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象征手法教学设计
库尔勒市王金花
教学目标:
1、掌握象征手法的相关知识。
2、结合白杨树的形象特征理解其象征手法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象征手法的作用,领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白杨树的特点
二、讲解象征的相关知识。
1、讲授象征的概念
象征手法是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2、象征的作用
〔1〕使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的道理浅显化、单一化。
〔2〕容易引起读者联想。
〔3〕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三、进入文本
1、了解背景
1940年前后〔抗战相持阶段〕
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屡次粉碎敌伪“扫荡〞
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的对抗着西北风〞。含蓄的象征手法,帮助《白杨礼赞》冲破国民政府“审查〞顺利发表。
因为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
2、白杨特点
请欣赏文章第五自然段,思考:
〔1〕、白杨外形特点是什么?有何深刻含义?
〔2〕、你能体会到白杨树身上某种内在精神吗?他具有怎样的品格?
3、象征意义
请诵读后三段,思考:
(1)、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2)、结尾写楠木用意何在?
4、茅盾同志答复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以树比树,以人比人,表达出作者的爱憎之情,再次点题,照
应开头。
四、学以致用
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练习。〔提示:“先二者的相似点,再展开联想,最后揭示象征意义。〕
五、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深入的体会并练习象征手法,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