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思辨性的统一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解读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 谢植宣
一、命题综述
2014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可谓是情理之中,依然延续2012年、2013年“材料引……”的作文类型,命题务实而大气,反映着当下的时代困境,可谓是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最接地气、时代特征最为明显的作文题。广东高考作文素来有“关注生活、着眼社会、思考时代”的特点,如2012年的关于“选择出生在哪个时代”的思考,2013年关于“捐助与受捐”的思考,均是广东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明显体现。同时,相对某些省份的命题,广东高考作文的命题非常务实,对那些玄而又玄的哲学思辨刻意回避,这和广东人“摒弃空谈,崇尚务实”的时代风貌不无关系,也和“务实进取”的广东精神不谋而合。
此外,不在阅读上设置障碍,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而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上区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对于本题,相信人人均有话可说,但要想写的有广度、深度却并不容易,这也符合广东高考作文的一贯风格。本次作文命题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已然18岁,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高中生,理应对类似的时代困境有所接触、有所思考。2011年的广东高考作文“回到原点”曾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而2014年的广东高考作文也必然会引发一场关于“科技发展与情感遗失”的全民大讨论。
本题也为考生的辩证思考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命题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分别对“黑白胶片的时代”及“数码技术的时代”下,人的生活及情感的状况作了客观的呈现,仅是提供了引发考生思考的社会现象,而并没有对现象作出褒贬的评判,这就为考生的习作提供了多元思考的可能。2012年关于“选择出生在哪个时代”的思考,其实哪个时代都可以选择。2013年“捐助与受捐”中三个家庭面对捐助的态度及行为,考生可肯定,也可否定。写作角度的多元化、辩证彩的浓厚,这是广东高考作文命题的传统,也是2015年作文备考的重中之重。
二、把握命题特征,理解命题意图
作文的命题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由两段文字构成的材料往往会呈现互补或对比的关系。就本次命题来看,主要还是对比关系。但从目前较为流行的命题思维来看,对比除了区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形成一个统一的话题背景。典型的例题就如2013年湖南的“我愿意
”,命题材料通过两段文字呈现了“我愿意”的两种生活图景,在这看似对比的生活图景中,其实是一起构成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背景:我们该选择怎样的生活状态?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也是如此,三个家庭的不同态度及行为的共同的话题背景就是:如何面对他人的善意捐助?可以说,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也是此种命题思维的典型。所以,审题立意的第一步——学会概括涵盖命题材料的话题背景。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涵盖两则材料的话题背景就是:如何看待以影像技术进步为代表的时代发展对人的生活及情感的影响?而这个话题背景其实就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三、文本细读,思维拓展
福建师大的 孙绍振教授一直强调要对文本进行细读,而具体到作文的审题,其实也很有细读的必要,理清命题材料的逻辑关系,琢磨命题材料中的文字用词,对于审题立意大有裨益。我们不妨也对广东高考的作文命题材料作一个文本细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首先看第一段材料:“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认识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黑白胶片的时代”,这是材料的一个关键词。黑白胶片,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可能并不常接触,但是以其18岁的年龄,长期的学习、生活,对于这个名词应该是不陌生,是能理解的。另外,特别注意,“黑白胶片的时代”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时代,黑白胶片仅是对时代的修饰,或者说,黑白胶片只是时代的一个特征,而时代才是关键所在。紧接着,材料呈现了黑白胶片时代下,人的生活及情感的特点,照片很少,但在一次次的翻看中,记忆常在。把生活的瞬间定格、珍藏,让记忆永不褪,这是黑白胶片时代带给人的情感收获。但是,一个“但”字大大拓宽了这个材料的思考空间,照片珍贵,记忆常在,但纸质的照片终会泛黄、模糊,这是黑白胶片时代留下的遗憾。这正是材料的矛盾之处,而矛盾之处恰恰是思维的闪光点。所以,通过对第一段材料的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在黑白胶片时代,人的生活及情感有收获也有遗憾。
再看第二段文字:“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和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在对第一段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第二段文字的解读就相对容易得多了,因为两段文字在行
文结构和逻辑上如出一辙。“数码技术的时代”,中心语依然是时代,只是时代的特征是数码技术。得益于数码技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拍照,记录、分享生活,科技进步提升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表面来看,是影像技术的进步,由黑白胶片发展至数码技术,完全解决了黑白胶片时代下照片很少、泛黄、模糊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则是以影像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影像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时代。如此来看,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显得相当大气,时代特征非常明显。而若说黑白胶片考生尚有一点理解难度,那么数码技术考生则是极其熟悉。数码相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于这些喜欢自拍的90后来说,这为了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多大的便利啊,再通过QQ、微博、等即时沟通工具,随时随地上传。可以说,这些90后的考生本来就生活在数码技术的时代之中,面对如此熟悉的生活及亲身体验,怎么会无话可说?“但”,同样是一个“但”字,体现着命题者的命题智慧,可谓匠心独运。科技改变生活,但同时也在稀释着人的点滴情感,正如萧伯纳曾说:人生有两个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太容易获取的“点滴”往往也代表着无需珍惜,这是影像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的困境,我们在得到,同时也在丢失。这是在快速的时代发展下的人的反思。所以,通过对第二段材料的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在数码技术时代,人的生活有收获但也有生活及情感的被稀释。此外,第二段文
字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用词,那就是“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中的“可能”二字,“可能”的出现提升了立意解读的思辨彩,也就是说影像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并不是一定会稀释生活中的点滴的。或者说,科技进步、时代发展与人的生活及情感的保持并不冲突。这是一个非常理性且辩证的认识。广东2014高考
同时,综合两则材料的文本解读,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认识:不管是黑白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技术时代,时代在发展,情感更需珍藏。重在思考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发展洪流中,如何保持人生活的独立性和情感的真挚与永恒。借用一句广告词,那就是“时代恒发展,真情永流传”。而这样的认识,同样兼具理性和思辨性。
2014年高考结束后,在6月8日的《光明日报》上,温儒敏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对广东题有如下的评价:“这道题说的是照片,其实在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又贴近学生生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通过对命题材料的文本细读及温儒敏教授的评价,相信我们对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背景及用意会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