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水平变化及政策调控的改进
猪肉价格飞涨,主要是由于生猪生产专业化趋势(这是进步)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双重作用的结果。现在,猪肉供给主要由定点宰厂和生猪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控制,猪肉供给已经高度组织化了。猪肉涨价联盟已经形成,可以毫不费力操纵猪肉市场价格。
造成这种结果的制度之一就是生猪定点屠宰制定。为了让城市人吃上放心的猪肉,所以要定点屠宰。通过定点屠宰,一方面宰厂将农村生猪收购权高度集中到其附属的猪贩子,独断生猪收购价格,欺压养猪小农户;另一方面,养猪小农不得直接进入市场参与供给,猪肉批发权垄断;与此同时,还实现猪肉零售商高度组织化,导致猪肉消费者受盘剥。
    这个制度还规定了养殖生猪的农户不能宰猪在农村社区销售,农村居民吃猪肉只能依赖农村猪肉零售商在城市(镇)定点宰厂采购猪肉后在乡村销售,导致养猪农民吃猪肉比城镇还贵。政府这样的作为,导致定点屠宰厂和依附其生存的猪贩子以及猪肉储藏批发商高度组织化,轻而易举获取暴利,而养猪小农和猪肉消费者任意受剥夺,还美其名曰:这就是市场经济。让受剥夺的人似乎无话可说。
1、关于生猪价格之暴涨。根据蛛网理论,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必然发生周期性波动。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但需求较为稳定,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小,所以存在最广泛的发散型蛛网(这亦正是各国政府之所以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手段稳定农业的原因)。
 猪肉价格波动特点——弱蛛网模型。1997-2007年,猪肉价格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蛛网模型,价格基本保持不变但产量有所增长。2006-2008年,产量不变,但价格大幅上涨。2008-2010年,价格不变,但产量增加。因此,不难看出,猪肉弱蛛网模型的波动规律,
一是需求要保持适度增长,二是供给波动幅度较大,三是具有相对较长的生长期。小麦和玉米蛛网模型的特点是需求保持稳定。
  此外,牛肉和羊肉,与猪肉类似,需求在快速增长后已趋于缓慢增长,供给波动幅度较大,具有一定的生长期,价格波动也具有弱蛛网模型特点。
“一年行情好,两年要爬坡,三年一个循环周期”
持续走高的猪肉价格,既有短期的因素,也有长期因素;既有产业本身的因素,也有金融方面的因素
高涨的猪肉价格并没有为养殖户甚至是经销商带来高额的利润。支撑猪肉高价的并不是利润,而是货源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市场价格带动等因素。
2009年、2010年猪肉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尤其是2010年6月份,猪肉价格比较低。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去年这个时候猪肉价格比较低,养猪效益差,所以很多生产者减少了存栏量,不愿意养猪,造成了今年上半年猪肉的供给不足。此外,上半年以来出现了瘦肉精事件,也加大了市场的波动。
  猪肉价格的上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推动。与2007年的那次上涨相比,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机制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环境治理成本、运输成本等的增加,推高了养猪的综合成本。
众因素叠加助推猪肉价格
  在市场的调控下,猪肉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本是正常现象,然而今年猪肉价格飞涨却让广大消费者叫苦不迭。去年3月份,统计数据表明猪肉价格下降了8%,而今年6月份竟上升了57.1%。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促使猪肉价格上涨首要因素还是生产周期性,在2008年,生猪收购价维持在每斤8到9元的水平,而2009年生猪收购价格跌到近几年来的最低潮,每斤在4.5元左右。面对2009年的低潮,大批散户无力抵抗,只能选择“撤离”养猪业,便造成今年猪肉供应紧张导致价格的上涨的局面。2008年同样出现过这种情况,其实这又延续着以前出现过的三年一个的养猪周期。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养殖户势必会继续增多,可以保证后续猪肉的供应。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也表示,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推动。由于猪肉行业高度分散,养猪户难以快速对需求的起落作出反应。去年猪肉供过于求令价格受压,打击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现时供应短缺。
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0周  其次,玉米等部分饲料及人工成本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养猪成本。玉米价格同比涨了9.8%,养殖企业玉米平均进价上涨了9.8%,劳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也相应增加,从这个角度讲猪肉是多个成本上涨的最终体现。
  袁钢明对此表示,养猪也有粮食本身的价格问题。如果要想把成本稳定下来,最重要的是粮食生产要稳定,也就是粮食价格不能随季节的变化波动得太厉害。所以还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生产技术,或者保证粮食生产成本要保持稳定。
规模化养殖或是有效途径
  我们国家散户多,规模太小,并各自分散决策,而且决策的期限又比较短,没有形成一种长期投资,没有抗击波动的能力。相对而言,大型养猪户对低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能够支撑供给。
  针对我国养猪业目前的实际情况,主要还是真正增强养猪户抵御波动的能力,下一步可考虑扩大养猪规模,科学养殖并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从散户模式过渡到规模经营,也是我国养猪业的必经之路。成熟的规模化经营,会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猪患病的危险;而且机械化作业,长期来看也可以使生产成本降低。
  规模化养殖或是避免猪肉价格过度波动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散户还没有完全撤出,而规模经营还远没有形成成系统。据了解,一些大型企业看中了国家政策的倾斜而进入养猪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现代化的养殖工厂。
  继2008年高盛斥资2亿至3亿美元,在我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厂后,今年也有一大批企业加入了养猪业的行列,今年3月网易养猪场落户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占地1200亩。
  网易的加入旨在形成一种科技的养猪模式,并为我国的养猪项目带来一场猪肉革命。与高盛、德意志银行乃至复兴集团郭广昌养猪的纯资本投资行为不同,网易CEO丁磊表示,养猪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我国实验出“第三代养猪模式”,主要是倡导福利养猪,品质优先,生产安全、健康、美味的猪肉。
  今年5月,海南西部兴起养猪产业热潮,使西部地区养猪进入大发展时期。海南海棠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在儋州王五镇兴建立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儋州鹏翔农业公司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现代化种猪场。
  这些大企业的加入有利于形成规模化养殖,自然也就增加了对波动的抵抗能力,保障市场平稳供应;大企业的加盟同样带动大量资金涌向我国农业产业链。
  完善市场建设是长久之计
  猪肉不是蔬菜,蔬菜的周期相对较短,而猪肉的周期要长得多。所以短期的调控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想稳定我国猪肉市场,仍要完善长期有效的市场机制。
  对于猪肉价格的走势,日前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猪肉价格仍没有见顶迹象,生猪价格的同比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过猪肉的同比上涨幅度,这可能导致了未来猪肉价格进一步上升。
  针对近一段时间猪肉价格带动了物价上涨,甚至影响了众生活的情况,中央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出五大举措促进生猪生产。接下来首先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继续落实能繁母猪
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加大生猪冻精补贴力度。其次是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落实对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三是强化信贷和保险支持。增加对规模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为规模养殖场和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做好生猪保险工作,提高生猪保险覆盖面。第四是妥善安排低收入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在年底前各地全部建立起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五是加强生猪等“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统计、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生产状况和市场变化。
  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是市场建设的重要保证,这样既可以保护生猪饲养积极性、促进生产,又能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完善市场建设是仍是治理价格波动的长久之计,目前养殖户的小生产与现代经济的大市场之间仍缺少有效的产销对接,可以借鉴证券市场的一系列措施,如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加大投资者教育进行风险揭示、引导机构投资者入场、倡导长期投资理念等,从而避免市场的过大波动。不完善市场的建设,我们以后可能就不只要承受蔬菜和猪肉的价格起伏了。
首先是养殖成本上升,主要体现在玉米价格上涨和生猪饲养员工资上涨,总体来看饲养成
本同期上涨了23%以上。
  第二个原因是能繁母猪存栏下降。王爱国表示,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生猪价格连续9个月下滑,养殖户严重亏损,部分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导致能繁母猪下降比较快,整体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生猪出栏。
  第三,受2010年冬季低温影响,部分地区仔猪成活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率。
  第四,生猪散养户退出加快也是造成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是异常气候影响全国生猪生产,去年冬天以来猪流行性腹泻导致大量仔猪死亡,使总存栏数偏紧。二是仔猪价格、饲料、人工、调运费用等刚性成本上升明显。三是养猪长时间亏损,导致部分养殖场户缩减了养殖规模。
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除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工资上涨等成本提高的部分拉动作用之外,主要是由猪肉的刚性需求和供给相对不足所导致的
市场经济中价格起伏本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但V字形的价格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养殖户来说都是不能承受的。每次猪肉价格大涨之后,国家除鼓励农民多养猪外,又是补贴又是大量进口猪肉来平衡国内价格,而生猪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所以半年以后很容易出现肉贱伤农,从而为下一次的涨价埋下伏笔。各位认为如何才能跳出这个怪圈?
生猪的生长周期实际上不是只有6个月这样短,从补充后备母猪,到能繁母猪产出仔猪,再到仔猪育肥后上市,至少需要1年多的时间。
改进和完善生猪产业支持政策,促进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猪肉价格相对稳定。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属于公共品性质的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生猪疫病对生猪生产有破坏性影响,要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花大力气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
  二是要尽快完善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生猪市场预警系统。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方式,提高生猪供求信息的准确性;确定专门的生猪信息发布主体,便于养殖者获取信息;市场行情分析和预测要具有合理的前瞻性。
  三是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组织合理化。一方面要适度引导生猪规模化养殖,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
  四是恰当选择政策出台时机并保障政策相对稳定。生猪产业政策要有可预见性,并且要以一定的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减少生猪养殖者对政府扶持政策的不合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