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对于中国日化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平凡在于,经历了前两年的震荡与调整,在遭遇了原材料上涨,利润下滑等种种不利因素之后,2006年可谓柳暗花明的丰收之年。
外资企业继续高歌猛进。从最新的2007年初的报表看,以欧莱雅、宝洁为代表的日化巨头在2006年都交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此外,澳洲等一些不曾涉入中国的企业也开始蠢蠢欲动,把目标对准中国。资生堂等企业也把触角伸向三线城市,期望进一步渗透中国市场
本土企业也不甘示弱。在沉寂两年之后,纳爱斯集团销售额突破70亿。立白相继收购蓝天、高姿,销售额也突破50亿。隆力奇大力推广“千县万镇推广会”,继续其上升势头。上海家化销售额呈两位数增长,尤其是佰草集达到百分之百增长。这些龙头企业销量的增长犹如股市大盘股一样提升了整个股市的指数。
从品类格局来看,洗衣粉、洗发水等传统领域变化不大,彩妆、面膜、护发素、男士化妆品都有大幅度增长。
从销售渠道来看,化妆品专营店成为新的热点。流通萎缩,终端难为,化妆品专营店因其直面消费者,费用低,又能突显精品特,受到很多厂家的追捧。一些经销商也纷纷舍弃流通,开始自建化妆品专营店。
在政策方面,大量政策法规相继出台。2006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及《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即将出台,显示出管理层对化妆品行业整治的信心。
上届标王宝洁公司再次以4.2亿元的中标金额继续稳居第一名,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土品牌不再集体失语,上海家化、江苏隆力奇纷纷中标,尤其是广州采诗,以1.08亿元夺得焦点访谈前第一选择权,更让人对国产日化行业刮目相看。
回顾2006年,中国日化的增长得益于产业升级、合资并购。大型企业在各项指标上收获颇丰,中型企业也抓住自身优势,从点突破。小企业则在行业成本、利润、规模、竞争等门槛加大的情况下被清洗出局。
事件篇
一、SKII事件
2006年的中国日化,从年初的“金丝美容”事件,到年中的牙防组认证风波,再到年末的SK-Ⅱ质量危机,继续上演着轰轰烈烈的质量事件。
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称,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日本宝洁株式会社蜜丝佛陀公司制造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的有关规
定,化妆品中不能含有铬、钕等禁用物质。同时,国家质检总局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来自日本进口化妆品的检验检疫工作,确保进口化妆品安全;9月15日,SK-Ⅱ声明,强调其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充分保障;9月16日,SK-Ⅱ抛出
复杂的“退货程序”和歧视性“霸王条款”,成为SK-Ⅱ事件升级的“”,接着宝洁公司上海分公司大门的玻璃被砸,宝洁网站被黑客攻破;香港有线电视22日有报道称,倩碧、兰蔻、迪奥、雅诗兰黛四个品牌的化妆品被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查出含有铬、钕等违禁物质;9月22日凌晨,SK-Ⅱ紧急发出声明,决定暂停其在中国的产品销售;10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卫生部宣布SK-Ⅱ可重新销售;接着,SK-Ⅱ在广州、上海、北京、昆明等地陆续恢复销售。
SK-Ⅱ出现金属门事件,倩碧、兰蔻、迪奥、雅诗兰黛四大知名品牌化妆品也卷入了“违禁”风波。国际品牌被屡屡曝光后,化妆品业界传出,这将是国内品牌一次很好的机会,在外资品牌占领大部分份额的高端护肤品市场出现新商机。
但事实上,本土企业几乎没有高端品牌,此事的影响也仅限于宝洁公司本身,对其他外资品牌影响不大。而在SK-Ⅱ重新上柜之后,其销量仍然喜人也说明,本土品牌要想和外资在高端领域分一杯羹,路途还很漫长。
此次SK-II危机的连锁反应,使我国整个高端化妆品行业陷入信任危机,事件抑制了消费从而影响了市
场。而SK-II危机的连锁反应对整个高端化妆品行业的冲击颇大。消费者尝试性购买的减少,让市场遭遇洗牌,并增加了新品牌的市场开发难度。发生事件的当月,百货店高端品牌总销售下降23%,进口品牌下降超过50%。而某些消费者的偏激情绪,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市场讯息的混乱。
SK-Ⅱ风波让化妆品的“安全性”首次超越“有效性”。SK-II事件让高档化妆品走下了“神坛”,更多女性购买化妆品时多了一份理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外资进入,喜忧参半
2006年,外资继续加大进入中国的步伐。这些进入,既有投资的进入,也有销售模式的整改,当然也有在华惨败的例子。
日本第二大化妆品公司Kanebo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佳丽宝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与此同时,为提高其品牌的档次,原来的汉语名称“嘉娜宝”统一更改为“佳丽宝”。
首进中国的荷兰最大药品、化妆品零售商GRI集团进京开设药妆店。
4月20日,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高档护肤品品牌illume(伊奈美)形象店。宝洁将凭借illume与SK-Ⅱ共同出击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
瑞士顶级护肤品牌Swiss Perfection正式登陆中国内地高端零售市场,其中国旗舰店将进驻上海外滩18号,成为首家亮相该奢华地标的化妆品牌。
7月底,发明了口红,并以“第五大道”香水闻名的全球十大奢侈化妆品牌伊丽莎白雅顿全部收回中国经销商的经营权,改由美
国总公司直接经营。
11月,澳大利亚7个化妆品品牌宣布以专卖店专柜形式进入中国高端市场进军中国,其中包括澳大利亚销量最大,前年在澳大利亚销售额为58亿元人民币的护肤品牌“莱文”。
全球著名的化妆品零售商法国雅琳娜集团公司登陆中国,并宣称三年内在中国建立500家以上连锁折扣店,主要经营来自欧、日、韩、美、中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品牌化妆品。由于其拥有发达的全球供货渠道,雅琳娜折扣店中商品售价和同一商品商场售价相差很大,同类商品相当于商场专卖店价格的七成左右。
去年,继消费税新政策执行后,高档化妆品品牌不同程度上涨价,平均涨幅在10%左右。这意味着,和本土品牌的低价格竞争不同,外资企业在高端领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继续增强。
涨价的同时,外资品牌也同样向低端进攻。4月,欧莱雅旗下“小护士”品牌最畅销的单品之一“维他营养
洗面奶”降价20%。欧莱雅中国公司总裁盖保罗向外界透露,在今后几年,欧莱雅将带领旗下包括巴黎欧莱雅、小护士、卡尼尔、美宝莲在内的4个品牌全面进入超市,最终的目标是将其产品铺货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包括理发店和药店。
10月,资生堂全新专卖店品牌悠莱在中国市场上市,这是一款专门针对三四级市场的系列产品。
所有的迹象表明外资化妆品品牌决战中国市场的序幕已经开启。
另一方面,由于短时间内众多中高端产品都涌入中国市场,也并非所有品牌都能有所成就。事实上在中国消费者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短期内已经出现某些柜台“吃不饱”的局面。虽然各个商家都表示不会调整原来的零售价,但是其促销频率和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却是有目共睹。
雅芳旗下彩妆品牌“UP2U”已经全面撤出中国。连锁集团莎莎国际发布公告称,首次涉足内地的业务初期亏损1700万港元。宝洁才引入中国的高档彩妆品牌“蜜丝佛陀”(MAXFACTOR)也已经退出中国。韩国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发出声明,在中国内陆地区暂停悦诗风吟品牌的销售。
尽管宝洁、雅芳、爱茉莉太平洋三家跨国企业均向外界否认品牌经营的失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三者旗下不约而同退出中国市场的子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都只能用平淡来形容。这些现实再一次告诫我们,中高端化妆品市场永远都只是强者的天堂。 
三、化妆品专卖店继续高歌猛进
化妆品专卖店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截止2006年,全国总数已经接近10万家,同期增长幅度达到45%,在化妆品销售终端一枝独秀。
个性化消费带来新的命题,品牌要提供给消费者的远远超越了产品范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需要
享受到更全面、更舒适、更高效、更高品质且带有自我彩的服务,购买过程将不再是“货比货”而已。消费者所需要获得的这一“价值密度”,远非厂家所能提供,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经销商与终端的参与和努力。要满足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任何一个品牌在构建其营销网络时,必须考虑建设一个更贴近消费者的渠道架构。这也正是专营越来越受到化妆品厂方青睐的原因。
但化妆品专营店的生存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许多尖锐的问题。尤其是像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的低价销售,对专营店的冲击越来越强。就算是在三级市场,专营店同样受到不断涌现的连锁超市的竞争。尤其是目前很多专卖店是由以前从事流通批发的代理商转变而来,面临着管理、人事及连锁化的种种问题,很多专卖店面临连锁无效益的尴尬局面。
四、收购仍旧
2006年,收购依旧是热辣的话题。
4月17日,立白集团以3100万的价格成功竞得“奥妮”商标。
7月21日,重庆奥妮的合作方奥妮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公开对外表示,“奥妮”系列商标的使用权应由香港奥妮独家享有至2024年。
11月18日,纳爱斯集团成功收购英属企业中狮旗下的香港奥妮、裕暘、莱然三家公司,完成了这宗迄今为止中国日化界最大的收购外资行为。
“香港奥妮的商标独占使用权”尤其是纳爱斯加入混战,使得这一单纯的商标事件升级为立白、纳爱斯两大日化巨头的交锋。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奥妮这一品牌的含金量是吸引两大日化巨头的重要原因。而立白和纳爱斯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品牌单一的问题,各自都在洗衣粉领域成绩斐然,而在洗发水领域则一直缺乏强而有力的品牌,于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在“奥妮”上,希望从这一品牌进一步实现自己的“大日化”梦想。
在收购奥妮商标之外,立白还成功收购上海“高姿”,从洗发护发拓展到化妆品整个市场。而大宝被强生这一至今还未证实的事件则在一段时间让媒体对本土品牌的陨落再次惋惜了很久。
立白与纳爱斯的正面交锋,凸显了本土日化在外资进攻下的困境。“大日化”一直是本土日化企业突围的
重要策略,但依靠低价洗涤品起家的立白与纳爱斯在扩张路上都不算太顺利。
五、男士产品开始升温
从欧柏莱JS俊士系列、清妃的高夫个人面部护肤用品到3月全雅诗兰黛七款男士专用护肤品同步上市、再到10月欧莱雅聘请吴彦祖代言男士专业护肤系列,男士产品的前途已经得到各大公司的一致认可。2006年,各大商场的化妆品专柜上,男士专用的护肤、须用、发用、防晒和浴液等化妆品悄然占据柜台,逐步升温。
亚洲
PHPC(个人护理及家居清洁用品市场研究中心)咨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男士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率为44%,来专柜购买产品的男士比例由04年的33%上升到06年61%。雅诗兰黛、CD、碧欧泉、资生堂、欧莱雅、迪奥、妮维雅、曼秀雷敦这些国际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专属男性品牌。
随着国外几大化妆品巨头的介入,国内尚处“预热”阶段的男士化妆品市场竞争趋白热化。
几年前就开始叫火,近两年都保持了30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男士化妆品总体市场规模还是偏小。2006年,男士化妆品的总体销售额为6亿元,中国有将近一亿的男士消费体,按每人每年消费50元
人民币计算,男士化妆品的市场容量也有50亿人民币,将其视为一座金矿并不为过,但实际的销售额却不到10亿。目前市场上没有完全成熟的、领行业翘楚的品牌。
使用化妆品的观念并未成熟是男士化妆品未能如韩日国家般火爆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心城市的消费观念开始成熟。从中心城市入手,中心开花,逐渐铺开,将是男士化妆品市场运作的主要策略。
与女士护肤品不同的是,男士护肤品的种类和系列较少,主要集中在润肤乳液和洁面乳。多数男士使用护肤产品时,追求简单快捷。因此护肤品也根据男士特点,将步骤简单化。阿迪达斯推出的沐浴露将洗发、沐浴功能合成,男士只需买一瓶产品,洗发、洗澡可以同时用。
男士护肤品分类与女士的不同,有针对男性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的产品,也有针对抽烟喝酒引起的痤疮、粉刺的祛痘产品,还有针对熬夜引起的抗倦容和抗黑眼圈产品,以及较常见的剃须用品。男性护肤品中,洁面和润肤等基础护肤品成为主导,而眼霜、面膜和抗皱产品也渐渐出现。高夫、碧欧泉、倩碧和欧莱雅等都推出了男士眼霜。碧欧泉还推出了男士面膜,相对于基础护肤品,面膜销量较少,但销量呈上涨趋势。
2006年男士化妆品需求上升,呈现品牌专用化、品种系列化、品类配套化、价格中高档的消费特点。2006年男士香水销售将迅速增加,香水日益成为化妆品中举足轻重的品类,香水消费进一步普及,男士香水市场份额将扩展。
六、大批政策纷出
4月1日,国务院宣布调整我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幅度,护肤护发品成为唯一被取消征收的税项。专家认为,这对护肤护发品生产企业是个整体利好消息。
2006年卫生部继续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主要以《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为依据,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以整治化妆品标签说明书违法宣称作用为重点,加强对药店和化妆品专卖店等流通环节的监
督检查。
韩国著名化妆品品牌
同时,《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正式实施。为配合《程序》的实施,卫生部制定了《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规范》、《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卫生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及相关许可申请表。
2006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及《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也将公布并全面实施。其中,禁用化学物质种类增加近3倍,达到1200多种。另对化妆品标签增加了许多更细节的内容。新版《化妆品卫生规范》参考了欧盟等的有关规范,结构变化不大,但要求更细更严格。
此外,新版规范还提供了简单快捷的化妆品检测方法,消费者到相关机构检测化妆品质量问题的时间将被大大缩短。同时,《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将对化妆品的外包装上文字大小、颜、内容等作严格规定。
业界分析,SK-Ⅱ等事件让消费者和有关部门更加注重化妆品的安全,而这些正在酝酿或即将出台的标准、法规将对化妆品的安全要求更严格,对行业会有积极的影响。
七、产业集变化
在全国的日化化妆品产业中,广东总被冠于“全国化妆品生产基地”、“全国化妆品大省”等美誉,而随着竞争的不断激化、其它产区的不断发展,广东的“化妆品大省”地位正在一点一点地受到侵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发布的产业发展景气报告,中国日化景气指数正在达到五年来的最高点,而广东日化行业的发展速度却出现发展放慢迹象,品牌延伸失败、人才流动严重、市场营销陷入困局、恶性价格战内耗实力……随着行业发展速度的放慢,许多现有、潜在的问题如同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一样接连而来。
与此同时,上海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广州,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在给上海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的同时,也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的化妆品专业人才。人才的储备,再加上资金的融合,使上海市在中国化妆品业具有了极高的地位。
南风东渐表面上是两个城市的此消彼涨,实际上,是整个产业格局变化的写照。仔细观察广东日化,目前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几乎90%以上的化妆品厂都以生产洗发护发类、沐浴液产品为主,而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基本相似,没有独特优势,缺乏创新。由于看中上海化妆品市场所具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和巨大需求潜力,国外化妆品企业纷纷涌入,目前全球化妆品前三十名都已进入中国市场,其中绝大部分在上海设有营业机构。上海化妆品企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