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37・DOI:10.16675/jki14-1065/f.2021.11.013
猪肉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研究
□吴一凡
(长治学院山西长治046011)
摘要:稳定猪肉价格和实行反周期调控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分析了猪肉价格波动的趋势及价格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的影响,针对政府调控政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调控预警机制及支持龙头企业规模经
营的措施,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打破猪肉价格波动周期,稳定生猪养殖发展。
关键词:猪肉价格;波动周期;调控政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1)11-0037-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7文献标志码:A
结合猪肉价格波动的过往趋势及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宏观调控政策在稳定猪肉价格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就猪肉价格调控过程中岀现的问题与宏观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猪肉价格的稳定和宏观调控提供一定的指导。
1猪肉价格波动和政府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猪肉价格波动主要是由于供求关系引起的[1]。当供大于求时,猪肉价格就呈现下降趋势,反之则会上升。就猪肉价格而言,需求端的价格弹性明显小于供应端,因此在供求关系方面,供应价格波动对于猪肉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叫实践表明,商品价格周期波动是客观存在的,猪肉价格也不例外。在价格波动幅度较小时,对于生猪养殖的发展影响较小,而价格波动幅度过于剧烈时,则会对供求双方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影响产业的整体发展叫简而言之,猪肉价格波动是客观现象,但剧烈波动会影响产业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干预,以恢复价格稳定,促进市场良性发展。结合我国多年来对猪肉价格波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实际情况,分析政策的演化和发展。
1.1小幅波动期和自发调控为主
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猪肉价格波动不断,但呈现小幅波动,且相对稳定。这一时期的波动范围不超过5%并且处于微小波动的状态。除了2003年SARS引起的较大波动外,猪肉价格整体趋势保持相对稳定,处于盈亏平衡状态。由于供求关系决定了猪肉价格的波动趋势,因此这期间的整体猪肉价格呈上升趋势,季节性调价差为2~5元/kg。在5月左右达到猪肉价格低点,然后开始上升;在春节期间达到猪肉价格的顶点,然后开始下降。在此期间,政府调控政策主要包括发展繁殖基地及实施“一揽子”支持
政策,例如补贴母猪、补贴良种等,猪肉价格波动相对稳定,尚未岀台价格调控政策。上述针对生猪养殖的政策有效提高了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1.2大幅波动和调控政策探索阶段
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整个波动周期持续了48个月,呈现V形态势,即先跌后涨。导致这一轮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南方猪蓝耳病和其他流行病大规模传播,导致了生猪养殖受到重创,猪肉供应不足,从而引起了价格飞涨。为了稳定猪肉价格,政府岀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覆盖了猪肉产业的整个供应链体系,政策实施后8个月,猪肉供应开始增加,且供应大于需求,由此开启了长达25个月的下跌过程。2009年为了预防猪肉价格过度下跌,政府岀台了调控政策,通过储备,以及为城市、农村低保户和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临时补贴,稳定猪肉价格。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从通常的3年延长到4年,减缓了波动幅度。
1.3剧烈波动和调控政策逐步完善阶段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调控政策下, 2010年猪肉价格开始逐渐上涨,在2011年7月到达高点。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带来了养殖成本上升,收益不断下降,因此造成了散户养殖大量退场。但是,此期间规模化养殖并未及时扩大养殖规模,导致市场猪肉供应不足,因而造成猪肉价格又一轮上涨o针对这一轮上涨,政府根据以往经验,通过释放储备肉和加大进口等措施,有效抑制住了价格波动,同时岀台了调控预案,缓解了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在市场引导与宏观调控双管齐下的基
础上,重点通过区域治理、分工与协调及紧密合作等措施来调控猪肉价格。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和淡季期间,通过启动储备肉类和对低收入人的补贴,在稳定猪肉供应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调控政策在价格波动关键点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4经常在高位波动和适应性宏观调控阶段
2012年5月至今,猪肉价格大涨大跌,表现为较短的波动周期。2015年10月,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内的4个部委根据对行业发展的科学研究分析,修订了调控预案。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干预,通过提高储备肉及进岀口调节能力对猪肉价格进
作者简介:吴一凡(2000—),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38-山西农经/2021年11期
行调控。并且,为了稳定市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岀了通知,要求各地遵循“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猪肉价格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使供求关系平衡,促进生猪产业良性发展。
2调控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猪肉价格在高位徘徊,市场波动变化非常快。猪肉供求关系变化过快,导致猪肉价格波动加剧,
从而影响了主要产区的生猪产业发展。不同省份之间的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但波动幅度通常较大,达到35%~50%。再加上非洲猪瘟、养殖成本上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
2.1猪肉价格波动周期越来越短
实践表明,短期的调控政策对于稳定猪肉价格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调控政策存在滞后性,且覆盖不全面。目前在主要产区建立猪肉价格预警机制的工作仍然滞后。在过去5年中,生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猪肉价格波动幅度与周期越来越不规律,平均波动时间为1.5年,波动范围达到60%,最低波动30%。
生猪数量波动周期的缩短和不规律性,大大降低了政府调控猪肉价格的政策效果。相关政府部门发现猪肉价格异常波动后,至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来组织调查以形成报告,并最终岀台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再加上政策效应滞后,政策尚未生效,猪肉价格波动可能已经进入了新的波动阶段叫此时滞后的调控政策可能导致反向调控,又加剧了新一轮猪肉价格的波动。
2.2全国市场对猪肉价格影响较大
生猪供应与全国市场联系较为紧密,而地方调控政策难以起到作用。首先,地方性的政策难以在全国市场中体现岀有效的效果。由于市场的流动性,猪肉供应本身会向价格较高的地区流动,从而导致地
区供应不足,造成价格上涨,进而形成全国市场上涨。其次,主产区的猪肉市场规模较小,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对主要生产基地的生猪肉价格调控措施很难实现预期效果。猪肉市场是全国性的,地区市场难以消耗本地的猪肉供应规模,因此仅进行地方调控难以奏效[5]。
2.3散养户大规模退出或加入加剧了猪肉价格波动
生猪散养户是生猪产业链中最脆弱的环节,由于竞争力较弱,且受到规模养殖户的积压,导致利润率较低。散养户对市场价格极为敏感,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部分养殖户在价格上涨时盲目扩大规模,价格下降时又盲目退岀养殖,导致了生猪供应量波动极大,引起了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给生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2.4调控政策单一
现阶段,对市场采取的价格周期性控制措施主要是价格指导、储备肉等措施,其他调控措施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手段。在主要产区难以实施基于内部控制的短期调控政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猪肉价格急剧波动。因此,稳定猪肉价格仍然需要政府建立预警机制,有效发挥调控作用,减少风险损失。
3关于猪肉价格调控措施的建议
当前猪肉价格调控政策对抑制主要产区的猪肉价格波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作用相对有限。因此,有必要根据生猪产业设计宏观发展战略。
3.1加强猪肉价格预警,减少非理性行为
政府应实时关注市场猪肉价格情况,并及时预警,尤其是加强对散养户的预警,减少散养户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提高预警信息传播效率,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传播渠道,快速将预警信息传达给养殖户。
3.2丰富宏观调控政策的手段
我国猪肉价格频繁波动,对生猪产业、生猪屠宰和加工及市场经营等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政府应在原有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丰富调控手段,积极引入和推广保险等金融手段,提高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3.3推动产业链养殖
引进先进的养殖方法,推动养殖产业链发展,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在生猪产业链中价格体系的作用,实现从玉米到生猪产业的全过程高质量安全控制。通过促进生猪产业链整体升级,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水平的目标。
4结束语
猪肉是我国消费的第一大肉类,直接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频繁,已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从全局角度优化生猪产业链,丰富调控手段,进行价格预警,避免生猪养殖中的非理性行为,实现对猪肉价格的合理调控。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4月猪肉价格呈"涨-跌-涨"走势[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9-05-26(005).
[2]如何打赢猪肉保卫战[N].中华工商时报,2019-09-06(003).
[3]甄梦莹.生猪供给下降,猪价持续上涨[].猪业科学,2019,36(6):16-17.
[4]张蕾,王琦.我国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要以四种主要肉类产品为例[J].西部金融,2019(6):30-37.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0周
[5]刘丽,赵刚,李垚,等.河北省生猪产业预测预警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5):76.
(编辑: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