部分之间。
二、原始社会:数学体系完善之前的人体审美理想
如今已被发现的原始人体雕像绝大多数是表现女性。比例夸张的乳房、性三角区与臀部,突现了当时女性旺盛的生殖力,表达了人们对于繁衍生息的最原始渴望。反映出了当时生殖崇拜与母性崇拜的社会风气。例如,著名的“维伦道夫的维纳斯”的圆雕像就非常明显地凸现出了上述特征。
“维伦道夫的维纳斯”发掘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之维伦道夫洞。她约作于公元前3万年。这个女像拥有体积犹如头颅的丰隆乳房,枯萎的双臂收紧,放在乳房之上;腹部浑圆并向四周凸出,省略了腰部,在后背侧面直接与硕大的臀部连结。与上半身相比较,双腿就显得短小了许多,她的脚部则更是直接忽略不表,直接着重地刻画了性三角区,这样使得上下半身的比例看起来详略得当,而且十分整体,头颅面部被横向花纹表示出的浓茂卷发严密包裹住,对于五官没有任何的表现,当时原始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对于面貌的重视,而人们自身的生产本能却让他们体察到了繁衍的神圣地位和这种行为带给他们的美妙感受。
而在勒·费拉斯洞穴发现的女性符号表明,女性的生殖器已经被抽象化了------女性的性器官被简化成为有一裂缝的三角形。在数学法则出现与完善之前的这些雕像,无论怎样解释,它们的特征总是非常的明显,甚至于成为对他们解读唯一的出发点。
巫术对于人体对于原始人类的审美理想构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原始人的人体艺术中,巫术文化促使着原始人类观察自身、否定自身,并在原始的艺术中去不断地寻表达自我的新视角——美。随
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自身的观察变得越来越精细、认识变得越来越深刻晦涩、刻画变得也越来越精到准确。审美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尝试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不断地进行取舍,以达到完善自我、不断前行的目的;而且为了在审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实,人们开始用数学这个工具来帮助自己。
三、古希腊:人体审美与数学的法则的结合
1.古希腊人对于塑造完美人体的追求
古希腊人对于人体可谓是非常得热衷。在古希腊周围几乎所有的异族人,都以裸体为羞的时候,只有古希腊人毫不介意地展示自己的身体,脱掉衣服,参加角斗和竞走。特别是在以尚武闻明的城邦斯巴达,即使是年轻的女子,运动的时候也是近乎裸体。为希腊人带来严重的生存压力的是战争。在那个无法制造战争机器的年代,希腊人锻炼每一个士兵的肉体,把他们打造成为最具攻击力、体格最强壮、最具耐久力的斗士,他们将这选择为保卫家国的方式。所以,古希腊的年轻人整日在炼身场进行着角斗、赛跑、投掷铅饼、拳击等运动项目,他们的肌肉渐渐变得强劲而富有弹性,目的是通过这些强化训练,锻造出一个个最灵巧、最结实、最健康、最美丽的肉体。这种独特的风气,使得古希腊人产生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观念,使得他们认为,最理想的人体,就是发育好、身手好、比例好、血统好的人体。他们在全民范围内发生这种崇拜与竞相追逐。
正是因为这样一大批人有了这种对于人类“最美”的追求,所以将数学作为审美的辅助工具才看起来是如此得顺理成章。而且反映在人体艺术这一方面的这样的审美趣味,最具代表性的应当属于那些追求完美人体比例动态的雕塑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通过数学这一辅助手段以达到他们追求最完美的目标。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可以把一切的自然现象
全都归结为数学的法则,并由此而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完美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这些奠定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基调。古希腊人成功地到了表现人体美的非常理想的法则:即由各种数字生发出来的比例、度量与和谐等概念。古希腊人在艺术作品中加入了各种要素,这些要素是根据数的规律得来的:如比例、结构、节奏、大小等……。在古希腊人的眼中,任意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所谓的“美”就来源于一整套和谐的比例。这种几何美的标准,成为了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基础。
2.古希腊艺术家的创造和提炼
在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段一直到公元前四世纪的这段时间里,先后出现了几位非常伟大的雕塑家,他们的功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能够非常熟练地运用石料,对于雕像的细节能够全面地掌握和表达。他们的很多巨作,都充分地体现了对于人体理想化的倾向。由费迪亚斯与波利克雷图斯所创作的系列男子裸体雕像,已经成为了古典艺术的最高最典范作品,譬如,波利克雷图斯所作的著名于世
的《持矛者》作品就是这样。作为一名杰出的艺术家、卓越的理论学家,波利克雷图斯在他的《比例论》这部理论巨著中,对人体制订了一套详尽完美的比例:头颅的长度必须是身体长的七分之一,手掌的宽度必须是脚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如此等等。《比例论》最基本的思想是:“成功必须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且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具有意义的。” 波利克雷图斯的《比例论》在西方人体艺术界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被后世无数艺术家遵奉为“准则”,已经成为了创作人体作品的标准。
“理想美”是古希腊的一个非常特定的产物。它源自于古代希腊的“人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此相较,原始人类的人体艺术也讲究神人一体,但在当时的神人之间的关系中,人被认为只是神的产物,人被失去了现实性,当时的人体艺术被认为是对神灵的意象的象征表现。反过来再看古希腊的雕塑,则是将神的神秘性逐渐剥离,尽力把神的形象向人本身靠近。古希腊时期的人体雕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就是使神灵成为自然的人体。这种“自然的人体”的人,是有着创造自信的人。古希腊人认为,“人的造物”这件事的本身就可以成为世界上的一个标准,这是人类尝试把握自身精神与理想的一种崇高信念。表现在艺术上,人本主义精神直接关系着人类人体雕塑艺术的巨大成就。从古希腊的社会体制和管理层面上来讲,他们的艺术之所以如此的繁荣,就是因为他们是拥有高度自由的人。智慧的古希腊人很早便开始着手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来描绘人类自身的形象以志纪念,而这一途径对于任何一位古希腊人都是完全敞开的。他们按照优胜者的形象和体型塑造雕像,并将他们安放在整个希腊最神圣的地方,以供所有人欣赏和瞻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更多的人努力创造出更大的成就,他们的这种做法
是其它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家都没有做到的。此外,他们这种“理想美”的观念与古代希腊对男性躯体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时的生活与道德评价中,男性躯体的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被欣赏对象——如果哪一个人具有和谐而完美的身体,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获得大众的敬爱和崇拜。
古希腊人认为,艺术的功能与使用能够维护艺术本身的尊严,艺术特别是人体艺术是专门地贡给神灵,或是用于国家最神圣和最有意义的目标的,所以艺术家所要做的,就是要在整体上和本民族崇高的思想思维方式相吻合。如此,今天的我们才能够欣赏到这些古希腊人留下来的崇高而伟大的艺术宝藏。古希腊人的人体艺术是人类的重蹈型的形象体现,是艺术上自由探索和创造的结晶。无论过去的和现存的原始文化中有多少同人体审美相关的文化现象,只有古希腊真正发展了一种成熟的、全面的和美的人体文化。古希腊人从精神到肉体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格、他们自觉的公民意识和民主传统、他们留下的伟大而不朽的哲学和艺术等等,这一切使得古希腊人成为文艺复兴以来的一种理想楷模。
八、当今社会之世俗审美的种种数据体现
随着人类医疗技术的逐步完善、不断进步,全球人口的数量开始了爆炸性增长,当今人类尤其是女性早就已经免除了传宗接代的困扰,人们对于自身,尤其是对于女性的审美要求,也逐渐由“生育”变为了性感,肥胖则被视为缺乏意志力、懒惰与没有自控能力的表现,被认为是极其丑陋的,于是,苗条的身材大行其道。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苗条的风气最早开始流行。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各类减肥用品被节食工业大量推出,而医学界也适时提出“肥胖会影响健康,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观点,使人类普遍意识到,体重的超标对健康是有害的。一时间,普遍的社会审美价值标准便成为了------苗条。为了避免在社会上被打上边缘化的标签,使自己失去外貌方面的资本,许多怀疑自己体态不合格的人,纷纷投入到塑身减肥的行动中,减肥成为了一种时尚。
同时,对于苗条身材的具体审美标准,不同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使得人们不断地随着调整自己减肥塑身方面的方向,以此来适应最新的人体审美潮流标准。
一战结束之后,社会潮流、生活形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变化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世界的流行时尚。在人类历史上极少数的几波“平胸风潮”的其中一个就发生在当时,被叫做“解放20年代”。当时,刚刚步入社交界的一些女孩子,都在极力减弱自己的胸部曲线,使身材扁平得像纸板一般,以便让美丽的长串珍珠项链可以顺着连身的长衣完美地直直地垂下。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时期,人们心目中完美的身材又开始转向凹凸有致。在好莱坞,电影明星的身材被要求和服装模特一样,即使是演技再傲人,也必须要有完美的曲线。二战结束后,许多妇女被要求回归到了家庭生活,这个时期强调的是高耸的乳房与束得紧紧的细腰,青睐的是沙漏型身材。这样的沙漏型形象在整个五十年代的西方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全球女性力求改变的时代。新时代的潮流和时尚发生了巨变。在这个时代,五十年代所推崇的双峰耸立简直是大逆不道。美国的Penelope Tree的小野猫和英国模特Twiggy形象,表示了这个时代的时髦女子的标志是------瘦削扁胸,有的甚至根本不用穿胸罩。在性革命与扔胸罩的轰轰烈烈的行为之下,六十年代的美国女性,不仅渴望着得到更多的社会自由与政治,在外貌上长得也更像像男孩。于是,不带女性彩的中性体态,就成为了当时流行的潮流。
在七、八十年代这段时间,美国等地掀起了慢跑运动。在这次运动风潮中,人们喜欢的所谓美的女性人体不仅仅要求身材要苗条,而且要看起来要非常健康。以目前的眼光来看,在当时崇尚豪乳巨臀的风潮之下所隐藏的,极有可能是与五十年代时非常相似的意识,也就是渴望女性能够重返家庭,希望她们能用她们的胸部来哺育后代。
一路走来,据上述现象的罗列,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审美理想的变迁,与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等诸多因素是紧密相关的:当女性没有办法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时候,女性的特质就会被整个社会价值所重视。譬如二战后,征战的男性从战场上重返到职场上,女性就将生活的重心挪回到了家中。
而在六十年代极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女性则得到了大量的机会,开始进入经济生产领域,并且还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经济权力,加上当时流行的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前的性感形象就不得不让位于中
性甚至不带女性曲线型体态彩的形象。总之,社会在不断变迁,人体审美的理想标准也在随之不断地改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逐步打开,我国女性人体主流的审美标准也随之变成为了西方社会所崇尚的“苗条即是美”的标准,那些纤瘦的女性也得到了更多的赞美与正面评价。随着国门的进一步打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女性得到展示机会,纷纷进入到了职场,中国社会更是把美貌的地位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层出不穷的模特表演、选美比赛等等,一切的一切仿佛在催生一个美妙的美女
经济。中国社会过去所宣扬的内敛、含蓄级保守等审美标准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所强调的奔放活泼的青春活力及外在的曲线美。通常意义上讲,身材苗条经常被认为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等正向特质的表现,而所谓的“才貌兼备”则被定义为了现代女性成功的典范。
4.当今人体审美的理想指数
一套完善的评价身体的标准,在工业社会的人体审美体系中被认为是非常必要的。美貌被人们换算成了符合生产的高度规格化需要的,一个又一个系列的数字与公式,只有高度符合这些数字与公式,美貌才可以被正式认可。而衡量身体标准的所谓知识也并非仅仅来源于生物学与医学。在当代,科学化的身体被演变为一系列的公式与数字的趋势越演越烈。于此同时,人们也省略了各种性别、年龄、文
化与教育等各种个体化的差异,统统以公认的、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和评价。
(1)BMI
现如今在欧美和港台最常用的,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权威性的判断体重的一种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MassIndex),这通常也是医学界向大众提倡的怎样控制体重的很常用的计算方法,即BMI的计算,它是以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为公斤与米),写成公式为: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²
现代人一般认为,BMI介于20~25之间的,为正常;25~30之间的,属于超重;大于30的则被视为肥胖。但对于我们亚太地区人口所用的标准稍稍有些不同,即BMI在18.5~23之间,才可以算是标准体重,BMI在23~25之间就为超重,BMI而大于25就是肥胖。
发表在美国的公共卫生刊物(American Public Health Journal,2000)的,关于肥胖相关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身体质量指数被作为被用于测量个体是否肥胖或是超重的一种指标,被测女性的身体质量(BMI)越大,她们就面临着的压力就越大,有自杀念头及罹患忧郁症的比率一定就越高。同时,自觉肥胖程度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也呈现正向相关的关系。而对于实际体重过轻的减肥者相比较而言,他们这部分人似乎比较不那么担心自己的体型,而却比较在意的是他人对于自我体重的评价。由
此就可以得出,那些体重过于轻的减肥者们,他们似乎是更容易受到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影响。而对于体重过重者而言,或者是在肥胖的个案对自己的身体意象的得分方面,相较正常体重者而言就更低一些,肥胖者经常会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型,他们对自我身体意象的一些负面看法,相比较于非肥胖者,似乎更加多一些。
除了上述的标准体重公式之外,人们建构还了极其复杂的对于女性的身体美学的标准体系,而且已经形成了相当系列的复杂公式,比较常见的有:胸围=身高×0.53;腹围=身高×0.46;腰围=身高×0.37;臀围=身高×0.542;足踝周长=18~22cm;大腿围=身高×0.26+7.8;小腿围=28~32cm。于是这一系列的标准便产生了譬如“标准身材”与“黄金比例”等等的说法,以及那些所谓的“美美的脸部曲线、简洁流畅的手臂曲线、玲珑妙曼的腰部曲线、挺拔的胸部曲线、修长的腿部曲线,及纤美的踝部曲线”等等。与上述公式相比,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把人体直接以数据测量的这些方法,更加强烈地具有身体身体规格化、工具理性化的倾向。在这样严苛的标准之下,甚至没有人能够完美地完全地达到这些标准。于是,完美就成为了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不完美却恰恰是人们的常态。人们在这种所求不得中,逐渐产生出改造自己身体的欲望与需求。
九、艺术家与大众的理想中的完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