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初一下册(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内阅读及解析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常规词语
【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  【清涟】指清水。【妖】过分艳丽 【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  【宜】应当。【众】多。
词类活用
【蔓】生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人都十分喜爱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并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挺洁净地直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3、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阅读探究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说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莲象征什么?君子的美好品德。
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
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请在文中出一句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迁移拓展
1 、本文用莲的高洁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操守,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
2、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3、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