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货币制度中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
A. 银本位制      B. 金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2.短期金融市场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是(    ),其他短期借贷利率通常比照此利率加一定的幅度来确定。
A.存款利率      B. 同业拆借利率      C. 贷款利率      D.国债利率
3.由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是(    )。
A.期票          B.汇票          C. 支票              D.本票
4.商业银行“三性”原则是指盈利性、流动性和(    )。
A.投资性        B.投机性        C.安全性        D.开拓性
5.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这一通货膨胀是(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6.在我国资金融通的基本形式是(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7.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
A. 1983年      B.1949年      C.1984年      D. 1948年
8.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
A.基础货币    B. 超额准备率  C.现金比率    D. 法定准备率
9.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中应用最为频繁的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 公开市场业务    C. 再贴现政策    D.窗口指导
10.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    )。
A.存款        B.自身发行股票和债券        C.银行贷款      D.交易佣金
11.下列不属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是(    )。
A.银监会          B.中国银行    C.证监会        D.保监会
12.下列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13.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经常采取的做法是(    )。
A.双松          B.一松一紧      C. 双紧        D.无需搭配
14.通货膨胀对策中,冻结工资属于(    )。
A.货币政策      B.供给政策      C.收入政策      D.价格政策
15.在出售证券时与购买者约定到期买回证券的方式称为(    )。
A. 回购协议      B.证券承销      C.期货交易          D. 证券发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为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里,漏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价格上涨幅度,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                )。
A.爬行通货膨胀    B.温和通货膨胀    C.恶性通货膨胀    D.公开型通货膨胀    E.隐蔽型通货膨胀
2.根据利率在借贷期内是否变化分为(              )。
A.差别利率    B.固定利率    C.优惠利率    D.市场利率    E.浮动利率
3.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来自(              )。
A. 民营企业    B.国有企业    C.居民    D.金融机构    E. 政府和公共部门
4.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非现金货币结算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贷款    E.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
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0周
5.下列(            )属于政策性银行。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银行      E.中国工商银行
三、判断正误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标√,错误的在括号里标×)
(  )1.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  )2.某年某月我国零售物价上涨了3.5%,当月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5%,则实际利率为2% 。
(  )3.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单一银行制。
(  )4.货币供给的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  )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属于资本市场范畴。
(  )6.若股价充分反映所有公开的和内部的信息,则为半强势有效。
(  )7.货币是一种债权凭证,是货币发行人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负债。
(  )8.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现同方向变动。
(  )9.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  )10.远期合约与期货期权合约属于衍生金融工具。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35分)
1.(8分)汇票的种类和功能。
2.(7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过程中对市场运作监管从哪些方面进行?
3.(5分)判断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是否强有力的标准有哪些?
4.(4分)简述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以外的其它负债业务的种类。
5.(6分)简述资产证券化的内容以及影响。
6.(5分)电子货币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
背景资料: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问题:根据背景资料,结合实际论述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重大意义?未来央行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据商务部监测, 2015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流
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均不同程度回落。
18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其中生菜、油菜、白萝卜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下降9.4%、6.6%和5.8%。肉类价格以降为主,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1%,羊肉价格下降0.8%,牛肉价格基本持平。禽蛋价格继续回落,其中白条鸡、鸡蛋价格分别下降0.7%和0.5%。水产品平均价格下降0.4%,其中鲢鱼、鲤鱼、草鱼等淡水鱼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下降1.4%、0.8%和0.5%。食用油价格小幅下降,其中豆油、菜籽油价格分别下降0.3%和0.1%,花生油价格与前一周持平。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其中大米价格下降0.2%,面粉价格与前一周持平。
有金属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2%,其中铝、锡、铜、铅、锌价格分别下降2.9%、1.1%、0.6%、0.2%和0.2%,镍价上涨0.5%。橡胶价格下降1.1%,其中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价格分别下降1.6%和0.4%。基础化学原料价格下降0.5%,其中硫酸、甲醇价格分别下降1.2%和0.8%。钢材价格下降0.5%,其中热轧带钢、镀锌板价格分别下降1.1%和1%。化肥价格下降0.3%,其中尿素、三元复合肥价格分别下降0.6%和0.1%,氯化钾价格上涨0.1%。煤炭价格下降0.1%,其中动力煤价格下降0.2%,炼焦煤和无烟煤价格分别上涨0.2%和0.1%。
国家统计局2015年8月28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662.7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前7个月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81.1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份扩大5.9个百分点。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8%,而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1%。
问题:根据上述资料,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衡量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主要指标。(6分)
2.物价持续下降(或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8分)
第2套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B  3.D  4.C    5.A    6.C    7.D    8.B   9.B    10.B 
11.B    12.C    13.B  14.C    15.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为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里,漏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ABC  2.BE  3.DE  4.ABE      5.ABC
三、判断正误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标√,错误的在括号里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35分)
1.汇票的种类和功能。(8分)
(1)汇票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1分)
2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经过债务人承兑的汇票,分别是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2分)
3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2分)
(4)汇票具有的功能如下。
① 汇兑功能。(1分)
② 信用功能。(1分)
③ 支付功能。(1分)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过程中对市场运作监管从哪些方面进行?(7分)
(1)资本充足性监管。(1分)
(2)流动性监管。(1分)
(3)业务范围监管。(1分)
(4)贷款风险的控制。(1分)
(5)外汇风险管理。(1分)
(6)金管理。(1分)
(7)存款保险管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