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第二讲心得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在中宣部、教育部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面向全国727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的一门新闻传播课程。2020年11月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启动,我也在当天收看了大讲堂的开幕直播,在观看大讲堂的正式内容后,我对新闻传播行业的认知再次加深,也对我将来可能从事的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了一定的认知。
此次新闻传播大讲堂的主题是:“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32集教学内容由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的优秀新闻记者录制。此次大讲堂的课程讲述来自疫情报道的实践,相关的新闻案例,均是来自此次抗疫活动,此次大讲堂活动再次勾起了我对几个月前的回忆。本次课程特别针对新时代融媒体环境下新闻创作进行讲述,如新华社播发45组“新华全媒头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利用传统电视台和“央视频APP”客户端实现“大屏返小屏、小屏返大屏”的融媒体新闻报道。
如何做好融媒体新闻工作,大讲堂所讲述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新闻创作内容层面,另一方面是新闻传播层面,我们需要生产出高效质量的新闻内容,适应各种媒介的传播,
再通过各种新闻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递出去,为大众所了解。新闻大讲堂的内容主要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向我们讲述相关的知识。
首先是我在新闻传播的内容层面的感受。新闻内容创作受到多方位,多层次的影响,新闻内容创作是新闻内容的核心与灵魂,必须要重点把握。在融媒体环境下,更要把握好新闻内容这一关。
新闻内容创作需要强大的组织能力。报道组织能力是一个新闻机构能力的重要体现,融媒体新闻传播需要记者及新闻编辑人员拥有全媒体新闻传播能力,这对新闻机构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前方一线新闻记者采集的照片、视频素材,撰写的文字素材发回后方编辑部,后方编辑部需要用强大的组织能力,让采集的珍贵新闻内容在全媒体平台播送,向外界传递信息。
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刘刚担任新华社武汉前总指挥,组织安排新华社记者在武汉报道。新华社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预案,成立了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强大组织能力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报道中凝聚起工作队伍的信息,在统一指挥下,新华社的抗疫报道有序展开。此外刘刚还提到新华社新闻创作的前后方合作机制,新华社在疫情期间创新了采编流
程,利用集中统一的报道机制,使得武汉前方100多人的力量和后方上千
新闻采编的整个流程不是某一个记者所能掌握的,需要有足够的组织能力的人统筹全局。新闻采编的总体规划是新闻报道展开的最重要的一环,必须要做到足够的重视,这是新闻创作高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新闻传播学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