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表现中的文学价值
摘要: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也是文学的艺术,电影和文学都有各自独特的光辉,但二者又无法割裂,是相辅相成的。纵观电影史上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都不乏主创人员在其中投入的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可供探讨的文学价值。文学性在电影中的表现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电影的精彩呈现提供了独特的经验。这种经验会为观众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思考空间,让观众能够在一个镜头或者是一段台词中到对于自己、对于生命的贴切阐释。拟从文本之初的电影改编、视听语言中的文学意韵、文学母题在电影中的衍生、经典影片中的文学发现四个维度,探究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种种关联及电影表现中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影视鉴赏;电影改编;文学母题;文学价值
一、文本之初的电影改编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其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上,从电影诞生之初,文学作品就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源泉,改编也成为影视创作的重要手段。“文学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表现基础和核心,对电影的发展影响最为深刻。”[1]电影的文学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具有诗意的,最为典型的如2021年6月上映的由刘浩导演,宋佳、朱亚文主演的文艺电影《诗人》。豆瓣这样介绍该电影的主要内容:一心想当诗人,改变命运的李五,幸运地遇见连自己气味和影子都痴迷深爱的陈蕙,两人
因爱而疯魔。一条毛裤,抵不过喧嚣现实地裹挟和撕扯,才华与
情感凋零枯萎。爱亦成“毒”,有无解药?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诗意性和象征性。“一:条毛裤”“_-首诗”,诗人的理想在现实的纠葛和生活的琐碎中消磨殆尽,即使最后成为了诗人的李五也终究逃不脱因金钱、爱情种种所困扰的怪圈。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会思索,诗人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普通人的理想又是什么?诗人的理想终究会被生活的艰辛所榨干吗?而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可以看出,电影《诗人》在创作之初就已经具备了文本意义上探讨的文学价值。诚然,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但观众会敏锐地感受到导演或编剧对其中注人的人文情怀。除此之外,一些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就更加具备了在文学层面上讨论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一些由著名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比如1993年上映的由陈凯歌导演的史诗电影《霸王别姬》。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在上映之前就有大量读者。事实证明,该片改编是非常成功的,编剧芦.苇对原始文本删减、增添、强化内容的工作使得这部小说有了更进-一步的飞越,继而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让较多的读者变成了更多的观众。《霸王别姬》的文本阐释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解读的内容很多,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戏曲人终其-一生的执着追求和文化坚守,也可以理解为人性的复杂或者是在特定环境下政治与艺术的冲突。作为经典电影,对于《霸王别姬》文学价值的讨论不是单一具体的,而是复杂抽象的。谈到电影改编,怎么都逃不过当代小说家麦家的作品,麦家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其中最有名的如电视剧《暗算》,电影《听风者》,电影版《风声》。特别是作为国产谍战体裁的巅峰之作,电影版《风声》在2009年上映,又在2020年被纸堡工作室改编为38集电视连续剧,引
许鞍华
起了观众的热议,时隔11年又重回巅峰,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什么让这部小说-直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说到底,头等功劳离不开作者麦家的辛勤创作,麦家的小说不同于.-般的侦探小说他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曲折离奇的故事又脱离不了基本的生活常识,悬念、人性.变换,这些都成为了麦家小说改编成功的因素。
文学和电影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和审美角度上各有其独特性,文学艺术是文字语言的组合,而电影艺术是直观影像之间的蒙太奇组合,因而影视作品在改编时,必须把握文本之初的文学性,如果不能正确使用镜头语言和拍摄手法转换文学文本,那么就会使影片的文学性大打折扣。如2021年上映的由许鞍华导演的作品《第一炉香》,在上映之初引起了粉丝的热议。《第一炉香》的文本出自中国著名传奇女作家张爱玲的笔下,这样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在变成电影之前就已经具有了文学性.但这部电影的改编是不成功的。为什么这样有名气的小说再加上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该影片中担任编剧)的加持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不能不说文学性在这部影片中没有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讲,它阻碍了视听语言的应用,或者说在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葛薇龙在经历憧慨、欺骗、发觉、堕落的过程中所感所想的一-切,读者可以任由自已的思维随着作者的牵动自由游走,而在影片中张爱玲这种绵长瑰丽的文字却无法得到展示.从而丧失了它的意义。简单来讲,在这个作品中,它丧失了文本之初独有的“文学性",并未表现出文本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二、视听语言中的文学意韵
影视与文学具有先天而紧密的亲缘关系,文学是影视艺术的母体,它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着新鲜而丰富的艺术滋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一定是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只有两个方面充分融合并下足功夫,影视作品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更具感染力、生命力、表现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影视作品的价值。在谈到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型范例中,笔者不由得想起了2000年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剧情片《A One and a Two》。该片讲述了简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佳影片,杨德昌导演凭借该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除了极致的叙事艺术外,其视觉效果也是值得分析的。首先从机位角度来看,它完全符合该片家庭剧情片的设定,因此现众观影时能够感受到机位都是以正常人眼睛的高度去拍摄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摄像机所记录的一切片段场景都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生活,这种真实感拉近了
观众与创作者的距离,电影不再只是荧幕上遥远的一-种形式,它变成了我们可感、可接触的东西。特别是很多播动的镜头充分地表现了这种真实的感觉。其次电影对彩的应用可谓是炉火纯青,电影由一场以红为基调的婚礼开场,而由一场以黑白调为主旋律的葬礼结束,期间穿插着不同元素的颜,场景的考究体现了这部影片主创人员高超的水平。除了大全景、长镜头、画面构图以及彩、音乐的应用,该片值得称道的还有它完美的台词。影片结尾处孩子简洋洋在给婆婆葬礼上的一段告白可谓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它不光拉伸了影片的哲学意味,,还大大增强
了影片的文学特性。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结尾这段告白使影片的整个叙事得到了完整呈现,又扩展了影片的境界。出自儿童之口看似滑稽可笑的无聊话语实则包含着导演对于生命的感悟一人生的迷茫和生命的单纯。“人应当如何归属?”是笔者认为这部影片最大的文学主题,而洋洋作为不功利最本真的纯净灵魂的代表,他的迷茫也是对于成人世界的一种变相否定。“一一”的英文为“A One and a Two",译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其实也在喻指生命的循环往复,人生因迷茫而不完美,因不完美而完美,也许这才是该影片所阐释的生命美学。诚然,“电影理论只有获得对于电影艺术特殊矛盾的美学必然性的自由把握,才能改变对电影创作规律一般性陈述状况而呈现出关的彩”[2]。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是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视听语言中需要富含文学性,只有富含文学意的,才能赋予作品灵魂和生命力,才能在带给观众视听盛宴的同时,给人以精神上的慰籍和美的享受。
三.文学母题在电影中的衍生
众所周知,电影的分类可依据题材、剧情、场景、形式进行划分。如按题材、剧情可分为动作片、奇幻片、喜剧片、恐怖片、爱情片、纪录片等等;按场景可分为犯罪片、历史片、科幻片、战争片等;按形式可分为动画片、传记片、音乐片、短片等。但无论怎么划分,其讲故事的模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