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二年,御试进士,时晏元献为枢密使。杨察,晏婿也,时制诰,避亲,勾当三班院。察之弟置时就试毕,负魁天下望。未放榜间,将先宣示两府,上十人卷子。置因以赋求察问晏公己之高下。晏公明日入对,见置之赋考定第四人,出以语察。察密以报置。而置试罢与酒徒饮酒肆,闻之,以手击案叹曰:“不知那个卫子夺吾状元矣!“既而唱名,再三考定第一人卷子进御,赋中有“孺子其朋”之言,上不曰:“此语忌,不可魁天下。”即王荆公卷子。第二人卷子即王珪,以故事,有官人不为状元;令取第三人,即殿中丞韩绛;遂取第四人卷子进呈,上欣然曰:“若杨置可矣。”复第一人为第四人。置方以鄙语骂时,不知自为第一人也。荆公遂于杨置榜下第四人及第。
是时,上令十人往谢枢密使。晏公俟众人退,独留荆公,再三谓曰:“延评乃殊乡里,久闻德行乡评之美。况殊备位执政,而乡人之贤者取高科,实预荣焉。”又曰:“休沐日相邀一饭。”荆公唯唯。既出,又使直省官相约饭会,甚殷勤也。比往时,待遇极至。饭罢,又坐,
谓荆公曰:“乡人他日名位,如殊坐处,为之有矣。”且叹慕之,又数十百言,最后曰:“然有二语欲奉闻,不知敢言否?”晏公言至此,语欲出而拟议久之,乃泛谓荆公曰:“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荆公但微应之,遂散。公归至旅舍,叹曰:“晏公为大臣,而教人者以此,何其也!”心颇不平。
荆公后罢相,其弟和甫知金陵,时说此事,且曰:“当时我大不以为然。我在政府,执意革新,人人与为敌,不能保其终。今日思之,不知晏公何以知之;复不知能容于物,物亦容焉二句,有出处,或公自为之言也。”
(取材于宋代王铚《默记》)
注:①晏元献:晏殊,谥元献。②勾当:做事情。③卫子:驴的别称。④唱名:科举时代殿试后,皇帝呼名召见登第进士,叫唱名。⑤有官人不为状元:宋代在职官员可以参加科举,但不能录为状元。⑥休沐日:休息日。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制诰                         知:掌管
B.上不                         怿:高兴
C.饭罢,又                  延:请
D.何其                         卑:卑劣
2.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勾当三班院                         于:在
B.见之赋既考定第四人            既:已经
C.复第一人为第四人               以:把
D.人人与为敌                       之:他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负魁天下望
新破天一剑加点
辜负了天下人想让他考第一的期望
B.察密以报置
审察的人把秘密报告给杨置
C.晏公俟众人退,独留荆公
晏殊等大家走的时候,唯独留下王安石
D.不知敢言否?
不知你敢不敢说?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庆历二年的殿试中,开始王安石的试卷获得第一名,因犯了皇帝的忌讳而被黜。
B.王珪、韩绛二人,因为都属于现任官员,按照旧例,是不能获得状元这个名位的。
C.晏殊、王安石同乡,王乡誉好有才华,晏殊预料他将有所作为,因而特别器重他。
D.对晏殊的郑重规诫,王安石开始并不重视,到最后也不明白晏殊这句话的道理。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比往时,待遇极至。
6.晏殊规劝王安石“能容于物,物亦容焉”,意思是说能宽容别人,才能被别人接纳。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简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文正公义田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之田千亩,号曰义田,养济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
有余而无穷。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者二十年。既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雄,车舆之饰,声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注释:①负郭:靠近外城。②沛然:充足的样子。③三公:泛指居高位的官员。④孥(nú):儿女。⑤廪稍:指官府发给的粮食。⑥沟中瘠:饿死在沟渠里。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置负郭常之田千亩             稔:熟悉
B.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屏:退隐
C.而力未者二十年                 逮:达到
D.而言有                           次:次序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择其亲贫,疏而贤者          为西帅
B.养济族之人                    其所入,给其所聚
C.公未贵显也                       其邸第
D.贤平仲                                   施贤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只把布施穷人、养活族人的道义,传给了他的儿子
B.昔晏平仲敝车羸马
从前,晏子坐着破车子,由瘦马拉着(去上朝)
C.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齐国的士人,等我资助生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
D.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对义田规模之大和影响之久远的怀疑超过了他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文正公购置义田救济族之人,而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高尚的品质令人敬仰。
B.范文正公后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遗志,如同范文正公本人在世的时候一样救济族人。
C.作者用孟子“亲亲而仁民”的话凸显晏子的克己好仁,认为范仲淹的义举与之相接近。
D.作者所记范文正公置义田一事,可以认为是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一种具体表现。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6.文章最后一段中的“高其义”意为“推崇他的义举”,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层层推进地表现其对范仲淹义举的推崇之意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为长耆【1】,往来里中察奸民。”又尝郏城,遇尉方出捕盗,遂与俱行。至贼所藏,尉怯,阳为不知过,怿曰:“贼在此,何之乎?”下马独格杀数人,因尽缚之。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授郏城尉。
②移渑池尉。恶盗王伯名闻朝廷。为巡检者,皆授名以捕之。既怿至,巡检者伪为宣头【2】以示怿,将谋招出之。怿信之,挺身入贼中招之,与伯同卧起十余日,信之,乃出。巡检者反以兵于山口,怿几不自免。怿曰:“巡检授名,惧无功尔。”即以伯与巡检,使自为功,不复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