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读朱刚⽼师《苏轼⼗
讲》
李诞个人资料
1⽉宅在家相看两厌的那段时间,有朋友推荐了《苏轼⼗讲》,推荐理由是“朱刚⽼师写你的男神了”。那时我也并不知道朱刚⽼师是谁,只是觉得这位朋友之所以郑重推荐这部书,重点似乎是在“写的⼈是朱刚⽼师”,⽽⾮被写的⼈是“苏轼”。
⼀问朋友,果然。⼤概每个⼈都会有那么⼏个跟⾃⼰其实⼋竿⼦都打不着的⼈,就是让你特别地喜欢,对我来说,苏轼是⼀个。⾄今很多朋友诟病,说我喜欢苏轼喜欢得没有原则,读个《天龙⼋部》也能读出⾦庸先⽣写这部书是为了向苏轼致敬。
我愤⽽反驳,但⼝才实在⽐不过靠说话挣⼯分的⼏位,于是奋笔疾书,专门写了⼀篇《朋友们开⼼点,毕竟⼈间不值得》,特别论证《天龙⼋部》是如何向苏轼致敬的。
由此,⼜引出⼀出官司,关于“⼈间不值得”。在我看来,李诞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尽⼈事听天命”,⽽不是说⼈间好不好。既然你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再执着了,如果还是没有得到⼀个好的结果,那就健康地活着。有朋友不同意,⼜是⼀番你来我往的讨论。
好吧,我承认,我已经不太懂90后们的表达⽅式,好⽐上周⼀个私⼈⾥爆发了⼀场⼏乎把所有⼈卷⼊
的争执,⼤家都认真争论认真⽣⽓,到最后,⼏乎所有⼈都发现,并没有原则性分歧,只是⼏代⼈的表达差异所致。
这⼤概就是代沟了。代沟会引出误会,因为距离。代沟也会引出美,因为距离。
01
古⼈常⽤“读书得间”形容从字⾥⾏间读出真意、新意乃⾄象外之意的阅读状态。
这⼀成语出于何处,我没有专门去查过,只知道这是明清以来特别是乾嘉学者读书治学传统,⽐如,苏微保为吴鞠通《温病条辨》作序,“离经泥古,厥罪惟均,读书所贵,得间后可”。意思是说,死搬教条与离经叛道同罪,读书最重要的任务是从书中读出⾃⼰的空间。
胡适对读书得间极为推重。语⾔学家丁声树进⼊中研院⼯作,把成名作《释否定词“弗”“不”》和后来写出的《诗经“式”字说》寄给胡适。据说胡适读完后虽然“稍有异义”,但也禁不住赞叹,“真是巨眼,真是读书得间,佩服佩服。”
季羡林先⽣也说,“在⼤多数情况下,只有到杂志缝⾥才能到新意。在⼤部头的专著中,在字⾥⾏间,也能到新意的,旧⽇的读书得间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般说来,杂志上发表的⽂章往往只谈⼀个问题,⾥⾯是有新意的。你读过以后,受到启发,举⼀反三,⾃⼰也产⽣新意,然后写成⽂
章,让别的⼈也受到启发,再举⼀反三……”
共同的意思,应该就是从空隙间看出事实,从反⾯看出正⾯,读正史外,还要从稗官野史中搜集资料从事补订考证。这样读书,犹如阳光从树林中照在青苔上,斑驳的光亮可以多少反映出客观的现象,从⽽得出事实的⼀个侧⾯,然后取得内在的联系。
可见,“读书得间”是⼀种⽅法,更是⼀种境界,听来轻松,却不易达成。说那么多,其实是想说,朱刚⽼师这⼀部《苏轼⼗讲》,可谓今⼈“⽂本细读”的“得间”之作。
02
《苏轼⼗讲》,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7⽉出版,作者朱刚,复旦⼤学中⽂系讲授,博⼠⽣导师,⾖瓣评分9.2。参与评分的⼈不多,但评分很⾼。
苏轼的传记我读过⼀些,总体的感觉是,⽂采有余,形象单⼀。除⾮你常常读史,否则,因为苏轼⽂名太盛,以⾄于更完整的他常常被忽略,⼤多只把苏轼当成了⽂学⼤家,但其实他还是北宋⾮常重要的思想家,是北宋⼠⼤夫的突出代表。
⽐如余秋⾬的名句,“ 成熟是⼀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种圆润⽽不腻⽿的⾳响,⼀种不再需要对别⼈察⾔观⾊的从容,⼀种终于停⽌向周围申诉求告的⼤⽓,⼀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种洗刷了偏激
的淡漠,⼀种⽆须声张的厚实,⼀种并不陡峭的⾼度。”
我第⼀次读到的时候,实在是读得快吐了,这个描述让⼈眩晕,读起来美则美矣,但仔细⼀想,空洞得很,对苏轼其⼈完全没有进⼀步的介绍,⾃然就形象模糊。我看到了余秋⾬,没看到苏轼。
⽽朱刚⽼师这⼀本,是由他在复旦⼤学开设“苏轼精读”课程15年来的讲义集结⽽成。全书⼤致按照苏轼⽣平,联系时世,从海量历史中梳理出了雪泥鸿⽖、贤良进卷、乌台诗案、三咏⾚壁、庐⼭访禅、王苏关系、东坡居⼠的“家”、元祐党争、唱和《千秋岁》、个体诗史等10个专题。
这10讲,都是有关苏轼⽣平出处进退、思想演进和⽂学创作的⼤关⽬,从⼀到⼗讲清楚了,苏轼这个⼈物的形象基本也就⽴得起来,不⾄于偏差太多。
写法上,基本采取的都是“以史笔⼊⽂⼼”的办法,通过聚集笔下⼈物的有关作品,达到“知其⼈⽽论其⽂、赏其诗⽽见其⼈”的⽬的。学术⽓质很浓,但写法通俗易懂,对读者颇为友好,很适合对苏轼其⼈、其世、其诗、其⽂有⼀定了解的读者。
这⼤概是这本书能披沙拣⾦、纷披胜义的原因之⼀。以15年治⼀门课程,也⾜见朱刚⽼师治学的耐⼒和功⼒了。
这书值得⼀读之处,还在于作者对台前幕后的所有⼈物的了解似乎并不少于苏轼,⽽且平情相待,不
妄断清浊正邪,勾连出了苏轼的思想和北宋的⼈⽂脉络。这是很难得的态度,如果⼀⽅⾯连他⾐饰上的每条细纹都看得⼀清⼆楚,另⼀⽅⾯站在他⾝侧的⼈全都⾯⽬模糊,那对这个⼈的解读和评判,这不可能不有失偏颇。
只有弄明⽩⼀个时代和⼀⼈,才可能较好的了解某⼀个⼈,这本书是很好的范例。他写的是苏轼,但其实还原出了苏轼的历史世界,包括政治制度、⼠⼤夫政治、⽂官选拔、北宋禅宗的脉络谱系、北宋的撕裂、儒释道三家的活动、中国古代⽂化登峰造极于北宋……等等。
我对诗词歌赋没有兴趣,朱刚⽼师这种“以史笔⼊⽂⼼”的写法,其实并不符合我的阅读习惯,但是,基于以上理由,如果对苏轼这个⼈有兴趣,如果读过了林语堂先⽣的《苏东坡传》,请⼀定要继续读这本《苏轼⼗讲》,确是在《苏东坡传》后深⼊了解苏轼及其时代的好读物。
03
03
全书开篇就从细微处⼊⼿。
第1讲《雪泥鸿⽖》,通过对苏轼作品中飞鸿、⽜、⽉这些意象的解读,先⼤尺度还原了苏轼的⼀⽣。
⼀般⼈对苏轼的认识,只道是⾼不可攀的“唐宋⼋⼤家”之⼀,是“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当试着接近这个⼈,还原这个⼈,就会发现,他⼀⽣跌宕起伏,如“鸿”似“⽜”,却⼜⼼向朗⽉。
他在仕途上“如鸿风飞,流落四维”,虽然⼏经浮沉,但⼀代⽂坛盟主的影响⼒却未见消减。他与禅门僧⼈、⽅外道⼠过从甚密,兼采佛道之修养。他壮浪纵恣于儒释道三家思想,其⼼灵世界博⼤宏丰,兼擅诗、词、⽂与书法、绘画,乃⾄经学、史学、医药、⽔利等,在众多领域达到⼀流⽔准。最后“湛然⽽逝,谈笑⽽化”,⾛向最好的⽣命完成。
当然,这个“最好的⽣命完成”,也只是我们这些遥望他的⼈赋予他的,他最后对⾃⼰⼀⽣的真实感受,谁⼜能说清呢。想来,众⽣芸芸,少有青天凌云,多半浮⽣若鸿。但说他的⼀⽣穷尽了中国⼠⼤夫的⼀切可能性,想来反对的⼈不会太多。
第3讲《乌台诗案》,算是⼀个亮点,体现了作者考据的功夫与严谨的态度。⼀般的看法是,新党之流希望将苏轼置于死地,幸亏宋神宗在⾼太后的影响下⽹开⼀⾯,最终将他贬谪黄州。
但朱刚⽼师根据乌台诗案的案卷记录,还原了当时宋朝的司法官员顶住御史台的压⼒,对苏轼作出了有罪当赦的处理。⽽后宋神宗个台阶,作出了苏轼安置黄州的惩罚性措施。
这种还原,⽆疑更加符合逻辑。按照当时的情势,希望神宗皇帝原谅苏轼,⽆疑对⼈性进⾏了过⾼的
估计,这从苏轼在黄州⽣活的每况愈下也能推断。如果皇帝果有不追究的想法,地⽅官员也不⾄于对他如此严加看管。
这⼀讲中,朱刚⽼师梳理解读了御史台、⼤理寺、审刑院关于案件的判词,既为精确解读苏轼相关作品提供⼒证,也给读者提供了⼀个了解北宋司法制度及实践的绝佳案例。
这种展⽰学⼒的细腻之处,在书中还有很多,与此相较,学界坊间却不乏不耐“细读”甚⾄是抛开“⽂本”⽽发的信⼝开河之论,多少是显得轻佻了。
第4讲《三咏⾚壁》,对《后⾚壁赋》的解读也很精彩。相⽐前赋,后赋的主旨相当不明确,除了夜景与梦境的描写,好像就没有什么了,最多有点⼈⽣如梦的感觉。但仅仅如此的话,后赋和前赋的意境就⾼度重合,似乎没有必要再写⼀次。
朱刚⽼师在解读的时候,通过苏轼午夜独⾃攀缘⼀段,表述了其⼈⽣的艰难之路与其长啸⼀声带来的时局震动。这样,后来的梦见道⼠⼀段也就顺理成章,表达了从现实世界中的解脱。
苏轼应该属于敏感型⼈格,其内⼼的纷纷扰扰并不易平静。所以在前赋中已经表达了如此达观的思想境界之后,仍会在午夜梦回之时感觉⼀阵酸楚,所以才反复咏叹,⽅得内⼼平静。
第7讲《东坡居⼠的“家”》,也很有意思。以往的传记,多把苏轼当成谪仙来写,凌然于尘世之上。朱
刚⽼师专门⽤⼀讲写苏轼的置地之道,瞬间就让这个神仙⼀样的⼈物带上了烟⽕⽓息。
早年间苏轼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拿⾃⼰从政的第⼀站凤翔相⽐,他认为处处不如家乡。但是,杭州实在太有魅⼒了,以⾄于苏轼后来发出“故⼭归⽆家,欲⼘西湖邻”的感叹。后来,他被贬谪黄州,在黄州下来,以⾄于在前往汝州时依依不舍,于是出⼿在常州购置了房产,从此⾃称家住江南黄叶村了。
只是,造化有些弄⼈,他被⼆度重⽤,成为翰林学⼠,政务繁忙,有家难回。接着,⼜成为贬谪岭南的罪⾂,诗⼈已⽼,顿觉将长居岭南,于是⼜在惠州建造了⽩鹤峰新居。这不算完,后来,再贬海南,⼜赦免北还,在向常州返归的江上溘然长逝。
第8讲《元佑党争》,感觉稍有微瑕。朱刚⽼师⼀厢情愿地认为,苏轼晚年除了吕惠卿之外,与所有的政敌都达成了和解,其证据⼀般是某某⼈的只⾔⽚语。
但按照苏轼颇具锋芒的性格特征以及稀世罕见的卓绝才华,似乎很难与新党之中⼀些⼈品与才华皆下的宵⼩之辈达成和
但按照苏轼颇具锋芒的性格特征以及稀世罕见的卓绝才华,似乎很难与新党之中⼀些⼈品与才华皆下的宵⼩之辈达成和解,否则也很难解释为何苏轼晚年总体上受到的压迫⼀点也没有减轻的现象。若⾮宋哲宗病逝,苏轼可能就终⽼于海南了。
我猜,朱刚⽼师可能是希望进⼀步表现苏轼在三教皆通之后的⼴阔胸怀。但真要达到这样的写作⽬标,似乎还需要进⼀步收集相关佐证。
第10讲《个体诗史》,朱刚⽼师有⼀段关于“诗史”的意见很值得倾听。诗史最早是对杜诗的解读,朱刚指出,陆游曾反对这个说法,证据是陆诗“常憎晚辈⾔诗史,《清庙》《⽣民》伯仲间”,感觉陆游是认为诗史称号委屈了杜甫,他觉得杜诗应当被推尊到与《诗经》并列的地位。
题外话,按照“经史⼦集”四部分类⽅法,诗属于集部的学问,在四部之中等级最低。诗写到极致,可以躐等⽽⼊经史,诗经、杜甫就是例⼦,循此逻辑,宋⼈的很多哲理诗如苏轼《题西林壁》之类,堪称“诗哲”,亦可躐等⽽⼊⼦部了,毕竟⼦部⼤都是哲学门类。
此外,诗与史亦可互动,陈寅恪先⽣《元⽩诗笺证稿》就是开“史诗互证”先河之作。
04
受“⽂本细读”启发,我试着以苏轼四⼦的名字来解读他的⼼路历程。
长⼦苏迈,⽣于嘉佑四年,苏轼22岁,丁母忧毕,返京等待朝廷授官,后⼜准备制科考试,年少成名,前程远⼤,⼼态想必是豪迈的。
次⼦苏迨,⽣于熙宁三年,苏轼33岁,任职殿中丞直史馆,前此四年内,⽗苏洵妻王弗亡故,弟弟苏辙⼜因议论新法忤王安⽯被遣出京,迨者,达也、及也,⽐起⼗年前的豪迈,⼼态已见平和,但正当年富⼒强之时,却已有达及之念,恐怕更因时势使然。
三⼦苏过,⽣于熙宁五年,苏轼35岁,已步弟弟后辙,因反对新法出判杭州,这个过字,不论是过犹不及还是过⽽改之,已是⾃悔⾃警的⼼态了。
四⼦苏遁,⽣于元丰六年,苏轼46岁,因乌台诗案已贬居黄州五年,遁世隐遁遁逃,⼼态是极为消极的。
总之,四个⼉⼦“迈迨过遁”,从积极到平和到消极,⾜以展⽰苏轼从22岁到46岁的⼼路历程。
四⼦的名字皆以“辶”为底,这⼀部⾸本来就象征⼈在旅途,苏轼的⼈⽣之旅⼤致如此,只不过五⼗岁后随着朝局变化,被起⽤被重⽤被冷落被贬谪,经历了第⼆轮的“迈迨过遁”,⽤他⾃⼰的话来说,正是“⼈⽣如逆旅,我亦是⾏⼈。”
05
苏轼的⼀⽣,本⾝就是历史的⼀个⼩缩影,放到⽂学史上,称之为⼤事件也不为过。苏门三个,个个不同,以苏轼最为惊才绝艳,琴棋书画只有棋上稍次,对策论不亢不卑,⽂章如⾏云流⽔。门徒遍于
四海,当世英雄俊杰,没有苏轼不认识的。
但话说从头,苏轼的很多才情、优点、做派,我们其实是没法借鉴的。
论性格,苏轼很开朗,社交能⼒⾮常强,这⼏乎是天⽣的,或者是苏家“门前万竿⽵,堂上四库书”的家庭环境造就的。
论环境,宋代对知识分⼦⾮常优待,如果换到明清,⼤概⼜是另外⼀种结局。
论经历,苏轼的从容很⼤程度上来⾃于他的才学和名望,换成⼀个普通⼈,⼤概率是承受不住和他⼀样的逆境的。
如果说,在他⾝上有什么是我们普通⼈可以学的,那就是⼀种经过理性反思得来的⼈⽣态度。这种态度,我在苏轼这⾥看到的是“ 以审美的姿态⽣活”。
苏轼说“君⼦可以寓意于物,⽽不可以留意于物”,就是说他并不认为应该禁绝感官享乐,因为这些享乐“聊以寓意”,但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沉迷进去。
任何事物都不应该沉迷进去。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玩物丧志,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对⽣活的疏离感,这样,⾃⼰既是⽣活的参与者,⼜是⽣活的旁观者。
⽽美感,永远伴随着距离感出现。当你有了这种若即若离的⽣活境界,你就更容易在很多貌似平常的事物中看出美,从⽽得到快乐。在外⼈看来,你反⽽就是⼀个特别热爱⽣活的⼈。
在杭州与客论⾷次,从此有了东坡⾁。后来没钱⼜想吃⾁就买没有⾁的脊椎⾻,把⽺蝎⼦吃出螃蟹的感觉,被后⼈称为⽺蝎⼦之⽗。也许就是这样,才有了那些传世名作。
本⽂作者李学凤,西北政法⼤学法⼀系98级校友。
本⽂系作者原创,图⽚来源于⽹络,转载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本⽂⾸发于作者个⼈“开得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