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常考填空题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
2.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          )人称叙事。
3.《朝花夕拾》原名《(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4.《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          )连载。
5.《朝花夕拾》共收录了(          )篇文章,前两篇写于(          ),中三篇是(          ),后三篇写在(          )。
6.我在十岁时仇猫的原因是(          ),然而大半年后,我才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7.“我”平时叫带领我的女工“ (          )”,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 (          )”。
8.《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长妈妈”为 (          )。
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 (          )。
10.《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 (          )”。
11. (          ) 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绘图本。
12.《阿长和山海经》全文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几件事。
① (          )② (          )③ (          )④ (          ) 
⑤ (          )⑥ (          )⑦(          )。刻画了一个具有(          ) 等品质性格特征的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阿长的 (          )。
13.“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
14.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 (          )”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15.《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 (          )”,“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16.《二十四孝图》中,“我”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 (          )思想的著作。
17.《五猖会》写的是一种(          )。
18.“我”要到关东去看 (          ),这是“我” 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赛会 (          )是不允许看的,(          )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19.在出发去关东前,父亲让我背(          ) ,直到“我”背下来,才能出发去关东。
20.“我”和人们都喜欢 (          ) ,他不但活泼而诙谐,但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之概。
21.“我”觉得一切鬼众中,就是(          )有点近人情,那鬼手里拿着(          )。
22.在(          )  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3.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 (          )”和“ (          )”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24.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玩耍。
25.“我”儿时的玩伴是  (          )。
26.(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都比桑椹要好的远。
27.寿镜吾先生是“我”在 (          )求学时的老师。
28.“我”在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 (          )和(          )。
29.陈莲河给“我”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  (          )。
30.《父亲的病》中父亲患的病是(          )。
31.“我”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
32.“我”在南京先进入  (          )学堂,后来进入(          ) ,看到了对“我”影响很大的 (          )。
33.“我”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 (          ),这段经历在,在(          )中提及。
34.“我”在南京矿路学堂读到的新书报有  (          )、(          )和(          )。
35.在《琐记》一文中“我”描述了(          )与(          )的区别。
36.“我”在《琐记》中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 (          )。
37.“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朝花夕拾》的 (          )。
38.在《琐记》中“我”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  (          ) ,表现出“我”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39.“我”到日本去留学,听到一位曾经游历过日本的前辈的同学介绍,带去了(          ),结果完全无用。
40.“我”早年在  (          )留学学习医学。
41.藤野先生是“我”在 (          )求学时的老师
4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睛,写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句话描写的是 (          )。
43.“我”在  (          )留学时思想发生了巨大转折。
44.《藤野先生》记述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          )(全名)相识、相处、分别几个片段。
45.范爱农和“我”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          )。
46.“这是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
47.“我”得知范爱农的死讯时,怀疑他是 (          )的。文章表达了对范爱农的(          )之情。
48.《范爱农》记叙的是“我”在  (          )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49.(          ) 三篇作品,分别记叙了“我”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50.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          )
:参考答案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
2.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  一人称叙事。
3.《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4.《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莽原》连载。
5.《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后三篇写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
6.我在十岁时仇猫的原因是 猫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然而大半年后,我才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7.“我”平时叫带领我的女工“ 阿妈”,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 阿长”。
8.《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长妈妈”为 长妈妈。
南京有几个火车站
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 阿长。
10.《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 三哼经”。
11. 长妈妈 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绘图本。
12.《阿长和山海经》全文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几件事。① 阿长的姓氏② 喜欢切切察察③ 不许我走动④ 夏夜睡觉的姿态 
⑤ 讲求除夕的规矩和生活中的规矩⑥ 讲长毛的故事⑦为我买《山海经》。刻画了一个具有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琐碎愚昧,但心地善良 等品质性格特征的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阿长的 沉痛的悼念和怀念之情。
13.“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14.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 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15.《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 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16.《二十四孝图》中,“我”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 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17.《五猖会》写的是一种迎神赛会。
18.“我”要到关东去看 赛会,这是“我” 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赛会 妇孺们是不允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19.在出发去关东前,父亲让我背《鉴略》 ,直到“我”背下来,才能出发去关东。
20.“我”和人们都喜欢 活无常 ,他不但活泼而诙谐,但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之概。
21.“我”觉得一切鬼众中,就是无常有点近人情,那鬼手里拿着大算盘。
22.在《无常》  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3.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 大戏”和“ 目连戏”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24.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25.“我”儿时的玩伴是  闰土。
26.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都比桑椹要好的远。
27.寿镜吾先生是“我”在 三味书屋求学时的老师。
28.“我”在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 《西游记》和《荡寇志》。
29.陈莲河给“我”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  蟋蟀一对和平地木十株。
30.《父亲的病》中父亲患的病是水肿。
31.“我”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天演论》。
32.“我”在南京先进入  雷电学堂,后来进入矿路 ,看到了对“我”影响很大的 《天演论》。
33.“我”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 《天演论》,这段经历在,在《琐记》中提及。
34.“我”在南京矿路学堂读到的新书报有  《天演论》、《时务报》和《译学汇编》。
35.在《琐记》一文中“我”描述了雷电学堂与矿路学堂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