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你真题,我们给你解析——22河海⼤学(华东“211”)专场!
2022真题解析第⼀期指路:别⼈给你真题,我们给你解析!——22新传考研名校真题深度剖析(⼀)
本期是河海⼤学2022学硕、专硕真题分析专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河海⼤学⼩班课⽼师⼩泠写的太全⾯、太认真了,光这两套试卷的分析就有8000字,⾮常⾮常值得考河海⼤学的同学仔细琢磨。今天就⼀起来看看这所华东“211”院校的22真题吧!
⼀、命题风格分析
今年河海⼤学的命题还是继承了⼀直以来的传统,在“不超纲”的情况下“精准打击”。“不超纲”指的是考察的知识点都出⾃我们的基本参考书,没有偏怪难的内容,甚⾄有很多就是课后题原题,连需要你结合的例⼦都是书上列举的例⼦。
⽽“精准打击”是指,总有那么两道题是⼤家没有看到的“边⾓料”。这也不难揣测,⽼师命题时其实就是在要求⼤家要好好研读书本,因为参考书⽬本⾝的难度并不⼤,⼤家都好好看书的情况下,基础题体现不出什么差距,这时候,“边⾓料”就能够区分出同学们看书是否细致、是否认真思考了。
和往年相⽐,学硕和专硕的题更具有区分度,⾸先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的同学,肯定⾄少要具备学科的基本素养,⽐如新闻实务⽅⾯的⼀些操作、以规范的语⾔表达⾃⼰的见解,这属于基本能⼒的部分,与
此同时,学硕和专硕的要求略有不同,学硕的学⽣需要具备⼀定的思辨能⼒,会考察⼀些会现象、对理论的分析,⽽专硕的学⽣更侧重于对实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真题回顾
专硕(新闻与传播)
专硕(新闻与传播)
▣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简答题
1. 请简述数据新闻的特征(《新闻采访与写作》第四章)
2. 请简述⼴播新闻写作语⾔的要求(《新闻采访与写作》第⼗六章)
3. 请简述新闻报道的特点(《新闻采访与写作》第四章)
4. 请简述采访计划的构成(《新闻采访与写作》第⼋章)
5. 请简述⽹络新闻的优点和缺点(《新闻采访与写作》第⼗⼋章)
解析:专硕334从2021年开始就没有名词解释这⼀题型了,直接从简答开始考察。相⽐于440以及学硕的题⽬⽽⾔,简答分值⼩,内容也⽐较基础,没有让你⼀眼看上去就很陌⽣的题⽬,咱们看⼀下参考书的⽬录就能发现,这五道题⼏乎都是章节的⼩标题,这说明这些题在书上可以直接到答案,同时,这⼏题也都是我们⼩班课反复强调过的知识点。这类题按部就班背书,依照书上的内容分点作答,分数就能牢牢抓住。
⼆、材料题
1. 根据材料分析(系列报道),这篇报道属于什么报道类型,具有怎样的特点。(《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五章)
2. 结合材料分析新闻失实的原因,以及在新闻采写中如何避免新闻失实。(《新闻学概论》第三章、《新闻采访与写作》)
解析:实务操作题⼀向也是⽐较基础的。先撇开材料不看,看问题,第⼀题其实就是考察你是否能根据各类报道的特点对材料进⾏分析,并确定它到底属于哪⼀类报道、特点是怎样的,是⼀类概念辨析题,⽐较基础,咱们⼩班课上专门说过要留意各类报道的特点,模考⾥也出过各类报道的概念辨析;
第⼆题是结合材料分析怎么在具体的新闻采写过程中避免新闻失实,这题是⽐较典型的分析原因对
策的题⽬,这类题有固定的答题思路,按是什么(材料内容)、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办(对策)的思路作答就可以。相⽐于第⼀题,这题稍微需要想⼀下,它是⼀种综合性的考察,⼀⽅⾯是对“新闻失实”这⼀概念的考察,⼀⽅⾯⼜是对“应该怎么做”的实操理论的考察,很难像上⾯这些题⽬⼀样直接默写。
所以我们要先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会新闻失实,再针对原因提对策,即新闻采写中如何避免新闻失实,这道题就很清楚了。⽽⽤于分析材料的难度也并不⼤,在2021年的真题中,连材料题中的材料都来源于课本,题⽬的难度可见⼀斑,当然,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看书的时候不可囫囵吞枣,要留意书中的例⼦。
三、操作题
材料:张桂梅的事迹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篇500字评论和⼀篇300字消息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篇500字评论和⼀篇300字消息
解析:消息写作属于常规题,每年必考,把材料改写成⼀篇符合题⼲要求的消息,字数短到300字、长到1500字都有,材料有可能是民⽣新闻,有可能是校园新闻,也有可能是颇具意义的事件,张桂梅的
事迹属于⾮常典型的正⾯案例,所以⽆论是消息还是评论都有明确的倾向性。咱们新闻实务课上不同篇幅的消息改写练过不少次了,相信同学们作答起来都⾮常得⼼应⼿。如果要说2022的334有哪⾥考得⽐较出⼈意料,那就是考了新闻评论这件事上了。但是新闻评论作为常见新闻体裁的⼀种,⽼师放在这⾥考察也是情理之中,⼀篇新闻评论就能看出学⽣的学科素养如何,⽽咱们新闻实务作业中练得最多的题型除了消息也就是评论了,所以这部分分数也是可控的。
▣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名词解释
1.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新闻学概论》第三章)
2. 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学概论》第⼗九章)
3. 两级传播理论(《传播学教程》第⼗⼀章)
4. “休眠”效果(《传播学教程》第⼗⼀章)
5. 媒介素养(《传播学教程》第⼗⼆章)
解析:上述名词解释都直接来源于课本,属于基础题。相较⽽⾔,新闻专业理念、两级传播和“休眠”效果是⼤家⽐较熟悉的知识点,可以直接默写书上的内容。客观性和媒介素养虽然是我们在答题中提及频率⽐较⾼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参考书的⼩标题中难以直接到出处。客观性与新闻真实是分不开的,《新闻学概论》在谈新闻真实的同时也谈到了客观性;⽽媒介素养是在说“知沟”理论的应⽤研究领域时说到的,虽然⼤家对“媒介素养”⼀词⾮常熟悉,但未必对⼤卫·布⾦汉姆的这⼀研究熟悉。这类“能意会⽽难⾔传”的知识点,在备考的时候需要特别去留意。
⼆、简答题
1. 请简述我国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基本态度和基本⽅法(《新闻学概论》第⼗⼀章)
2. 请简述集合⾏为的特殊传播机制(《传播学教程》第六章)
3. 你如何理解新闻框架(《传播学教程》第⼗⼆章)
解析:这三道简答也都⾮常中规中矩,属于必须拿分的基础题。其中,集合⾏为属于体传播的章节,体传播是历年真题⾥的⾼频考点,属于⼏乎每个同学都⾮常熟悉的知识点。新闻框架是传播效果部分的内容,咱们传播学⼤课上⽡叔给⼤家说过,⼤众传播部分全部都很重要,《传播学教程》⽤了两章的篇幅去介绍传播效果,其重要性不⾔⽽喻。舆论引导这题是三题当中⽐较容易失误的⼀题,
因为它是新闻理论的内容,部分同学可能会稍觉得有些陌⽣,如果看书不仔细的同学,可能都不到这⼀题的出处,就是说⼤家看书还是要仔细。
三、论述题
1. 试结合案例分析新媒体新闻的基本特征
1. 试结合案例分析新媒体新闻的基本特征
2. 请结合案例,说⼀说作为社会⼼理过程的⼈内传播(《传播学教程》第五章)
解析:第⼀题属于对专业前沿的观察,这题相对其他题⽽⾔属于拔⾼题,但难度是偏低的,因为题⽬既没有给材料,也没有对答题作进⼀步约束,只让你结合案例分析⼀下新媒体新闻都有哪些特征,咱们冲刺班的内容就可以直接⽤起来了,举例⼦、分析特点(同时包括优缺点,如果篇幅允许最好也针对缺点再说⼀下未来有没有更好的发展⽅向),这题是⽤来摸排同学们对专业前沿的了解程度的,说得越丰富越好;
第⼆题偏向基础,属于纯理论型的论述,⼩班课上划重点时特意给同学们强调啦,⼈内传播、⼈际传播和体传播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传播类型,尤其是⼈内传播,⾮常容易被忽略,这就考到啦!但因为这是⼀道理论型论述题,所以⼀定程度上是考察同学们的思辨能⼒的,相对于这张卷⼦上的其他题⽽
⾔,这题的难度可能是最⾼的,因为⼤部分同学可以把书上的内容默写出来,但未必能进⾏分析,考虑到⽼师对专硕同学的思辨性要求不会有学硕的同学那么⾼,所以咱们结合你对⼈内传播怎么作为社会⼼理过程的理解进⾏论述,明确提出你⾃⼰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论证好(前提是观点要合理),分数基本就可以拿到啦。
学硕(新闻传播学)
▣ 621新闻传播史论
⼀、名词解释
1. 舆论(《新闻学概论》第四章)
2. 主流化效果(《传播学教程》第⼗⼆章)
3. 体感染和体暗⽰(《传播学教程》第六章)
4. 《中国⽇报》(《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
解析:名词解释作为试卷上第⼀部分内容,⽼师在命题的时候也考虑过难度,这四道题都⽐较基础,
不涉及专业前沿的概念,作答起来⽐较容易。学硕和专硕的名词解释和简答有⼀定概率是会相互借鉴的,⽐如“舆论”就是2021年专硕真题中出现过的,咱们院校也确实⾮常喜欢考察概念辨析,今年考了舆论,之后也有可能会考宣传、信息。“主流化效果”在课后题当中出现过,看书不仔细的同学容易漏掉这个知识点。第三题就不过多赘述了,在专硕的试卷中也出现了体传播的知识点,从历年真题看,体传播如果考察,基本也都是考察⾮常规的体传播,考频⾮常⾼。《中国⽇报》这题考察的是清末的新闻史,也属于常规题。
⼆、简答题
1.请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众化成果启⽰(《⼤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第七章)
2.请结合湖南卫视的实践谈谈你对“四级办电视”的理解(《新闻学概论》第⼆⼗章提到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较详细)
解析:因为咱们是回忆版真题,在对题⽬的表述⽅⾯不⼀定与原题完全⼀致,这道题我个⼈理解是《范式》课后题的改
解析:因为咱们是回忆版真题,在对题⽬的表述⽅⾯不⼀定与原题完全⼀致,这道题我个⼈理解是《范式》课后题的改编,甚⾄有可能是直接引⽤,考察的是议程设置理论给⼤众传播效果研究带来的启⽰。虽然也是书上的内容,但和专硕的简答题相⽐,这就属于相对拔⾼的题⽬了。
议程设置理论很好理解,⼤家也都很熟悉,⽽学硕多出来的这本参考书《范式》当中⼜对这⼀效果研究进⾏了更加深刻的剖析,⽼师命题的意图⾮常明显:学硕的同学不能停留在“是什么”上,⽽是要分析“为什么”,或者评价“怎么样”。
第⼆题其实是基础题,它难是难在这个知识点本⾝不算新,⽽且要结合湖南卫视的实践来作答,有⼀点具有迷惑性,⼀打眼感觉像是⼴电类型的题⽬。但这题其实是中新史的内容,在中新史书上⽐较后⾯的章节中提到,“四级办台”是有些年头的提法了,在新媒体时代很少涉及,书上对“四级办台”解释得很清楚,同时还有对湖南卫视实践的详细介绍。所以这道题既不是在考业务前沿,也不是在考超纲的⼴电内容,只是⼀道区分题,区分同学看书是否仔细。
三、材料题
材料:抖⾳有⼈直播乞讨、⼀些情感博主被封号……
试结合新闻传播理论,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解析:这是⾮常常规的⼀道材料题,属于基础题,咱们院校的材料题有两种考法,⼀种是给材料,不给定具体的理论范围,就像这题⼀样,你⾃⼰选择理论去分析,偏简单⼀些,因为你可以⾃由回避你不熟悉的知识点,避免因为理论掌握不到位⽽闹笑话;
另⼀种⽐较像前两年的题,给材料,给具体的理论⼯具,你⽤这个理论⼯具,去分析材料的内容,这更加考察你对某⼀具体理论的思考是否深⼊,如果遇上这类题⽬,作答的难度就会更⼤⼀些。这题属于前者,同时也是⽐较典型的现象分析题,关于当前整顿新媒体乱象的这⼀现状,谈⼀谈你的理解,咱们冲刺班讲过的答题思路对于这题⽽⾔⾮常好⽤。
四、论述题
1.请论述你对新闻报道中⼀致同意的领域、合计争议的领域和异常的领域的理解(《⼤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第⼗⼀章)
2.请结合你对从“旧宣传”到“新宣传”的理解,谈⼀谈国家如何影响宣传(《⼤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第四章)
解析:这两道题论述题都来源于参考书⽬,甚⾄能直接在⽬录的章节标题中看到这两题的内容。第⼀题偏基础,是⽐较单纯的概念辨析,只要你对这三个知识点门清,这道题的分数很容易拿住。第⼆题属于拔⾼题,“旧宣传”到“新宣传”是书上的内容,但这题并不是让你解读这个内容是什么,⽽是让你结合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去谈国家怎么影响宣传,⾮常考察思辨能⼒,同时这类题需要有充分的论据来佐证你的观点,所以也⾮常考察同学们语料的积累,作答起来还是有⼀定难度的。
▣ 828 新闻传播实务
⼀、名词解释
1. 媒体定位(《新闻学概论》第九章)
2. 悟性事实(《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五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