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手段研究
吴迎春
(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18 )
本文网頁版
摘要: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研究越来越 受到各方面关注,如何让非遗在文旅视域下保护和传播?一方 面加强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态圈培育、立法保障和文旅深度 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非遗保护;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语境和 新文化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在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非遗与社会各个领域 的黏合度,激活非遗内在潜能,创新非遗的传播手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多业态 传播
目前我国处于常态化疫情联防联控,如何让非物质文化 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这种特殊时期搭上'‘互联网+" 快车从云端跨越时空根植于当下的土壌?如何在传播渠道曰 趋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延续
自身生命力,焕发出新的文化魅 力?如何在文旅视域下重构非遗保护和传播方式新路径?这 些都需要专家学者们去探究。一方面重点关注非遗所处的人 文背景和社会环境,在多彩的文化生活世界中探寻非遗凝聚 的匠心和表达的文化精神。非遗保护从国家层面到普通民众 已受到广泛关注,保护和传承非遗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另一 方面要立法决策、传承文脉,保护非遗的恒定性和活态流变 性。一是在国际和国内大融合背景下,相关机构都在积极保 护和传播非遗,近些年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工程,推动非遗的传播。二是非遗作为人类进程的文化史,是各族人民□传心授的宝贵记忆。所以要积极保护、整理开 发、拓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播途径。三是全球一体化的格局 下,非遗的生存受到环境、人员、技术和政策等多重考验,甚 至面临消失的危机。研究这个课题,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记录、保存、整理和传播。
_、国内外非遗研究现状
(一)国外非遗研究现状
通过查相关文献发现,1950年日本(昭和时代)政 府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提出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概念以及它的范畴和保护办法。1962年韩国制定 了《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地处欧洲的法国是第一个创立 "文化遗产日”和第一个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国家,由此推动了整个欧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直到 20世纪90年代,非遗数字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
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 太中心等机构都根据自身的文化和社会特点积极地开展非遗
的保护和传播工作〇⑴
随着国外非遗¥究的不断深入,非遗开始拥有独立的内涵,成为一个清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通过‘‘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以主题检索 "intangib丨e cultural heritage”发现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非遗保护政策与传承创新、非遗 文化产业管理、非遗与文化旅游,表明国外对非遗的保护和 传承创新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尤其是建立了非遗知识的数据 库,跨越国家、领域和行业的限制,对非遗的整理、还原、保 护和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国内非遗研究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脉的载体,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 要标识和集中反映,是人类智慧创造力的高度体现。在人类 历史的长河中伴随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基因的传递。121在全球 一体化格局下,农耕文明作为我国非遗"转运”的方式和依 靠传承人□传心授的非遗都面临着生存危机,还有大量珍贵 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这必然 给非遗的文化基因保护与活态传播带来新的挑战。131笔者以中国知网作为检索平台,对近二十年来我国非遗 研究论文进行检索。检索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_’,结果显示 共有23260篇文献,可见
专业领域对这一相关课题的重视。
依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来源于中国知网的计量可 视化分析(图1),发现2003年以前国内相关的研究很少,其 原因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和概念在2003年教 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才正式确立。在2012年达到一个文 献高峰(1812篇),且在后续的学术研究中不断增多。
从研究关键词分布情况来看,来源于中国知网的计量 可视化分析(图2),目前学术研究成果多集中非物质遗产的 保护方面,创新性传播方面成果较少,创新性传播是这片新 的学术空间未来研究的方向。其中文化类10234篇、美术 类2154篇、咅乐类1453篇及其他类,主要集中在非遗文化 的方向,有利于我国和谐文化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所
系岛待播• 2〇21年第4期(总第
2〇0期)
r
1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DONGNAN CHUANBO 特雕荐—S i
以,对非遗保护和传播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跨领域合作 来推动非遗根植于当下的土壤,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 4iw e n ?H :if
_ <«* 人
■
■ uaw »r
_ »*芎佾户
■
_ ■
_ vm 文化 ■ »I W S _7化糖产 «*»
I i t »»p s I tm «v >I >': x r .>. -图2
研究关键词分布情况
二、文旅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旅融合视域下,为非遗保护开辟新路径、提供新契 机,也为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一方 面,文旅新业态的开发,能够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促进 地方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反哺到地方 非遗保护,使得从业者能够专心于非遗保护中来。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它是人们通过口传心授、 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为
更清晰地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形式,笔者整理得到非物质文化 遗产形态的具体分类(见表1)。因此,非遗的保护需要的是 _场全民参与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文旅深度融合下,坚定 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W
类别
表现形式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神话故事传统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曲、皮影戏社会实践、礼仪和节庆风俗、礼仪、节庆习俗
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
生态知识、冶炼技术、天文历法、医药技术、
实践农业活动及相关知识传统手工技能编织、民间美术、建造文化空间
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
表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分类
南京有几个火车站(一)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态圈培育
非遗来源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最本真的体现 了人类在不同时期特有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甚 至是经济发展情况等,都深深地刻印在这种文化中。它不像 一座桥梁、一幅画、一支笔那样随手可以碰触,也不能像这 些物质性的实物重复制作,它是不可再生、不可模仿和不可 复制的。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 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151首先,非遗的保护离不开 "非遗课程生态圈"的构建,从"看非遗、展非遗、演非遗" 到"种非遗、做非遗、养非遗”,将非遗的这颗种子播种到教 育的土壤里,让他们自觉承担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通过开 设中小学、高校教学课程,有助于构建和完善新型的非遗教 育体系。坚持在中小学生教育及高校教育中开展非遗相关课 程活动、开设培训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推进非遗文化 资源同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将有效增强青年体对非遗文 化的了解认识,提升青年体在非遗发展中的参与度。®其 次,积极鼓励文化场馆、非遗学术研究机构、普及非遗保护 知识,为非遗保护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非遗文化 向旅游服务渗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提 升了旅游服务的文化内蕴;另一方面,旅游服务与非遗文化融
合,丰富了文化内容及服务方式,拓展了服务格局。最终,促
进文旅服务与非遗的有效融合,达到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 态圈的目的。
(二) 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的立法保障
非遗的保护要在法律层面给予保障。在非遗的保护方 面相继出台和颁布一系列相关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 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和《保护非 物质遗产公约>;我国实施<;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非遗保护和传承十六字指导方针; 2011年6月1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实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 公厅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工程的意见〉;171特别是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 煌文化研究院座谈时指出的'‘要加强对国粹的传承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与扶持"的重要讲话,将便于我们从理 论和实践上更明确地理解新时代非遗保护和传播的深远意 义。这些文件的颁布实施,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 文旅深度融合下非遗的保护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要多措并举地进行非遗的 保护:一是构建非遗保护区,将非遗场馆和设施有机地融入 文旅路线。文化场馆要多方位尝试,多元化发展,协同打造 具有主题特和当下吸引力的非遗场馆和设施,充分利用 现有资源,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升非遗文化内涵,争取 推出'‘网红非遗馆”,与旅游发展的六要素:游、行、娱、购、 住、食深度融合,形成特旅游路线;二是积极融入文化旅 游集聚区,文化场馆作为文旅融合的突破□, 一方面延伸了 旅游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非遗 文化向旅游的渗透,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拓展了文化的格局;非遗的保护为城市的转型发展 赋能;三是推动非遗作
品转变文旅产品。非遗作品可看、可 穿、可赏、可娱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非遗产品的开发,给 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为地方财政反哺非遗的保护再添保 障。
三、文旅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研究立足于文旅视域下非遗的保护,非遗的传播在新技术, 新语境,新文化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在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提升非遗与社会各个领域的黏合 度,插上现代文明的翅膀,穿越远古的时空在当下土壤中扎根、绽放。181
(_)激活内在生命力提升非遗文化竞争力传播在文旅视域的大背景下,非遗作为“文化DNA "自身承 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内部资源,经过"转录、翻译与多业 态黏合,形成良性的非遗文化生态链。合理推进非遗文化发 展,创造新时代非遗品牌,既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还能有 效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一是非遗在文旅融 合架构中传播: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借助现 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用文化元素提 升旅游产品和内涵,形成新的文旅发展业态,推动旅游业转 型升级,拓展文化市场空间,促进非遗文化传播。比如2020 年南京图书馆积极融入“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推出全 新的公共服务品牌——文化走读,采用"线下讲座、线上行 走”形式,立足馆藏书籍,围绕南京独特的文化地标和南京 非遗文化,以馆藏图书为载体,书籍作者与行走老师带领大 家从书中出发,用脚步丈量历史。截至目前"走近明城墙之 玄武门”“走近明城墙之中华门'走进总统府”和"走进中 山陵"先后被‘‘精彩江苏” 中国旅游报”“学习强国”等多 家媒体报道,是利用新技术手段,搭建文旅深度融合平台, 提升地域非遗文化竞争力传播;二是非遗在文影牵手境遇中
2〇21年第4期(总第■期)|系态#
狢
传播:“非遗’'与影视作品相融合,不仅是利用现代技术和商 业传播推动文化发展,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非遗文化 "走出去”的重要手段。191如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 世〉,不仅国内票房超50亿,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二,集高票房与高口碑于_身,还正式走出国门,成为全球单一 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如美国影视作品的 < 功夫熊猫〉、(花木兰>、日本的〈龙珠〉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我国传统非 遗文化的影响;三是非遗在文创产品优质供给中传播:推进 文创融合,借助现代审美视角融入新的元素为传统文化增添 吸引力。如国家博物院开发特有的"网红IP"、文化符号和文 旅文化产品,甚者走出国门,向海外传播,也成为世界了解中 国的纽带。11(51
(二) 搭建“非遗+”平台助推非遗文化吸引力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非遗+”平台为导向,形成 新时代非遗创新性传播模式,更多的非遗传承人也主动摘 下非遗的“神秘面纱",以更加平易近人的姿态走进百姓的 视野。2017年,永新华韵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非遗 大数据平台,之后联合国内_线互联网企业与学术机构发布 <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非遗认知与需求研究报告>,显 示主动关注非遗的人占14%,通过"非遗+"平台,拉进了 非遗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 中。
‘‘非遗+电商”平台——2019年6月6日,唯品会电商公 益平台‘‘唯爱工坊”上线"非遗新生•夏上新'‘时尚产品,首饰 配饰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7月10日,全国首个综合电商非 遗专业平台"京东非遗频道"正式上线,首批展示近3万件各 地非遗美物,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1”1
"非遗+游戏"平台—
—南京夫子庙非遗文化街区植入 《诛仙〉游戏,线上线下提升更多流量。热门手游(江南百景 图》与南京大报恩寺联合推出‘‘长千里潮玩街",点亮南京夜 经济,更吸引年轻人追潮传统文化。™
‘‘非遗+短视频"平台——以快手和抖音非遗短视频传 播平台为例。2019年3月27日,快手在北京前门召开"快手 非遗带头人计划”让传统文化活起来;2019年4月16日,在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抖音正式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通 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 城市合作等方式,全面助力非遗传播。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同 时,也为非遗传承人带来更多机会。1131
文旅深度融合,将非遗的"文化基因”进行根植,跨越时 空的限制,与多业态进行黏合,实现非遗拉近百姓、走进百 姓、贴近百姓的生活。
(三) 坚守文化自信拓展非遗文化影响力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和文化自信的战略布局”由此文化自信上升至国家战略的 高度。1141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讲到“中国文明 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 精神品质,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更要加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家大力支持非遗保护与传播,非遗+扶贫、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计划等手段助力 实现文化自信,拓展非遗文化影响力传播。例如2020年,南 京图书馆成功申报江苏省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江苏省 教育厅'‘跨界”合作,利用南京图书馆阵地和资源优势,积极 开展语言文化研究、活动推广和合作交流,大力弘扬非遗文 化,发挥南京图书馆引领和示范作用。2021年,南京图书 馆精心搭建非遗传播新阵地“书海识遗”品牌项目,扩展非遗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展示中华民族 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综'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越来越受到文化主 管部门、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人士的关注,文章从文旅视域的 角度,开辟非遗保护的新路径,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激活内在生命力,提升非遗与相 关领域的黏合度,保护好非遗并实现非遗竞争力、吸引力和 影响力传播的重要意义。
K9E9
[1] Song X, Yang Y, Yang R, etal.Keeping Wat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Live Transmis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cquer Art[J].Sustainability, 2019,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望:中国漆艺的现场传播与可 持续发展丨J】.可持续发展,2019, 11.
[2] 李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衍生产品开发一
基于传承与传播的探讨(J】.四川戏剧,2019(11) : 93-96.
[3]Yao D,Zhang K,Wang L,etal.From Religious Belief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A Case Study of Mazu Belief[J】.Sustainability, 2020, 12.从宗教信仰到非 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以妈祖信仰为例[j i.可持续发展,2020, 12.
[4]荆伟婕.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新
媒体研究,2019 (14): 34-35.
[5】丁聪,韩田,黄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保 护——以泾县油纸伞视频制作为例[J].艺术家,2019(7): 138-139.
[6]范超辉,杨竟,马可,等.新媒体语境下什邡非遗文化传播 方式与保护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18): 31-32.
m陈丽洁.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
以意大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商情,2019 (27) : 275- 276.
[8] 邢丽梅,繆冬旦."R+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传播 研究——基于苏南地区手工艺类非遗传播现状调查[J].新媒 体与社会,2017(2) :277-293.
[9]黄永林,余欢.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 运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 122—129.
[1〇]于方.ip介入非遗文化创意领域的途径研究LH.北京印刷 学院学报,2019(7): 46-49.
[11]高志远,吕春艳.全景视频拍摄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9(4) : 94-95.
[12j夏兆冬.新媒体时代下微动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 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7(4) : 154-154.
[13] 刘利敏,马云.短视频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 响〇].新闻研究导刊,2019 (10) : 226-227.
[14]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E B/O L].[2017-10-28].http: "cpc.people/
n l/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作者简介:
吴迎春南京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责任编辑:黄雪敏】
系矣係播■am年第4期(总第2〇〇期)
发布评论