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任国防部长
2008-10-09 09:28
第一任: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6年任营长,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冬任代理团长。1928年1月任团长。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毅然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1月率领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总指挥。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参与指挥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lO月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的正确主张。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3年9月回延安,协助、朱德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放弃延安后,指挥3万部队在陕北与敌23万人周旋作战,连战皆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著名的五次战役,粉碎了美军对朝鲜北部的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2年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期间,因为反对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为民请愿,而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免去国防部长职务。1965年重新工作,被任命为“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多次被游斗。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他是一代名将,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第二任:林彪。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4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8日,下达反革命武装手令,妄图谋害。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第三任:叶剑英 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4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辞)。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还曾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 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第四任: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第五任:耿 飚。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9年8月26日出生于醴陵县黄獭嘴镇一贫苦人家。7岁时随父母逃荒,13岁到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当童工,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罢工斗争。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回醴陵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浏(阳)醴(陵)游击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红三军第九师。在攻占江西吉安和第一、二次反“围剿”中战绩突出,由师部参谋提为教导队队长、作战科长、团长、师参谋长。在第四次反"围剿"的大龙圩战斗中,指挥二十五团用密集火力阻击敌五十二师,活捉该师师长李明。红军长征时任红一师参谋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第四军参谋长、八路军一二O师第三八五旅参谋长、陕甘宁留守兵团第三八五旅副司令、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副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即杨罗耿兵团)参谋长等职。1947年10月,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率军部和第七师加一个团的兵力,离开石家庄,北进增援保定敌军。他获悉这一敌情后,率晋察冀野战军在石家庄以北的清风店地区设置伏击圈,经过三昼夜激战,全歼该敌,活捉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及第七师师长李用章。这就是解放战争中有名的清风店歼灭战。1948年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参谋长。第二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后,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和解放宁夏的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不久,他调外交部工作。这位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著名将军从此进入外交界,将近30年的职业外交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成为名闻中外的将军外交家。1950年初,出任中国驻瑞典王国首任大使,兼驻丹麦王国和芬兰共和国首任公使。1956年调任驻巴基斯坦大使。巴基斯坦与中国新疆毗邻。其东巴(即现在的孟加拉国)和东南亚相连。50年代美国在拼凑针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时,便选中了巴基斯坦这个联结中东和东南亚的南亚国家,作为构成其军事锁链的重要环节。而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发展同西亚、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国家的经济贸易,巴基斯坦也是重要的桥梁。因此,巩固和发展中巴友谊及合作意义很大。他深刻领会了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赴巴后,多次拜访巴总统米尔扎等领导人,提出建设陆上和空中的中巴交通线和中国经由巴基斯坦通向中东、非洲和欧洲的国际航线。后经过两国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为中国打开“西大门”,通向世界开辟了便捷的道路,对粉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他站在公正的立场,妥善地解决了地域的历史悬案:一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二是坎居提的归属问题,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高度赞赏。1960年调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外交事务。随后出任驻缅甸大使。“文化大革命”中挨批斗,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为“耿黄(镇)反党集团”头头。他刚正不阿,坚决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斗争。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同年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他发现中国对阿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有求必允”,但阿在经济建设上贪大求全,造成极大浪费,不顾个人得失,把这一情况如实地向国内作了反映,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国对阿援助是主客观不一致,即主观愿望是好的,是为了帮助阿搞好经济建设,但客观效果并不好,不但没有使他们的经济得到发展,反而助长了他们的骄傲、懒惰和依赖思想,因此,建议国内对援阿的规模、内容和方法,均须重新考虑,通盘修改。外交部主管欧洲事务的副部长乔冠华收阅他的来信后,将信转报中央。周恩来转交给。说:“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1971年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他是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坚持与“四人帮”进行斗争。1976年,周恩来、朱德、相继逝世后,“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在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与叶剑英挺身而出,解决“四人帮”的问题。由叶剑英提名和电话通知,1976年10月6日晚上,他赶到中南海怀仁堂接受了到中央广播事业局控制住电台、电视台的紧急任务。随即,他与邱巍带着的手令,和卫戍区警备师的20多名战士,直奔中央广播事业局,顺利地控制了这个重要宣传阵地的领导权,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共十一大和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7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79年任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1981年任国防部长。1982年任国务委员。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兼任外事委员会主任。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曾协助中央军委主席处理军委日常工作,致力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主持制定了《中央军委关于精简整编的方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担任领导工作期间,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拓与各国议会外事工作方面,作出了贡献。2000年6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党中央给予很高评价,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第六任 :张爱萍。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协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先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第七任:秦基伟 。(1914-199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监护连排长,总部手营连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274团团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274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秦赖游击支队司令员,晋冀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十五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第八任:迟浩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1929年7月生,山东招远人,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6月参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 1944年至1947年任胶东区招远县齐山区中队文书,招远县独立营通信员、班长,胶东军区抗大分校教导二团学习,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三营八连文书。1947年至1948年任华东九纵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书记、连文化干事。1948年至1950年任三野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三营七连副指导员、指导员、营副教导员。1950年至1955年任志愿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三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1955年至1958年任陆军第二十七军二三五团政治处主任。1958年至1959年在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59年至1960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学习。1960年至1966年任陆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66年至1967年任陆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政治部主任。1967年至1969年任陆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副政委。1969年至1970年任陆军第二十七军政治部副主任。1970年至1973年任陆军第二十七军八十一师政委,《解放军报》社核心小组成员。1973年至1977年任北京军区副政委,《人民日报》社负责人、副总编辑。 1977年至1987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1982年免兼职),济南军区政委。1987年11月至199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党委书记。1988年任中央军委委员。1992年10月在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93年10月任国防法起草委员会主任。1995年9月在中共第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军委副主席。1995年12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7年11月任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副主委。1998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九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九任:曹刚川,男,汉族,1935年12月生,河南舞钢人,1956年7月入党,1954年7月入伍,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大学学历,上将军衔。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党委书记。1954.07-1956.11 解放军南京第三炮兵军械技术学校、第一军械技术学校学员,1956年任第一军械技术学校教员 1956.11-1957.09 解放军大连俄语专科学校学员1957.09-1963.10 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学员1963.10-1969.10 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弹药处助理员1969.10-1975.10 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兵工处助理员1975.10-1982.08 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部综合计划处参谋、副处长1982.08-1989.07 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部副部长1989.07-1990.08 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1990.08-1992.11 中央军委军品贸易办公室主任1992.11-1996.11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96.11-1998.04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1998.04-1998.10 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1998.10-2002.11 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党委书记2002.11-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党委书记。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