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先生们之骆宾基:香港往事如烟,晚年“走火入魔”
先生们之骆宾基:
香港往事如烟,晚年“走火入魔”
文 | 李辉
走进现代文学馆
六月中旬,收到骆宾基女儿张小新寄来请柬,才知道,六月十九日是骆宾基(本名张璞君)先生的百岁诞辰!这一天,中国作协将在现代文学馆举办骆宾基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 
中国作协主办骆宾基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
右起:李敬泽、张炯、何鲁丽、铁凝、陈建功。
左起:张小新、司马小萌、张书泰。李辉 摄。
1984年春天的骆宾基。李辉 摄。
走进现代文学馆,迎面是一幅巨大招贴,晚年骆宾基的照片,与我们相对。时间真快,我认识骆宾基先生是在一九八四年,当年他才六十七岁。三十三年,这么快就过去了!
这一天,见到了不少前辈和朋友。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胡风的女儿晓风、周明、张守仁……多年不见的北京晚报同事司马小萌也来了。她特意带来骆宾基写给父亲司马文森的书信,转送小新。
第一次见到骆宾基的儿子张书泰先生,我请他和小新一起与司马小萌合影留念。为萧红《呼兰河传》和骆宾基小说《幼年》插图的赵蘅大也来了。这一时刻,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们,都在缅怀从东北黑土地走来的那位作家。
骆宾基百年诞辰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主持,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做主旨发言。她说的这段话,令人欣赏:
在多种风格的探索中,他逐渐形成了鲜明的“骆宾基式”的特:抒情的、略带忧伤的回忆性语调,北方壮阔寂静的风景与朴实亲切的世态人情。他是含蓄的、节制的,他的作品如引许鞍华
而不发的绷紧的弓,有着契诃夫式的沉着、幽默和微妙。他曾追求幽默,但并没有流于油滑,他直面残酷的现实,但他的作品中却少见血淋淋的描写,在那些充满了人生辛酸的场面中,也从未失去对人生的肯定。在他的创作中,始终不变的是那份黑土地的情结。黑土地就像是一种精神,或明或暗、或深或浅、或远或近地沉潜在他的作品中,激发和召唤着他充满灵性的笔触。他是一个有根的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扎在黑土地中,深深地扎在他的时代和人民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