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掀起了长达近十年的“黄梅调”电影创作高潮。影片中的黄梅调歌曲深受广大观众们喜爱和传唱。在王纯、林声翕等当时一批配乐人的努力创作下,“黄梅调”电影歌曲形成了以黄梅戏曲调为素材,兼融山歌、民间小调及民间曲艺,加入时代风格化的唱腔、运用现代的编曲手法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香港 黄梅调 电影歌曲艺术特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09
香港电影业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从1913年至1996年间,香港共摄制了8000黄梅戏女驸马歌词多部故事片和戏曲片。1956年大陆严凤英、王少舫版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香港的成功上映,该影片上映一个月天天满座,吸引了26万观众[1],深受香港市民的喜爱。在娱乐为主的商业
电影和票房市场模式下,众多香港电影公司和导演开始拍摄黄梅调电影,黄梅调电影在香港的电影市场得以批量产出,《貂蝉》、《江山美人》、《红楼梦》、《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七仙女》、《杨乃武与小白菜》、《花木兰》、《宝莲灯》、《西厢记》、《三笑》等一大批黄梅调电影陆续上映,极大的推动了香港乃至亚洲电影的发展。
黄梅调电影属于当时的古装文艺片,电影中插曲和音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音乐除了具有渲染画面氛围,增强戏剧性效果、深化角内心情感等功能之外,更是作为影片的一种叙事手法,完成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担任这一重要任务的就是影片中的插曲。正如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总裁邵逸夫在授意导演李翰祥开拍公司第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时就要求“(影片)从头歌唱到尾”[2]。在王纯、林声翕、周蓝萍等一批电影配乐人的努力创作下,黄梅调电影中的歌曲深受观众的喜爱并且成为香港地区的流行歌曲。伴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黄梅调电影歌曲逐渐形成了以黄梅戏曲调为基本旋律素材,兼融山歌、民间小调及说唱曲艺,运用现代的编曲手法,具有类似传统民间小调的现代流行曲化音乐艺术特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