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拉快跑》是一部极具后现代主义彩的电影,根据个人的多次电影观赏,也发现了其具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对《罗拉快跑》进行解读。
关键词:《罗拉快跑》;弗洛伊德;梦;精神分析
《罗拉快跑》是一部犯罪爱情故事,讲述的是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罗拉要在20分钟内得到10万马克。这是电影的简介,然而,通过观影,不少人感到十分疑惑:是什么使得罗拉和其男友死而重生,是什么使得罗拉能轻易救治救护车上的病危男士,又是什么能使得人生重置?
梦,就是我对这些疑惑的解释。这也是我对《罗拉快跑》的一种解释。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做梦?梦的内容为何会相同?梦的内容为何会相似却又会改变?弗洛伊德曾提出“梦由愿望而引起,并且愿望的实现就是梦的内容——这是梦的一个主要特征。梦并不仅简单地表达
一个想法,而且以一种幻觉体验的方式代表愿望的实现。”[1]梦的相同与不同取决于各人格的状态。弗洛伊德的分析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id)、“自我”梦的解释(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无意识的,处于最底层,遵循“快乐原则”,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自我”代表着人类的理性,受外界活动影响,并遵循“现实原则”,满足本能的要求;“超我”则代表着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人格在道义层面的体现,遵循“至善原则”,压制着本能冲动。由于“本我”与“超我”常常处于相互冲突和矛盾中,“自我”就成为沟通“本我”与“超我”之间的桥梁,只有这三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否则就会走向崩溃的边缘。[2]就个人而言,人们做的相同的梦是恐惧式的梦,鬼怪的追赶、自我选择跳崖等相同场景,是本我的对恐惧的释放,寻求逃脱的快感;亦或是快乐的梦,童年的乐趣,与亲友和谐相处等,是本我对快乐的追求。而人们做的相似却不同的梦,则是生活场景的展现,第一次或者说前几次的梦是跟随本我进行,本我是最原始的部分,也是人性最黑暗的部分,想办法满足本能需求,在梦中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得到释放,只为追求快乐的本能。其后,梦中发生了改变,首先是感觉到了梦的熟悉感,其次是对梦中黑暗面的不满以及纠正的冲动,最后梦改变了。改变的梦仍旧出现,继续改变,直达某一刻,达到圆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